发布时间:2013-12-05 16:04 原文链接: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气候变化》

  “全局考虑”改善气候预测不确定性

  有科学家预测,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发生频率会有所增加。但是这类事件在局部区域范围的预测却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这些不确定性主要归因于气候系统的内在变化,改进预测模型将使其趋于平衡稳定。尽管如此,该研究认为,对各区域预测结果的平衡将会完善对未来极端气候的预测。

  Erich Fischer,RetoKnutti等人采用了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期(CMIP5)的25个模型来模拟2016~2035年与2041~2060年的极端气温与降水情况。他们发现所有的极端情况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但是那些与降水有关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为了找出内部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在初始气候条件变换下的单地球系统模型进行了复杂运行。

  结果发现,内部变化在极端气温情况的不确定性中占有40%~60%的影响,但在极端降水情况的不确定性中则超过75%。这表明在局部范围内无法获取真实的极端气候变化信息,但研究人员注意到从空间上对预测结果进行平均处理可为今后二三十年内的极端气候预测提供坚实的证据。这对我们在面临未来气候事件时制定的计划和采取的适应手段有着重大意义。

  《自然—方法学》

  科学家分析现有全RNA测序工具利弊

  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学》上的两项相关研究对比了用于分析从单个细胞所有RNA获得的测序数据的不同计算工具。生物体内每个细胞的DNA是相同的,但不同种类细胞间的转录为RNA的部分基因组却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细胞产生不同功能,所以弄清楚这种差别很重要。

  单个细胞所有RNA集合(被称为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采用的是一种名为RNA-seq的方法,该测序手段对了解许多基因功能起着一定作用,但是,从75个短碱基对序列片段中重建整个长度可达数千碱基对的转录体则需要更先进的计算工具。

  Paul Bertone等人对比了用于转录体分析的20多种最先进的计算手段,并用来执行RNA-seq分析过程的两个重要步骤:第一项研究探讨了哪种方法最适合将序列片段标记到参考基因组上,另一项研究侧重于重建被标记序列的转录体所需要的方法,这两项研究均强调了现有计算方法的优势,也提出了缺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大多数转录重建方法能很好地执行一些操作比如转录的部分重组,但所有的方法都无法精确重组整个RNA。此次研究为今后校准方法的研发提供了有用的衡量标准。

相关文章

城市环境所在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研究中获进展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可显著影响局地和区域气候,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景观设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该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WRF、气候变化”等为关键词,系统地搜......

关于研发出南极冰盖最高分辨率冰流速年度产品

高质量的全球冰川变化产品对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关系到气候模型的精度,尤其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可靠性。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影像大地测量团队研究员汪汉胜领衔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项新冠研究入选,2020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

《细胞》年度值得关注的9篇重磅论文

日前,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杂志推出2020年度最佳论文(Bestof2020)特刊,精选了过去一年里最为值得关注的几项生物学研究。其中既包括了引人关注的新冠病毒研究,也有在肿瘤免疫疗法、自闭症神经生物......

干货!96孔板细胞接种密度

总结下各种孔板细胞接种量仅供参考细胞培养瓶(板)生bai长面积容量与细胞数(大约)96孔板    4~5X104    ......

破解一夜白头之谜!《自然》公布2020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许让我们放慢了脚步,但科技的发展永不止步。转眼间,2020年已接近尾声,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评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其中最后一项是本年度最受欢迎的科学发现......

​山东师范大学携手珀金埃尔默建立生命科学共建实验室

12月11日,第17届山东省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作为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珀金埃尔默与山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山师大”)合力打造的共建实验室在会上揭牌。这一对标“国内顶尖......

高质量数据集支撑青藏高原天气气候预测

  12月1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集成发布了首套高时间分辨率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数据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地球系统......

研究发现基因调控水稻细胞死亡新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种质创新课题组研究发现病斑突变体基因ELL1通过影响叶绿体的发育来调控水稻中活性氧的稳态,进而触发由活性氧介导的细胞死亡。该项研究丰富了对植物中细胞程序性死亡产生......

白玉副教授团队搭建多维度有机质谱流式细胞分析平台

近日,北京大学白玉副教授团队在常压质谱免疫分析平台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拓展质谱探针,利用基于狄恩流的微流控芯片实现单细胞排列,结合纳升电喷雾-高分辨质谱(nanoESI-HRMS),搭建了多维度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