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1 11:31 原文链接: 袁隆平:期待粉垄技术在全国推广

  自2009年起,粉垄技术已陆续在我国9省区的水稻、玉米、小麦等13种作物上试验示范,且效果明显。袁隆平院士更是对该技术给予高度评价——

  7月16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听取粉垄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汇报后,对这项被誉为“农业耕作革命性变革”的新技术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粉垄技术可在全国推广”。

  对农业创新有着极强敏感度和极高热情的袁隆平,早在4年前就对粉垄技术予以高度关注。

  2011年,当他得知粉垄栽培不增甚至降低投入,并可使玉米、小麦、水稻和马铃薯等作物增产后,便派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专家到广西实地考察调研。随后,拨出经费支持中心对粉垄技术应用展开研究,并于2013年在三亚进行杂交水稻超高产粉垄栽培示范。

  今年,中心又分别在湖南沅江、隆回开展常规稻(早造)直播和超级杂交稻(中造)粉垄耕作新技术试验示范。7月15日,经益阳市农业局组织专家测产验收,沅江市罗阳镇示范片粉垄稻亩产稻谷469千克,比传统耕作稻每亩增产15%。隆回超级稻示范片内的粉垄稻,目前长势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粉垄栽培是一项与传统犁翻模式完全不同的新农耕技术,因其深耕而不乱土层、土块细松,具有活土、释肥、保水、增氧、增温、淡盐等功效,很快受到应用者欢迎。

  试验表明,从2009年至今,该技术陆续在广西、辽宁、宁夏、河南、广东等9省(区)的水稻、玉米、小麦等13种作物上试验示范,效果明显。玉米、小麦等可增产30%,水稻增产20%,马铃薯、红薯等增产30%以上……同时,耕作一次可免耕两至三年。

  中国农科院专家从2011年开始,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定点持续试验粉垄耕作30厘米,第二季冬小麦产量达7549公斤/公顷,比拖拉机旋耕增产34.2%;第三季夏玉米产量达13127公斤/公顷,比拖拉机旋耕增产31.2%。

  在广西北流市试验点,2011年经粉垄耕作的稻田,第一季稻谷增产23.8%,至第六季仍增产18.8%,一至六季水稻净效益平均每季增加21.8%。

  目前,粉垄技术已受到农业部和诸多农业专家的高度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在了解粉垄耕种试验情况后认为,这是农耕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作物栽培技术的一大突破。刘旭、赵其国、蒋亦元、谢华安等院士在了解粉垄栽培试验示范情况后,都给予肯定、支持。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逄焕成在实地考察后认为,粉垄栽培可从根本上解决旱地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低、根系难以深扎等问题。

  2013年6月,农业部派出专家组到广西实地考察。

  袁隆平对粉垄技术的高度评价,让在场的粉垄技术研发者、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深受鼓舞。

  他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粉垄栽培正是“节本增效”、实现深松整地的有效方法。

  韦本辉认为,我国10亿亩耕地如采用粉垄技术,对耕作层深松1倍,可增贮天然降水400亿立方米,盘活土壤原生养分后可减少化肥施用量70多亿公斤。按每亩增产50公斤计算,新增粮食可多养活3亿多人。

  他表示,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加强合作,加快成果推广。

  不过,粉垄技术要在全国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白德朗认为,粉垄技术推广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是粉垄机,要让有实力的企业加入进来,生产出高效低耗和适应不同区域、作物需求的粉垄机械。

  “如何将该技术更好地向全国推广?”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提问,袁隆平回答说,应通过媒体科学、求实的报道,进一步推进成果传播,让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了解粉垄技术;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支持粉垄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参与到粉垄技术的试验、推广和应用中来;抓关键、抓重点,完善粉垄机,先抓好在黏土地的应用。

  袁隆平认为,在黏土地采用粉垄耕作,可增强透气性,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章

植物所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

亚洲稻又称水稻(Oryzasativa L.)。亚洲稻包括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两个亚种,不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模式生物。尽管迄今针......

四川杂交水稻新品种入选2023年国家超级稻

近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入选2023年国家超级稻。据悉,品香优秱珍是通过不育系“品香A”和恢复系“秱珍”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其中......

柏斌:薪火传承永探索深究机理育良稻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创办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其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年轻一......

研究新进展解开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历时13年系统鉴定了引起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遗传调控位点,并对其中的一个主效位点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分子机制的深入解析,解开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同时揭示了目标......

一种让水稻增产的重要基因发现

7月27日,《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邢永忠课题组(水稻产量生物学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挖掘到水稻的一个重要增产基因GY3,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合成,GY3可显著增加水稻每穗......

研究解开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一般来说,水稻品种间亲缘关系越远,杂交优势越明显。据预测,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亚种间的超强优势一直受到育种家的关注。7月26日,中国工......

广西水稻等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7月25日,记者从广西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在科技的支撑下,广西水稻、甘蔗、桑蚕、特色水果、优质鸡等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广西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西科技......

研究利用纳米氧化锌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纳米氧化锌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该研究为防控稻瘟病的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也为提高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

华中农大原校长、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张端品逝世,享年80岁

据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新闻网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高等教育战线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华中农业大学原校长、著名的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张端品同志于2023年6月5日14时08分在武汉因病逝世,享年80岁。张端品......

粤籼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育种选择基因获鉴定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遗传资源研究团队利用广东籼稻核心种质开展基因组多样性和基因发掘工作,在鉴定广东籼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育种选择基因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Rice。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