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0 09:08 原文链接: 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近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揭示了一类特殊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在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论文6月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近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视觉疾患,其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累及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近视机制的研究是建立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的基础,是社会的重大需求。在众多的近视机制研究中,杨雄里院士团队独辟蹊径,专注于ipRGC的作用。这类细胞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特殊的一类,它们作为输出神经元,将光感受器信号向视中枢传递。不仅如此,它们又因表达一种特有的视色素即视黑质而本身对光敏感,因此被称为“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这类细胞发现于21世纪初,曾被《科学》杂志评为2002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科研人员基于形觉剥夺的小鼠近视模型,应用多学科技术对ipRGC在小鼠的屈光发育及近视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实验表明,以免疫毒素选择性损毁小鼠ipRGC,或通过化学遗传学技术将其特异激活,可使发育中的小鼠分别出现显著的近视性或远视性屈光偏移。进一步的实验显示,ipRGC所含的视黑质信号及常规光感受器信号分别通过调制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影响眼球的发育。

相关文章

基因编辑疗法可改善遗传性失明患者视力

患者正在接受手术。图片来源:美国麻省眼耳医院美国麻省眼耳医院和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CRISPR基因编辑实验性治疗后,大约79%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临床试验参与者症状得到改善......

“五一”守护眼健康我们“不打烊”

春深半夏,“五一”小长假开启,作为上半年的“黄金时段”,除了旅游走亲外,很多人也会趁机为自己或家人检查一下身体,解决平时因没时间就医而耽搁的各种病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五一”期间门急诊......

人类视觉、记忆和时间感知之间有何关联?

科学家上周宣布,在南极洲发现的蓝色冰样本有600万年的历史,“年龄”约是先前记录的地球上最古老冰的两倍。这些冰打开了一扇了解地球古代气候的新窗口——这与科学家们的预期完全不同。从南极洲艾伦山挖掘的蓝冰......

AI将视网膜成像速度提高百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一项能生成眼睛细胞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中。新技术使视网膜成像速度提高100倍,图像对比度提高3.5倍。这一进展将为研究人员评估老年性黄斑变性和其他视网膜......

国内首个“近视眼药水”获批上市,娃的近视有救了?

你是不是早就听说了这款拯救孩子近视的滴眼液?是不是看到身边家长已经给孩子用起来了?现在,它终于获批了!图源:国家药监局这是国内首个拿到“国药准字”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家里有近视娃的家长,肯定对低浓度阿......

抗炎水凝胶可以减缓视网膜变性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炎症反应水凝胶(IRH),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测试表明,它可以将抗炎药物直接输送到眼睛的视网膜。研究小组报告了体外实验以及对患有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模型)的小鼠进行......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药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团队自主研发的中药——1.1类创新药“莎毕娅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据了解,该新药具有清......

基因编辑具有治愈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巨大潜力

全球约有200多万人因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失明,被称为“不可治眼病”、“家族的梦魇”,其中以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最为常见,缺乏有效治疗。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

“三个一”护眼法预防孩子近视

近年来,近视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全球儿童和青少年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据不完全统计,5%-10%的学龄前儿童和10%的学龄儿童有视力问题。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伊提示,预防孩子近视,可按照以下方式来......

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发布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6月4日,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湖南省眼视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发布《爱尔眼科角膜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