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0 11:19 原文链接: 视网膜中一种细胞有助治疗近视

  美国研究人员在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细胞,这种细胞的功能障碍可能会引发近视,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近视的起因,也有助于找到防治近视的新方法。

  美国西北大学的眼科助理教授格雷格·施瓦茨等人在学术刊物《当代生物学》新一期上报告说,他们将在视网膜中新发现的这种细胞命名为“ON Delayed”,研究显示这种细胞能够控制眼睛的生长发育。

  长久以来,研究人员知道视网膜中有一种特定信号,能够控制眼睛的生长,但一直不了解这种信号究竟来自哪种细胞。在本次研究中,施瓦茨等人使用微小的电极,记录了小鼠视网膜中的电信号,通过对信号特征进行分析,找到了这种新细胞。

相关文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多少?全国爱眼日医生来科普

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得了糖网怎么办?“,”眼......

一种利用多能干细胞部分恢复视网膜功能的新方法

眼睛中的光感受器退化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可能导致失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期,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与卡罗林斯卡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促进人类胚胎干细胞(hE......

科学家揭示光照影响血糖代谢机制

薛天团队发现光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经视神经至下丘脑和延髓的系列神经核团传递信号,最终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从而压抑了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生命体要生存就必须要根据外界环境条件......

抑制铁死亡促进实验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和其他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疾病的标志。然而,挽救RGC丢失的治疗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RGC丢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日,来自天津医科......

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近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揭示了一类特殊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在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论文6......

雪橇杆致严重眼球破裂伤三次手术力保“光明”

近日,一24岁女士在滑雪时不慎被雪橇杆的尖头戳穿上眼睑并戳破眼球,受伤后该女士立马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到了青岛眼科医院。经检查发现,外伤导致眼球破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睑裂伤,伤后视力仅有光感,这......

视网膜“再生”不是梦,干细胞技术功不可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视网膜作为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营养光感受器细胞,而且还具有再生和修复的功能。它像一个感光元件专门用于摄影成像,看东西的时候,物体的影像会通过折射系统,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图1)......

看屏幕,何种亮度最适宜?

手机屏幕是亮点好?还是暗点好?“首先明确的告诉你,调的太亮或太暗,对于眼视觉健康都不好。”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验光师孔琳告诉《中国科学报》,手机屏幕过亮或者过暗都会造成眼部的视觉疲劳,眼睛......

摘除白内障降低痴呆风险

一项研究发现,为改善视力而接受白内障手术的老年人,之后患痴呆症的可能性较小。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换言之,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同时还能将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0%。......

研究发现熊果酸可对抗视网膜母细胞瘤

由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周丹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授傅松滨共同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熊果酸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抗癌活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近日以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期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