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28 10:25 原文链接: 让苍生不再挨饿“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8月13日,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多人前往送别。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烈日下,绿油油的水稻田里,习近平总书记查看水稻长势,并向朱英国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

  2013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朱英国一一介绍基地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

  当获知珞优8号亩产800公斤,是湖北连续7年、全国连续4年主推的超级稻品种时,总书记握着朱英国的手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这次视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朱英国表示,“作为科学家,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解决好科学界承担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担好担子、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朱英国一直强调,水稻是中国的原始创新,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红莲型杂交稻来说,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甘当“水稻候鸟”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正因为如此,1959年参加高考时,朱英国一连填了3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并如愿以偿考上了武大。

  刚进大学不久,朱英国和许多人一样遭遇了席卷全国的饥荒。这也更坚定了他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荒。5年后,朱英国毕业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半个世纪矢志不移。

  1964年,朱英国就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成立了,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武汉大学作为组长单位,选定朱英国担任组长,组织武汉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0余人,集中在沔阳县(现仙桃市)排湖原种场开展大协作,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

  秋风乍起,朱英国就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就这样,从1972年起,他便开始了“水稻候鸟”的生涯。回忆多年前在海南的艰苦条件,他很感慨:“一路坐火车再坐轮船,一个星期才能到达海南陵水县,有时连座都没有。”

  成就比肩袁隆平

  1972年,朱英国和科研人员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其与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于是,红莲的名称及其第一代诞生。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几十年来,红莲家族中的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陆续诞生。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推广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1亿亩。其中,仅珞优8号就达到2000多万亩。

  在杂交水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朱英国的“红莲型”以及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被大面积推广种植,并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红莲型系列杂交稻的问世,可改变杂交稻种植的单一模式,在遇到突发病害流行时,可为粮食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人们称他是“湖北的袁隆平”,朱英国却谦虚地说:“不敢当!”

相关文章

袁隆平院士超级稻永久科研试验站在广西灌阳揭牌

为纪念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铜像落成揭幕暨袁隆平院士超级稻永久科研试验站揭牌仪式,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举行。袁隆平之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在揭幕......

袁隆平超级稻高产!云南基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1100千克

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专家组对第二代“超优千号”进行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4.6千克,实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过1100千克。专家组......

袁隆平超级稻云南基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1100千克

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专家组对第二代“超优千号”进行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4.6千克,实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过1100千克。专家组......

一文了解超级稻为何超级?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克隆了一个水稻粒宽粒重基因TGW2,并开展功能分析,阐明了水稻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为水稻高产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相关......

袁隆平“超级稻”旱地覆膜直播三亚下种

水稻有机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在可降解的覆膜上打孔,将芽谷直接播种的新型增产技术。王晓斌摄中新网三亚1月10日电(记者王晓斌)眼下中国大部分地区正是冬季农闲时节,地处热带的三亚迎来新一轮水稻播种期。1月10......

教育部追授朱英国“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朱英国,男,汉族,1939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系我国自主培养的遗传学家、杂交水稻研究先驱者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

袁隆平:中国“超级稻”既有“超级量”也有“超级质”

“我们的‘超级稻’可以和日本最有名的越光米媲美,而且产量比他们高。”17日,正在长沙举行的“2017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中国的杂交稻实现了高产,也做到了优质。资......

有机硅肥助超级稻创世界纪录

百亩示范田高产攻关项目测产在邯郸举行图为袁隆平院士、宋福如董事长(左一)在示范田参加实打实收测产活动10月15日,由“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科研组,与河北硅谷农科院、河......

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等新型品种,横空出世

——中国水稻,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图为10月15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二)在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查看超级杂交水稻。金秋时节,中国大地金风送爽,稻谷飘香。今年,世界的目光都被中国水......

让苍生不再挨饿“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8月13日,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多人前往送别。“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