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4 17:31 原文链接: 输血前及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与意义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度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及产前检测共9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统计。结果:HBsAg阳性率为9.46%,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2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5%。梅毒感染率为0.04%,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04%。结论: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9项检测。

 

    输血是临床治疗、急救的一项主要措施。但是由于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等时有报道,从而不断引起医疗纠纷。但是这些经血感染的疾病,它们的感染途径有很多种,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就已感染,这就需要获得患者受血前或术前的情况。并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9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RUST法)的检测。为了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的情况,现对我院病人2004年度1月至12月输血前、术前及产前检测统计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2004年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均在输血前、手术或分娩前常规抽取静脉血液3 ml~5 ml,无需抗凝。共计2 686例。

 

    1.2  试剂  乙型肝炎标志物:潍坊3V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丙型肝炎抗体(抗HCVIgG):潍坊3V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甲型肝炎抗体(抗HAVIgM):潍坊3V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梅毒螺旋体抗体(TRUST):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l+2型):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PA):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质控血清均由试剂配套提供。

 

    1.3  方法  HBsAg: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b:双抗原夹心ELISA法;HBeAg:双抗体夹心ELISA法;HBeAb:竞争法ELISA;HBcAb:竞争法ELISA。抗HCVIgG:间接法ELISA;抗HAVIgM:捕获法ELISA。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TPPA:凝集法。抗HIV1+2型: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均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并设临界值对照作室内质控。

 

    1.4  仪器  酶标仪:MULTISKAN MK3洗板机:WELLWASH 2 MK4。

 

    2  结果

 

    2 686例输血前和手术前病人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输血前和手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病毒标志物  (略)  从表1可以看出,HBsAg阳性率为9.46%,为主要传染源,这与调查获得的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相接近[1]。同时,HBsAb阳性率为27.22%,这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已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了免疫力,免疫力的获得可能是接种疫苗主动获得,也可能是既往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2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5%。梅毒感染率为0.04%,均用TPPA确证。抗HIV抗体初筛共有3例阳性,均送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确证鉴定,其中1例为阳性,另2例为阴性,阳性率为0.04%。

 

    3  讨论

 

    我国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潜伏期15 d~50 d,平均28 d。病毒常在患者血清转氨酶(ALT)升高前5 d~6 d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发病2周~3周后,随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逐渐消失。HAV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等可造成散发性或大流行。由于HAV在患者血中持续时间远较HBV为短,以输血或经注射方式传播少见。HAV多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递减。据观察,甲肝患者抗HAVIgM的阳性率,在发病后2周为100%,1个月为76.5%,3个月为23.5%,6个月为5.9%,12个月时可为阴性。所以,抗HAVIgM阳性说明机体正在感染HAV,它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指标[2]。HBV主要的传染源为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乙肝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可因带HBV血液、血液制品和血污染的器械针头经皮肤而传染。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也是常见的传播方式[3]。在HBsAg宫内传播、产程中传播及产后早期抚养过程中传给婴儿。其中以产程传播危险性最大,感染机会最高,约占新生儿感染的80%。因此,产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对于获取产妇产前的情况,以便于在分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乙型肝炎病毒在分娩时由产妇传播给婴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16周。潜伏期长短随许多因素而异,可因大剂量感染而缩短或使用高效价的抗HBs抗体而延长等[3]。另据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0.7%~3.1%[4]。在HCV感染病例中,通过输血或其他非肠道途径(如共用针头、血透析等)而传染的病例占较大的比例,但在近半数的HCV感染中,传播的途径尚不清楚[3]。丙型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输血后潜伏期可短至1周~2周,长至13周~26周,平均5周~6周。输血后丙型肝炎慢性化率较低,80%能在3个月内恢复。毫无疑问,HIV是20世纪后半叶的瘟疫,它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并将在今后的许多年内继续引起更大的混乱,尤其在第三世界更是如此。近年HIV流行也逐渐进入内地,且呈增加趋势。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主要通过3个途径传播:一是密切的性接触;二是污染HIV的血液或血制品或针头等;三是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给胎儿,产道或哺乳等方式传给婴儿[3]。人类HI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状态,包括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长期的无症状感染、有症状感染以及艾滋病。由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的进程依不同人群而异。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估计在感染后10 a内有50%的人会发展为艾滋病[3]。性病也逐渐死灰复燃。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可在母婴间垂直传播,对妊娠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TRUST定性试验用于梅毒的筛选,其阳性率是:感染梅毒螺旋体后1周~2周为76%,二期梅毒为95%~100%,晚期梅毒为70%~95%,隐性感染期为70%~80%。在梅毒螺旋体定性试验阳性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确诊试验,若阳性可肯定梅毒的存在。TPPA确诊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不受药物治疗的影响。特异性抗体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我院虽然HIV阳性率仅为0.04%,梅毒感染率也仅为0.04%,但也应引起重视,对供血者应采取更加严密的措施,预防艾滋病和性病通过血液传播。由此可见,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检测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还可以将患者的资料存档,以便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可提供临床资料和科学依据,而且,检测的结果可提醒临床医生和护士在进行手术、治疗和其他侵入性检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在医疗操作中被感染上疾病或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病人而造成医院性感染。住院的许多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很容易受到各种新的病原体感染,对阳性患者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及各种物品要进行特殊处理,严格消毒灭菌,对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消毒后焚烧。对阳性患者要加强病房管理,减少和避免病毒在院内的传播与传染,预防和避免交叉感染。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而许多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常常通过输血传染。所以,加强血源管理和对患者进行输血前9项检测非常必要。但是,在当前,无论是对受血者还是供血者输血前后的HBV、抗HCV、抗HIV的检测,都存在潜伏期和试剂因素的影响。在感染初期虽然血清中检测不出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抗体,但血液中也有病毒的存在,而且具有传染性,所以单纯地把输血后传染病完全归咎于输血是不科学的。同样,作为供血者,不管检测技术如何改进与提高仍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问题,所以仍不能避免供血者携带病毒而成为感染源。又由于采用的ELISA法因实验操作、标本质量、试剂本身的灵敏度等因素都可造成假阳性与假阴性,所以必须合理选择合适的优质试剂,规范技术操作,认真开展室内质控,有效防止和尽量减少差错率。总之,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9项检测,一方面从受血者安全输血出发,消除受血者的顾虑,另一方面为医院日后解决因输血引起传染病的纠纷留下一份原始的依据,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便于患者及时发现疾病,早期治疗疾病,所有这些,无论是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陈文彬.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  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  尹澎.用两种诊断试剂对供血者HBsAg、抗HCV初复检的比较[J].实用医学检验杂志,1998,5(4):5.

 


相关文章

卫健委: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我委组织制定了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现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卫......

卫健委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通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

抗菌事业新突破,感染致病菌标志物规模化发现及应用

抗生素耐药作为世界性医疗问题,其致死率正在逐年攀升,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作为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抗生素耐用问题,更是被国际组织定义为下一个国际医疗挑战。传统的免疫/生物化学检测方法需要耗费......

最新研究发现新影像标志物,或助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高危患者

记者2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通过与国际多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协作,揭示了脑室形态影响脑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他们率先发现侧脑室下角体积增大是阿尔茨海默病可遗传的影像标记,可早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

Nature子刊:发现帕金森样病的潜在新标志物

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多巴脱羧酶(DDC)在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水平或可作为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帕金森样病,包括路易体病。相关研究9月18日发表于《自然—衰老》。帕金森样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相关痴呆......

新发现|厦门大学发现全新鼻咽癌筛查和早诊标志物!

近日,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团队发现全新鼻咽癌筛查和早诊标志物,可明显提升鼻咽癌筛查效能,提高鼻咽癌早诊早治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的恶......

血液生物标志物可以揭示切除肿瘤手术对脑细胞的影响

切除脑瘤的手术有风险,其中之一是可能对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损害。研究人员发现,在血液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是一种有用的新工具,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跟踪损害,提供比目前使用的技术更详细的信息。尽管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

小非编码RNA可以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标志物

小非编码RNA(sncRNA),包括miRNA、tsRNA、rsRNA和ysRNA,是重要的调节分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具有异质性,并涉及多种非编码RNA改变。近年来,miRNA在AML中的作......

新冠心肌炎标志物及细胞因子诊断抗体对原料全新兔破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感染过新冠的人群基数庞大,心脏骤停或突然猝死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临床和医药相关企业竞相关注新冠病毒相关性心肌炎的病理与靶点机制研究。尤其是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阳康”后如何进行适......

常见肿瘤标志物解析AFP、CEA、CA724、NSE、CA125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从医学诊断的角度来说,它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而应理解为只是一种筛查手段。要确定是否是肿瘤,还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比如CT、超声、脱落细胞学、组织病理检测等综合考虑。常见肿瘤标志物分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