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7 15:52 原文链接: 郑美玲团队等在飞秒激光直写三维无机纳米结构获进展

  近年来,三维(3D)无机纳米结构的精确可控制备技术是研究热点,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器件、量子芯片、太阳能电池和结构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无机材料前驱物容易结晶,导致难以一次性直接制备3D无机微纳结构。激光3D打印技术是制备三维无机微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制备无机微结构时,其特征尺寸和加工分辨率受到材料和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难以实现纳米尺度制备。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和3D立体化,对3D无机纳米结构的特征尺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展超衍射3D纳米光刻技术,制备具有纳米特征尺寸的3D无机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有机纳米光子学实验室研究员郑美玲团队联合暨南大学教授段宣明团队,在飞秒激光超衍射纳米光刻技术制备3D无机纳米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科研团队以波长为780 nm的飞秒激光(重复频率为80 MHz,脉冲宽度为120 fs)作为光源,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在无机光刻胶HSQ(氢倍半硅氧烷)中获得了仅为激光波长三十分之一(λ/ 30)的26 nm光刻特征尺寸,并制备出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溶剂性能的3D无机微结构。此外,研究还利用飞秒激光超衍射纳米光刻技术构筑了多种基于无机纳米结构的光子学微器件和仿生微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λ/30 Inorganic Features Achieved by Multi-Photon 3D Lithography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HSQ是一种无机光刻胶,作为典型的电子束光刻胶被广泛应用于微纳器件的图形化。由于其本征吸收波长短(<200 nm),仅有使用真空紫外157 nm波长实现HSQ光学光刻的报道,传统的深紫外(193 nm)光刻以及可见光波长的激光3D打印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微结构加工。研究利用飞秒激光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多光子吸收引起的“雪崩电离”效应,实现了HSQ的飞秒激光超衍射纳米光刻,突破了前人提出的HSQ无法使用可见和近红外光进行光刻微加工的局限。研究通过精确控制激光焦点处的光场分布,探索了阈值效应对飞秒激光超衍射纳米光刻技术加工的HSQ微结构特征尺寸的影响规律。随着HSQ同时吸收光子数的增加,有效光强分布曲线变得越来越窄,同时越来越陡峭。当飞秒激光的能量逐渐逼近阈值能量时,会得到具有极小特征尺寸的HSQ结构。研究人员剖析了激光能量、扫描速度和扫描方式等加工参数对特征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精细调节激光的加工参数,得到了自支撑的33 nm 和26 nm HSQ纳米结构,实现了λ/30的特征尺寸,为基于HSQ微结构的新型无机纳米器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研究运用该技术构筑了HSQ3D微结构,并探究了其耐热性能。利用飞秒激光加工HSQ双层网格3D微结构,该网格结构由纳米尺度HSQ线条组成。将该无机3D微结构分别加热到400℃、500℃ 和600℃,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加热至400℃引起上述3D微结构的轻微收缩,进一步加热到600℃,上述3D结构没有发生坍塌或严重变形现象,组成该3D微结构的纳米线条也未发生断裂,很好地保持了3D微结构的完整性。结果表明,飞秒激光超衍射光刻技术加工的HSQ3D无机微纳结构能够承受600℃的热处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研究还利用该技术构筑了HSQ仿生结构色和光学微器件菲涅尔透镜。模仿自然界蝴蝶翅膀的多层堆叠结构制备了“HSQ-空气-HSQ”的周期性3D堆叠结构,该结构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结构色。经过600℃的加热处理,该结构色没有消失,而是发生颜色的蓝移,展示出优异的耐热性。针对基于HSQ同心圆环的微型菲涅尔透镜,在对532 nm激光束进行聚焦时,得到半峰宽仅为0.76 微米的聚焦光斑,展示出优异的光束聚焦能力。将上述HSQ微型菲涅尔透镜加热到400℃,其聚焦能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聚焦光斑的半峰宽仅仅增加到0.8微米,表明该微型菲涅尔透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进一步将热处理的HSQ微型菲涅尔透镜浸泡在常见的化学试剂中发现,微型菲涅尔透镜经化学溶剂处理后聚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对98%的浓硫酸也展示出良好的耐受性。HSQ微结构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为飞秒激光直写适用于严苛环境的无机微纳结构和功能器件奠定了基础。

  研究团队充分利用近红外波长飞秒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了3D无机纳米结构的构筑,为3D复杂微纳结构的制备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途径,有望进一步拓展3D无机微纳结构在涉及微电子、光学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国际伙伴计划等的支持。

相关文章

我所利用三维电子衍射技术解析全新超大孔磷铝分子筛

近日,我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郭鹏研究员、刘中民院士团队基于对分子筛结构与合成的理解,使用商业化模板剂合成了一种稳定的全新超大孔磷铝分子筛DNL-11,并利用三维电子衍射技术直接解析出D......

我国学者研制出适用于可穿戴集成电路的三维液体二极管

图(a)基于三维液体二极管的柔性透气集成电路原理示意图;(b)三维液体二极管的流体动力学仿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122002)等资助下,香港城市大学于欣格副教授团队在柔性、透气可穿戴集......

宁波材料所等研发出新型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

v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颇具应用潜力。然而,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面临技术挑战。此前,科学家提......

Science:重庆大学团队将电镜显微技术从二维推进至三维

近日,重庆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3Dmicroscopyatthenanoscalerevealsunexpectedlatt......

“三维透射电镜技术”突破纳米材料研究,重庆大学率先应用

深入了解微观世界,探索肉眼无法见到的微小结构时,电子显微镜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元器件中有很多微纳器件,如果芯片想要做得更小更好,需要对微纳器件进行改进。近日,纳米金属研究在重庆取得新突破。材料研究真......

重大突破!首款可见光波长飞秒光纤激光器研制成功

技术进步为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可靠、紧凑的超快激光器奠定了基础。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了第一款能够在电磁波谱可见光范围内产生飞秒脉冲的光纤激光器。这一进步为各种生物医学和材料加工应用带来了潜力。这些激光器的......

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一项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涉三维荧光光谱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范入河入海排污口水质指纹溯源技术,提升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调查科学化水平,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新研究实现飞秒激光加工多关节微机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纳米工程实验室教授吴东团队提出了一种飞秒激光二合一写入多材料的加工策略,制造了由温敏水凝胶和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微机械关节,随后开发出具有多种变形模式(>10)的多关节人形微机械......

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用于骨组织再生的硅基三维仿生支架

骨折、创伤和先天性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天然骨组织具有通过自我再生对轻微损伤做出反应的固有康复能力,但大骨折或大面积缺损使得在没有手术干预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完全的功能恢复,且自体移植物具有......

清华团队以飞秒激光改写材料“基因”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周树云研究组和合作者首次在半导体材料黑磷中实现了脉冲激光诱导的弗洛凯瞬时能带调控,并发现其与黑磷的赝自旋具有独特的耦合作用及光学选择定则,相关论文于2月2日在《自然》发表。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