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1-07 11:01 原文链接: 闵恩泽院士做客物理所“新能源论坛”

闵恩泽院士作报告

  2010年12月31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闵恩泽院士做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新能源论坛”,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原始创新至工业应用之路的探寻》的精彩报告。物理所所长王玉鹏主持报告会。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主任陈立泉院士及近200位老师与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闵恩泽院士的报告通过回顾历史案例与自己在石油催化领域数十年的研究经历,探讨了“什么是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如何构思”、“从原始创新到工业应用之路如何走”三个问题,强调原始创新必须把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转移到一个全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原始创新构思来源广泛,包括文献的启示和讨论、移植其他学科的知识、已有科学知识的新应用、其他行业和专业会议的收获、试验中的意外发现、与其他行业知识的集成以及基础研究的指导。对于如何实现从原始创新到工业应用,闵恩泽院士认为原始创新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要针对国内市场近、中、长期的需求,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2、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积累全新科学知识,形成原始创新构思;开展开拓性探索,寻找原始创新幼苗 ;3、以企业为创新基地,以建设第一套工业示范装置为目标,组织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于完成从原始创新到工业化之路的艰辛历程,闵恩泽院士借《西游记》主题词特别强调了各尽所能的团队精神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报告结束后,闵恩泽院士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学习、要学会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有团队精神、有诚信。

  闵恩泽院士是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在催化剂研制、新催化材料和新反应工程等研究开发过程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多项。其中,“高水热稳定性的ZRP型分子筛”1995年被评为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加氢工艺的集成与创新”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闵恩泽院士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新能源论坛是中科院清洁能源前沿研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举办的系列讲座,邀请世界范围内在新能源领域做出过创造性贡献,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杰出科学家与工程师,就新能源领域当前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转移以及科研经历进行讲解,以促进年青学子对新能源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促进创造性成果的取得。

相关文章

李强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时强调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

《自然》:巧制正丁醛,新型多相催化体系立大功

《中国科学报》4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曹直团队与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多相催化剂上实现了丙烯氢甲酰化超高区域选择性制取正丁醛。因正......

安捷伦与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

2024年4月25日,广东广州——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近日与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防腐院”)达成合作并共同成立“化学分析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基于防腐院检测中心,将引入安捷......

精密测量院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碳正离子亲水性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邓风和徐君研究团队在分子筛上多相催化反应碳正离子的亲水性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发现在ZSM-5分子筛上进行的甲醇制碳氢化合物反应(MTH)中形成的环戊烯碳正离......

首个超充地方标准实施助推产业链协同发展

作为破解新能源车续航焦虑的关键突破,超级充电站让新能源车补能时间与燃油车接近,短短几分钟,就可满电出发。各地超充建设正在加速,不过,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是超充?4月1日起,超充有了首个地方标准。由深圳市......

江桂斌院士: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江桂斌“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

新能源重磅利好!外资突然唱多宁德时代

【新能源重磅利好!外资突然唱多宁德时代黄仁勋、奥特曼: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3月10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将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的评级上调至“超配”,并设定目标价为210元人民币。这个......

氧化物催化剂与氧化物载体间存在界面限域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员傅强团队在界面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开放的TiO2等氧化物载体表面能够提供限域环境,并且驱动In2O3颗粒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气氛中自发......

新方法可直接测量催化剂颗粒内温度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茂、刘中民院士团队在催化剂颗粒温度测量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出单个工业分子筛催化剂颗粒内温度分布三维时空分辨测量方法,揭示了强放热的甲醇制烯烃反应过程中催化......

高达5500小时!厦大团队创制超高稳定性催化剂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野、傅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姜政等,创制出高达5500小时以上寿命的超高稳定性In/Rh@S-1催化剂,在近热力学平衡收率条件下,高选择性催化丙烷等低碳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