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4 17:35 原文链接: 靶向肿瘤微环境或有望开发出新型癌症纳米诊断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引发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主流的癌症疗法,比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仅会表现出有限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部分取决于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近几十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纳米医学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希望纳米医学能够帮助快速开发新型的个体化疗法来进行更加有效且可靠的癌症诊断及治疗。

  正常细胞能够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来获取能量,而肿瘤细胞则不像正常细胞,其会通过适应不同种类分布的肿瘤血管诱发的氧气供应不足的环境,利用不依赖氧气的糖酵解过程获取能量来生存,通过这种致癌的代谢,肿瘤细胞就会产生大量乳酸盐,以及过量的质子和二氧化碳,这些因素能够共同增强细胞胞外肿瘤微环境(TME)的酸度(pH),pH的范围通常在6.5至6.8,最终就会引发肿瘤转移性及其对疗法耐受性的增强。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往往会利用多种类型的纳米材料来设计新型癌症靶向纳米疗法,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靶向作用酸性的肿瘤微环境,设计出了新型的多功能的纳米精准疗法,同时他们在文章中还概述了未来对酸性肿瘤微环境反应的纳米诊断技术的潜在发展方向。

  研究者认为,如今他们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pH敏感纳米探针,当肿瘤内部的pH发生轻微降低时,这些探针就能够产生信号放大效应,通过以酸性肿瘤微环境作为靶点,携带pH敏感信号放大效应的智能成像纳米探针或许就能够进行更加敏感准确的肿瘤诊断。就目前的纳米疗法而言,研究人员发现,酸性肿瘤微环境效应表面或许会发生反向改变,纳米颗粒的分离和尺寸缩小也会促进肿瘤进行有效积累,肿瘤内部扩散以及肿瘤细胞对治疗制剂的摄入,进而或能明显改善癌症疗法的治疗效率。

  因此,开发携带不同尺寸序列模式的癌症靶向性纳米治疗手段或许能够促进靶向肿瘤药物的有效运输;最后研究人员表示,智能pH敏感纳米治疗技术从实验室向临床中的转移或许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纳米诊断及纳米疗法来有效诊断并且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

相关文章

细胞核定位的肿瘤靶向多肽进行功能成像和靶向药物递送

靶向多肽在肿瘤早期检测、术中微小病灶描绘以及控制显影剂全身毒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临床意义。在许多临床前研究中,靶向多肽已经被成功验证用于肿瘤成像和手术导航的分子探针配体。比如,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αvβ......

单细胞拉曼结合靶向宏基因组揭示土壤活性抗生素耐药组

抗生素耐药性(AMR)在人类、环境和动植物间的传播,加剧全球“OneHealth”的负担。土壤是“OneHealth”的关键环节之一,所携带的抗生素耐药性可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转移至人类而带来健康威胁。土......

光免疫疗法可“点亮”并清除癌细胞

一些肿瘤非常接近身体的重要器官,为避免治疗时损害身体健康部位,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疗法,可以“点亮”并清除微小的癌细胞。这一突破......

Nature:同时靶向CDC7和CDK1有望更有效治疗癌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长期以来被认为在细胞分裂过程的早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CDC7---实际上可以被另一种名为CDK1的蛋白取代。这一......

上海交大团队:PD1治疗HNSCC的潜在预测标志物和联合靶标

对调节肿瘤微环境(TME)的肿瘤细胞衍生的小细胞外囊泡(sEV)的研究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策略。2022年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严明及陈万涛共同通讯在JournalofEx......

科研人员研发靶向线粒体凋亡的增强免疫疗法新策略

大多数肿瘤靶向治疗策略聚焦于癌症信号通路的上游靶点,从而诱导下游细胞凋亡。然而,癌细胞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可以在靶点下游形成各种补偿机制,造成肿瘤耐药。靶向线粒体凋亡可以实现直接诱导癌细胞凋亡,是肿瘤靶......

Science:构建肿瘤浸润T细胞的泛癌单细胞图谱

靶向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已使许多癌症患者受益,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很大。肿瘤浸润T细胞经常进入功能失调状态,这一现象被广泛称为T细胞衰竭(Tcellexhaustion),而......

科学家发现微生物群重塑肿瘤微环境的新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的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影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重塑肿瘤微环境。该研究在《Cell》上发表,题为:Microbiotatr......

研究揭示脊髓室管膜瘤肿瘤微环境和多种细胞的互作网络

室管膜瘤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上皮恶性肿瘤,常见发生于幕上、颅后窝和脊髓位置。与脑部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儿童不同,脊髓室管膜瘤多见于成人。手术切除是目前脊髓室管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复旦团队发现细菌外膜囊泡调节巨噬细胞可抑制肿瘤转移

近期,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ACSNano》上发表了题为“SequentiallyTriggeredBacterialOuterMembraneVesiclesforMacrophageMetab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