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4 15:16 原文链接: 首次!纳米孔测序让流感病毒终于“无所遁形”|Nature

  4月12日,这项研究的领导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微生物学家John Barnes在给bioRxiv服务器(生命科学领域专有的预印本文献库)的预印本(a preprint posted)中介绍了这项工作,他说:“我们第一次可以真正开始观察基因组在其原始状态的本质,这确实开始开辟了很多可能性。”

  变革前的“RNA测序”

  RNA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它的”近亲”——DNA。在细胞生物中,它充当DNA编码基因和蛋白质之间的中介,并在细胞中执行其他任务。但许多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普通感冒病毒)将其遗传信息存储为RNA,而非DNA。

  据Barnes介绍,几乎所有的“RNA测序”都使用一种叫做逆转录酶的病毒酶,它通过将RNA复制到“序列友好”(sequencer-friendly)的DNA链中完成测序,而这种传统的“RNA测序”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明以来就未改变过,这一技术缺陷也导致没有人对上述病毒的RNA基因组进行直接测序。

  微小但强大

  现如今,纳米孔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测序实际的RNA分子,如病毒基因组。这项技术基于在纳米尺度的分子孔中施加电流,然后根据遗传物质来测量电流的波动。

  今年1月,英国牛津纳米技术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MinION的巧克力棒大小(a chocolate-bar-sized)的设备,直接对RNA进行测序。这项研究着眼于信使RNA(一个传递来自DNA的信息以构建蛋白质的RNA分子家族)的转录物。

  Barnes的团队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甲型流感的基因组,该基因组大约有13,500个RNA字母长,由8个片段组成。值得一提的是,Barnes指出其团队的方法还没有准备好,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流感病毒,为了消除不可避免的测序错误,原始数据必须经过多次处理。但是基于纳米孔技术的迅速发展,Barnes希望随着进一步的改进,能将常规流感和其他RNA病毒的直接测序变成常规。

  技术瓶颈

  在Barnes和其他科学家的愿望清单中,最重要的是鉴定RNA化学修饰的方法。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100多种,但他们几乎不知道其中的大部分在做什么,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可能对它们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

  杜克大学的病毒学家Bryan Cullen说:“对RNA被修饰的碱基进行测序将是‘一件大事’(a big deal)”。他的团队去年曾发现一种叫做m6A的标签似乎能在小鼠感染期间改变流感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病毒复制。“但目前检测这些修饰的方法既费时又昂贵。”他补充道。

  尽管这些方法还不完善,但生物学家仍然对很快就能以天然形式对整个病毒基因组和其他RNA分子进行测序的可能性感到兴奋。“突然间,我们就有了这样的技术,真是太神奇了。” Bryan总结道。

相关文章

新突破!HPLC分析mRNA聚集体新方法:大孔径SEC

DNA的发现是人类研究地球生命遗传本质的里程碑。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从病毒、单细胞微生物、低等真核生物、动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使用DNA遗传物质进行细胞复制和生命繁衍。而mRNA的发现也是同样重......

新突破!HPLC分析mRNA聚集体新方法:大孔径SEC

DNA的发现是人类研究地球生命遗传本质的里程碑。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从病毒、单细胞微生物、低等真核生物、动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使用DNA遗传物质进行细胞复制和生命繁衍。而mRNA的发现也是同样重......

中外科研人员破解诺氏驼基因之谜

中新网武汉5月16日电(王俊芳)中外科研人员通过对已灭绝诺氏驼的化石材料开展古基因组研究,破解了诺氏驼基因之谜,并发现欧亚大陆双峰骆驼不同物种在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广泛的基因流动,其演化历史比学界已有认知......

科学家破译茶枝柑基因组遗传图谱

茶枝柑属于芸香科柑橘属宽皮橘物种,是历经700多年驯化栽培的柑橘变种,其果皮制干即为中药“广陈皮”,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多甲氧基黄酮是“广陈皮”中关键的药用成分,但目前对其生物合成的遗传基础及调控机......

《“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

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一名患儿在临床试验中死亡,辉瑞DMD基因疗法再遇挫

·一名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在2期临床试验中去世,死于心脏骤停。这是辉瑞第二次宣布其DMD基因治疗药物fordadistrogenemovaparvovec在临床试验中出现死亡事件。当地时间2024年5月......

“阿尔法折叠3”来了,极大提升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预测能力

阿尔法折叠3通过准确预测蛋白质、DNA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改变对生物世界和药物发现的理解。图片来源:深度思维/IsomorphicLabs《自然》8日报道了结构生物学最新进展——阿尔法折叠3的......

《自然》连发3项研究:锻炼有益身体分子证据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不清楚这一过程,会影响人们对锻炼强度、类型以及相应疾病和健康......

人工智能设计的基因编辑工具来了

在不断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从温泉、泥炭沼泽、粪便甚至酸奶中搜寻各种微生物。现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他们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设计出这些系统。据《自然》报道......

科学家发现50个肾癌相关新基因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在对癌症遗传易感性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癌症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50个与肾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新区域。这一成果有助推进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