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04 10:29 原文链接: 高校实验员:我的憔悴谁体会

  中国的高校目前有数以万计的实验员,随着现代化器材的增多、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他们在科研、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群体,岗位的 “鸡肋感”却非常强烈——工资低、工作被教师们看轻、职称通道到了副高终止、转为教师岗几乎无望,种种绝望使得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止一次想要退出这个队伍。

有一句歌词是:“你不懂我的那些憔悴,是你永远不曾有过的体会。”同样的心伤也发生在高校实验员身上。

  9年前,王路进入福建某高校信息技术实验中心,成为该校最后一批以本科生身份留校的实验员。班长、学霸、常泡在实验室里,是他留下来的资本。

  他所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10年来一直处于就业的春天,同班同学毕业后相继去了运营商公司、外企、事业单位和一些小企业,但即便如此,能够留校还是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而如今回望当初的选择,“前6年月工资仅2500元左右,现在虽然加了工资,实际到手的收入也只是5000元出头,而大学同学的平均收入至少是我的两倍。”已拿到中级职称、成为实验师的王路如此描述着自己的生存状态。

  岗位的“鸡肋感”还远不止工资上的纠结。实验室工作被教师们看轻、职称通道到了副高终止、转为教师岗几乎无望,让他“不止一次强烈地想要退出这个队伍”。可命运又总是弄人,结婚成家、小孩出生、体制温床、缺乏行动力等原因让他在“围城”里进退两难。而这样的他只是数以万计的高校实验员的缩影。

  “开门关门,凭什么拿高工资”

  定位为教学辅助岗位的实验员,王路所在的高校给予其相当于教师岗8折的工资。“每当实验中心领导争取实验员待遇、评奖之时,就有人出来质疑,‘实验员的工作无非是开开门关关门,凭什么拿高工资?’”

  这样的质疑令王路感到尴尬,因为在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里,没有涉及电路、硬件,软件装好就能用一学期,实验员打开电源“基本上就完事了”。

  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人。王路所在的实验室里有大量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后要调试、保养,实验仪器要由他亲自作讲解。比如,这周总共有16个班级要上实验课,他就要上16个半天的班,“忙到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时间都得用上”。

  被一竿子视作“闲人”,丢了尊严不说,被教授们看作是“勤务人员”,更让人恼火。

  刘雪斌是江苏省一所高校轻工类实验室的高级实验师。在实验室工作了30余年的他告诉记者,由于对实验员岗位认识的不到位,曾经有一些年轻的实验员除了完成实验员本职岗位工作之外,还要帮助各位领导、教授报账、购物等,做类似勤杂性质的工作。

  然而,随着现代化器材的增多、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实验员显然不再是一个“开门关门”“勤务人员”的角色。

  在采访中,王路和记者分享了一个业内的故事,一台大型仪器购入花了100万元,但不久之后坏了,修理过程中仅配件就得花20万元。20万元配件费高校不好走账,于是只能重花100万元再买一台。“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疏忽、不专业造成的。”

  事实上,实验员在如今的高校科研、教学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实验室决定了论文、成果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要想做好数据除了有好方法以外,一定要有好的仪器状态,维护、保养以及掌握仪器的‘脾气’,靠的就是这样一支专业队伍。”刘雪斌说。

  用教师的工作要求来衡量实验员工作,显然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实验员要8小时坐班,教师则不坐班;实验员的本职工作是确保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仪器的正常运行,而科研成果往往归于教师,很难体现出实验员的工作价值。” 刘雪斌告诉记者。

  职称通道止于副高

  有一句歌词是:“你不懂我的那些憔悴,是你永远不曾有过的体会。”同样的心伤也发生在实验员身上,说的是他们的职称通道止于副高,而不是像教师岗可以达到正高。

  按照现行的实验员序列,其职称通道大致为实验员、助理实验师、实验师、高级实验师,高级实验师相当于副高职称。这套序列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绝大多数国内高校沿用至今。

  如今,实验员止于副高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记者了解到,在欧美高校中,实验员并不涉及任何的职称,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个专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

  照搬国外是否适用,并不是讨论的重点。“条件上不利于这些人发展,而这些人又必须发展,是实验员最大的困惑。”刘雪斌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一个“有趣”的现实是,实验员虽然定位为教学辅助岗位,但晋升强调的却是课题、成果。

  以王路所在的学校为例,要想评上高级实验师,一道硬杠杠就是要拿到省级以上的课题,“必须以‘主持’的身份,申请人中排前三名”。

  在正常情况下,实验员从来都是以“参与”课题的身份做科研,即便是像刘雪斌这样的“老人”也从未“主持”过省级课题,能够申请上这样的课题纯属小概率事件。

  “除非专门针对实验员的课题,这样的课题如凤毛麟角;除非跟了某个很厉害的导师读博,申请时他排第一,你排第二、第三;除非你跟科技厅的人特别熟,内部人员默认给你。” 王路说。

  作为一名教职人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中祥表示,实验员尽管有便利的科研条件,但最重要的任务仍是管理好仪器、做好与实验课相关的工作,“叫他们拿课题、发文章,无异于叫开车的人去发表论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转岗几近无望

  由于实验多集中在后半学期,闲暇时,王路攻读了本校研究生,做科研、带学生竞赛做得有声有色。

  然而,当下,绝大部分高校仍将实验员的上升通道封死在副高。这就使得一些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包括王路在内,正在寻找机会往教师队伍“跳”,“实验员这个岗位变得根本留不住人”。

  与此同时,教师岗的用人标准也在水涨船高。即使是博士,教师岗也多要求海归。“现在打算先读博,走一步看一步。”王路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奈,他很清楚一个事实——全学院排队读博的中青年教师约有20多人,学院每年仅有两个在职读博指标,光是排队就要等上若干年。

  许多博士来到实验员岗位上,也后悔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原想着和高考择校一样,先进入一所名校再说,之后再像转专业一样,换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但实际上,“高校人满为患,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会考虑你的个人需要,为你个人成长而调整岗位”。作为博士实验员大军中的一员,北京某“985工程”高校实验员张琴琴如是说。

  “我们实验员圈子有句话,叫女生留下、男生离开,说的就是上升空间不大。”对于张琴琴而言,如今也只剩下一个安逸的环境,每天准时上下班、接孩子、做晚饭,来冲淡过去的豪情壮志。

  而在教学岗人的眼里,“高校也应该把实验员转岗的路堵死”。林中祥说,如果此门一开,很多通过关系进来的实验员,很容易转岗进入教师队伍,几经运作变成教授、副教授。“介于本校人际关系复杂,实验员想要转岗,建议他去外校竞争,重新按照审查教师的资格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汤家骏对此表示支持。他告诉记者,在一些高水平大学里,教师岗位早已婉拒了刚走出校门的博士,而是留给了“杰青”“千人”“青千”等。“想通过捷径进入教师岗位,对于其他高门槛进入的教师不公平,也可能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出路:给名还是给利?

  那么,让实验员看到前途、希望,获得尊重,高校应该怎样做更为合理?

  2013年,刘雪斌所在的高校打通了实验员序列的正高职称。在他看来,“这条路打通的意义在于引导这批人到了副高以后,还有一定的努力空间”。

  通道是打通了,但要求的却还是省级课题、成果。“参照教授的要求设置教授级高工,要求高门槛一点儿都没错。只是说,前者应侧重研究,后者应侧重工程。比如,省级发明一等奖。”刘雪斌说。站在实验员的角度,这也许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在北京的一些高校里,采用的是一种折中的办法——淡化实验员的身份,规定新来的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必须带实验课,给学生准备器材、讲解实验操作。这样,职称评定上走的依然是教学科研序列,不受副高封顶的限制。但“毕竟教师的精力有限,也不如实验员专业,这样做的可持续性如何要打问号。”王路说。

  作为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在汤家骏看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实验员队伍是很有必要的。他并不主张拔高职称来稳定这支队伍,“不给名而给利也是吸引人才进入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科大,实验课程与46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全校共1000多门课程),享有专门的津贴。这在国内高校尚属首例。能够这样做自然还要摒除“开开门关关门”的非议,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我们剔除了很多实验员的焦虑。”汤家骏举例说,考核时只看实验员对实验教学的贡献,而不看经费、课题的多少。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一个系,工作量认定总遭教师或其他实验员的质疑;如今整合为实验教学中心,一名实验员负责全校与之相关的实验,统一为五天的工作量,在同类人群中比较,谁对实验教学有贡献一目了然。

  事实上,国外高校实验员也类似,尽管无职称一说,但其待遇与教授、副教授相当。给利不给名,这也许会为中国高校实验员改革提供又一重思路。

相关文章

张荣院士:把破“五唯”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突破口

教师选了一篇影响因子高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它真的能被称为“代表作”吗?多人发表一篇论文,谁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权重是多少,把科研中的合作关系变为了竞争关系,该怎么破?有“帽子”人才与无“帽子”人才共同......

多所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背后反映了什么?

近日,有关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的话题在网上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澎湃新闻注意到,网上讨论的观点主要分为这几类:一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了,应该独立进取;培养大学生不应该唯成绩论,不应该以对待......

压榨越轨造假,“导生关系”失序现象为何频发?

高校学生联名举报导师的风波再起。4月9日,北京邮电大学15名研究生共同举报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郑某师德失范。举报者称,郑某差遣实验室同学做了许多科研以外的事情,如长期代取大量快递,开车接送其朋......

杭州一高校免费借西服给求职学生,还将提供形象设计

正值春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职美生涯工作室”为求职大学生推出免费借用西服服务,学生可用智能量体设备测量身形,找到合适尺寸的西服。“穿一身整齐的西服去面试,学生们会更有精气神,也能体现对工作的......

高校要直面现实,并给出正确答案

最近,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推出了《2024年度高教趋势报告》。这是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做的年度调查,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塑造高等教育的力量、其背后原因,以及该如何迎接变化的时刻。这份报告谈到了诸多问题,包......

央广网评成绩单寄家长: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待

大学生都已成年,成绩有必要告诉家长吗?日前,有浙江大学本科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学校寄给家长的期末成绩单,引起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学校也有相同操作。记者认为,把大学生的成绩单寄给家长,乍一看......

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召开换届大会

3月31日,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换届大会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特别邀请了来自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合作单位的代表近200人参加研讨交流。据悉,北京高校技术转移......

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举行让高校和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双向奔赴”

为了探索企业与高校深度融合新模式、新途径,3月中旬,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举行。参会嘉宾大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常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如果双方‘老大’都重视,这......

197项获奖又一省高校科研成果奖名单发布

202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省教育厅开展了202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在推荐受理、......

安徽3所高校人事调整

据安徽省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安徽先锋微讯”近日发布消息:日前,省委决定,翁建平任安徽医科大学校长。郑兰荣任蚌埠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驰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不再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