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永久冻土融化或导致远古全球变暖

就像2007年阿拉斯加火灾造成的那样,5500万年前突然发生的全球变暖可能是由永久冻土释放的二氧化碳所致。5500万年前,世界突然升高了5摄氏度,变得“炙热”,海洋也变酸,大量生物开始灭绝。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是与目前刚刚开始的由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变暖最接近的历史事件。其实15年来,气候学家一直在苦苦思索,远古的全球变暖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如今,一个研究小组给出了新的解释:那些温室气体可能是从无冰的南极大陆上融化的永久冻土中释放出来的。 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的5500万年前的气候变暖问题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富含碳的沉积物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释放了几万亿吨的碳。由于并非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致,因而,最可能来自被锁在海底以下冰层中的甲烷——被称为甲烷水合物。但是从今天储存的甲烷水合物判断,在PETM发生的年代似乎没有储存足够的甲烷以驱动如此规......阅读全文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冻土突然解冻释放出大量碳

  全球约60%的土壤碳储存在多年冻土区,随着气候变暖促进土壤碳排放,多年冻土区域有可能因此成为一个巨大的碳源。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式只模拟了冻土垂直水平上的缓慢融化,而没有考虑到冻土的突然解冻过程。冻土的突然解冻往往会导致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例如造成地面塌陷、快速侵蚀和崩塌,形成湖泊和湿地等。尽管只

郑国光撰文谈全球气候变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彻底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困惑。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的最新一项研究揭示了气候变暖对冻土碳循环的直接效应及其调控因素。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生态学(Ecology)》杂志上。  杨元合研究组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的高寒沼泽化草甸这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避免了以往增温实验中“温度上升引

冻土融化可使全球气温显著上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月2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冻土融化,将会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并使全球气温显著上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期间,发布了一份题为《冻土变暖的政策影响》的报告,重点论述了冻土融化后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潜在危险。根

植物所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冻土区储存着大量有机碳,同时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暖。大量研究显示,冻土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十分敏感。这是因为一方面,温度上升会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加速生态系统碳释放;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也会促进土壤氮磷矿化,促进植物生长,进而增加生态系统碳固定。然而,学术界迄今仍不清楚增温引起的养分变化究

海冰崩裂冻土融化 地球“最后的冰区”告急

  当“冰箱”不再制冷,该怎么办?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北极圈格陵兰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温大片碎裂;北极“刀砸不穿、斧凿不透”的冻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严寒的格陵兰以北地区本该长年冰封,但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千年寒冰”也没能坚持住,地球“最后的冰区”告急。  【“

冰冻圈告急灾害增多 它们终成“丑样子”

  2018年夏天,一篇题为《北极圈罕见32摄氏度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尽管把一个地点的最高温度当作平均温度来认知是不科学的,但这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小故事”,还是着实吓了人一跳。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疆连续在阿克苏温宿县和哈密出现暴雨洪水,尤其是8月中旬喀喇昆

研究人员揭示冻土碳分解及温度敏感性调控机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杨元合小组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大范围采样,并结合室内恒温、变温培养以及碳分解模型等多种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冻土碳分解及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冻土分布区储存着大量有机碳,其碳库大小超过全球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冻土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调控机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基于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在2013至2014年连续两年的大范围采样,结合室内恒温、变温培养以及碳分解模型等多种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冻土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杂志上。 

正在破译的“青藏密码”

  青藏高原为什么变绿,是不是生态趋好的信号?冰崩的成灾机制是什么,可否科学预警?冰川消融增加了多少水资源,对“亚洲水塔”弊大还是利大?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哪个先隆升,给生物演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我国时隔40多年再次启动青藏高

植物所在冻土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冻土分布区储存着大量有机碳,其碳库大小超过全球土壤碳库的1/2。同时,冻土区气温在以超过全球平均值2倍的速率持续上升。显著的气候变暖可能使得冻土中储存的大量碳被微生物分解释放,进而导致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正反馈。在此背景下,冻土碳循环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中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目前学术界

杨元合小组发现冻土区土壤碳库变化大尺度证据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10年间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土壤碳库在以一定速率显著增加,土壤碳的积累仅发生在下层土壤,并且主要源于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上述结果证明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是个显著的“碳汇”。该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科学通报》:高寒生态系统退化加速青藏高原碳流失

专家认为解决办法在于提高当地生物量和植被光合作用能力  气候变暖将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的碳,碳排放又增强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青藏高原正是一个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巨大碳库。我国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高寒草地CO2排放通量的研究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碳排放

研究表明气候持续转暖加速黄河源冻土退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金会军通过对黄河源区冻土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气温以每年0.02℃的增温率持续上升,加之人类经济活动日益增强,导致冻土呈区域性加速退化。多年冻土下界普遍升高了 50~80米,最大季节冻深平均减少了0.12米。冻土退化总体趋势是由大片

寒旱所研究发现气候持续转暖加速黄河源冻土退化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金会军通过对黄河源区冻土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气温以每年0.02℃的增温率持续上升,加之人类经济活动日益增强,导致冻土呈区域性加速退化。多年冻土下界普遍升高了50~80米,最大季节冻深平均减少了0.12米。冻土退化总体趋势是由大片状分布

中外专家研讨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多年冻土地质问题

   11月16-19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多年冻土地带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滑坡协会寒冷地区滑坡研究网络、寒冷地区滑坡研究全球卓越中心2018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国际科学联合会和联合国减灾署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滑坡协会(

访英国科学家摩尔:百年前排放引发今日气候变化

摩尔和自己的中国座驾骑行在北师大校园。   租住在鼓楼胡同里的英国科学家摩尔教授(John Moore),每天清晨都骑着自行车、穿过护城河,来到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下称“北师大全球院”)上班。   今年是摩尔来北师大全职工作的第四年。2009年,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的引进学者

气候变化报告呼吁:淘汰化石燃料基础设施不能再拖了!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5日发布了一份最新气候变化报告:科学家展开的模拟研究显示,如果从现在开始逐步淘汰使用寿命已满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那么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制在比工业社会前高1.5℃以内的可能性为64%;但如果拖延到2030年才开始行动,即使设施退役速率加快,依然会导致实现1.5℃目标的可能

孙鸿烈:全球变暖给青藏高原带来正负两方面影响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青藏高原变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日前说,冰川、冻土的融化将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孙鸿烈院士是于8月5日晚间,向正在西藏自治区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汇报工作时说这番话的。此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等19

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贵州黔西南山区的布依族山民在赶墟喊山:顺山横山仰山山都应该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青藏高原不能承受温暖之重 祁连山美景消失殆尽

    全球气候变暖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已经并且正在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积雪消失……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灾区”。   “过去,这湖边上的山上终年都有积雪,七八月份也不化。放羊时,白的雪映着太阳,耀人的眼睛。现在山顶好久看

北极融化将释放8500亿吨碳 全球变暖进程将加快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有最新研究成果称,北极融化将释放8500亿吨碳,全球变暖进程将加快。   印度时报近日发表一篇题为《最新研究称北极融化将释放8500亿吨碳》的报道。报道称,全球变暖已经超出预想。美国地质勘探局牵头的一项调查称,随着北极地区在下个世纪逐步融化,被冰冻的440亿吨氮

最新研究称北极融化将释放8500亿吨碳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有最新研究成果称,北极融化将释放8500亿吨碳,全球变暖进程将加快。   印度时报近日发表一篇题为《最新研究称北极融化将释放8500亿吨碳》的报道。报道称,全球变暖已经超出预想。美国地质勘探局牵头的一项调查称,随着北极地区在下个世纪逐步融化,被冰冻

7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沉默调节蛋白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用酵母所作研究发现,要通过限制热量来延长寿命必须有Sir2。这是一种蛋白质,最初是在一项筛选基因沉默因子的工作中被分离出来的,其全称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自从这一发现以来,人们对被通称为“沉默调节蛋白”的一组蛋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期《自然

全球变暖正在融化我们的冰川 1950年代以来萎缩18%

  历时八年科学调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前发布了《第二次冰川编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川分布大国中首个实现两次冰川编目的国家。  此次发布的中国冰川编目是在2006年启动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成果。在专家组组长秦大河的指导及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研究员的

北极班克斯岛热融滑塌数量30年增60倍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研究报告显示,在北极班克斯岛上,热融滑塌的数量在1984年—2015年期间增加了60倍。研究指出,滑塌数量从1984年的63个,累计增加至2013年的最大值4077个。这项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寒冷的连续多年冻土可能对夏季的极端气候非常敏感。  全

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开展这次科学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希望你们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

“热喀斯特”湖加速全球变暖

  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导致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融化,从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全球变暖。研究显示,冻土层中大量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导致地表发生凹陷,之后雨水和融水将其填充为“热喀斯特”湖,湖水又会导致岸边和湖底冻土层突然融化。   由于北极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