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在昆明植物园首度开花

近日,栽培于昆明植物园观叶观果区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迎来首度开花。 漾濞槭(Acer yangbiense),属于槭树科(Aceraceae)槭属落叶乔木。该物种由陈又生博士在2002年于大理漾濞县苍山保护区发现,多次调查仅发现有五株个体(均为成年大树,未见小树和幼苗),由于种群小、结实率低、个体分散,再加上小种群可能发生近交衰退和生态破坏等因素,野外种群濒临灭绝。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IUCN 2009年出版的The Red List of Maples 均被评估为极度濒危(CR)等级,已被纳入云南省20个优先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2007年,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支持下,陈又生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相关科学家,开展对极度濒危植物漾濞槭的迁地与就地保护。2008年,通过人工辅助授粉获得了漾濞槭种子,交于昆明植物所进行萌发实验,并于2009年育成一千余株实生幼苗,其中50株迁地保育于昆明......阅读全文

保护濒危植物的措施

保护自然既是当代生活的需要,更是人类未来的需求。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等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认为:21世纪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时期,而珍稀濒危物种应被视为优先保护之列。保护的目标是通过不减少基因和物种多样性,不毁坏重要的生境和生态系统的方式,尽快挽救和保护濒危的生物资源,以保证生物多样性持续发

我国的植物园保护了多少种本土植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47.shtm

国家植物园:为植物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植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设立活植物收集区,围绕植物进行科研、保护、展示与科普教育,这便是人类为神奇植物打造的温暖家园——植物园。  作为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已知的高等植物3.7万余种,约占全球的1/10。中国植物园(树木园)迁地保护植物2

植物丰都车前保护研究获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获悉,该园水分胁迫生物学学科组的研究人员围绕三峡库区特有植物丰都车前的水淹耐受性展开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该研究成果对丰都车前重返三峡库区生存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介绍,丰都车前属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只在三峡水库蓄水前的低海拔区域上有自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研究

自然保护区零增长-多种重点保护动植物待保护

  南京专家经过5年多的调查,日前,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评估报告》。该项目负责人、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徐海根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仍有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受到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议扩大自然保护区规模。   你听说过大头鲤、镇海疣螈吗?作为中国特有物种,它们还未受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白眉长臂猿、倭

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有新招

  4月10日起,《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将南京长江岸线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根据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严格实行分区保护。  “我市长江河道约长97公里,长江南京段也是依江临海最集中的优良港区和重要水源地。在长江大保护的要求提出前,有关区、街

青海75%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从22日召开的青海植物名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科学统筹开展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持续开展资源调查、驯化扩繁、种质资源收集,严厉打击野生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大野生植物保护宣传力

国家植物园满“周岁”-植物保护收集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29.shtm 今天是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一周年。一年来,国家植物园在植物保护收集上取得新进展。 国家植物园植物保护收集取得新进展 设立一年来,国家植物园完成了植物种类资源本底调查,新

我国启动本土植物物种全覆盖保护计划

  由中科院发起、国家林业局和住建部共同倡议的中国植物园联盟6月6日在京成立。联盟发起了一项“本土物种全覆盖保护计划”,旨在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对我国本土植物全覆盖的收集和安全保存。  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介绍,我国目前有200多家植物园,但现仅保存

昆明植物所濒危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取得多项进展

德保苏铁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继2007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龚洵研究组的濒危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他们采用SNPs的方法研究了德保苏铁(Cycasdebaoensis)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分布于土山和石山的德保苏铁出现

实践证明综合保护法有助于有效保护植物多样性

中国4886种树木濒危等级占比  中国树木各濒危等级在中国植物园迁地收集情况。文香英 供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BGCI中国办公室负责人文香英和BGCI区域项目主任Joachim Gr

植物保护基础研究缺乏系统性

  近日,北疆棉区的棉铃虫二代幼虫刚步入为害末期,长江、黄河流域的大部分棉区又相继进入了棉铃虫三代幼虫为害盛期。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品种更换、病虫毒性变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作物有害生物出现了突发、多发、重发、频发的态势。一些曾经的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生物灾害,境外新的

保护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步伐加快

  我国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和恢复领域取得可喜进展。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日前发布消息说,研究人员研发了野外回归技术,已在黑、吉、辽、京、鲁等地建立了引种与回归保护示范地、极小种群生境与繁殖特性野外监测样地等。回归地内保护植物生长良好。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景文教授介绍说,由于分布地域狭窄,极小种群野生

中国野生近缘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农业部实施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经过6年的实施,在科学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通过引入激励机制和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采用与农业生

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在植物的地上器官(如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具有保护功能;在地下器官(根)中具有吸收功能;当根、茎加粗生长时,表皮受到挤压、破坏,由另外的保护组织周皮替代。

植物园保护国际:全球数百种药用植物濒临灭绝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国际组织——植物园保护国际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全球数百种药用植物正濒临灭绝,这将进一步增加发现新药的困难。 报告说,全球50%以上的药品需要这些濒临灭绝的药用植物作原料,有些植物甚至能够被用来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等致命疾病,但由于国家和个人对药用植物的收集增加,不少地方乱砍滥伐问

武汉植物园在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成效评估研究中取得进展

  全球变化致使较多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灭绝的风险。迁地保护被认为是应对珍稀濒危植物灭绝风险的重要手段。植物迁地保护面临来源不清楚、遗传代表性不足、对新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学科组以20世纪80年代由华中及其周边地区移栽至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迁地保

近5000种高等植物面临威胁-我国发布国家植物保护战略

近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及部分官员,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的代表,以及国内数十位植物学专家齐聚华南植物园,共同见证《中国中国科学院战略》的发布,同时正式启动BGCI中国项目办公室,并举办BGCI中国高级研讨会。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标志着中国植物保护工作又将迈上一个新的

考虑动植物保护--加州太阳热能项目受阻

  近期美国政府批准了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修建9座太阳热能发电厂,然而,接踵而至的诉讼风暴和光伏技术的复兴又让太阳热能新兴产业的未来阴云密布。   据《纽约时报》报道,诉讼认为在环境脆弱地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会加大风险,因此要求停止建设5个太阳热能项目。然而,这些

广西发布六条禁令保护野生动植物

  广西近日召开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紧急会议,迅速发布六条禁令,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在紧急会议上,广西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向全区林业系统发布保护野生动物“六条禁令”,即严禁猎杀、猎捕候鸟、野生保护动物;严禁破坏珍稀植物资源;严禁参与走私、贩卖野生保护动物;严禁参与非法

孢子捕捉仪为植物的健康成长提供保护

大多数人都以为只有人或饲养的宠物会生病,其实植物也会生病,这些病除了由各式各样的虫子咬食所造成的直接伤害外,也有因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等四大病原微生物所造成的植物传染病。病害肯定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和健康生长,如果我们能提前预知病害,并且提前做好防治方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而孢

-DNA条形码:为濒危植物撑起“保护伞”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聚集了来自国家农业、林业、环保、医药、检验检疫、进出口等部门的人士,他们一起见证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的问世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的开通。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盼望了10年的大事。   “中国濒危植物数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PPM植物组培抗菌保护剂使用说明

产品名称:PPMTM - Plant Preservative Mixture(植物组织培养抗菌保护剂)货号:PPM保存条件:4º C运输条件:常温物理性质:溶液性状:无色至琥珀色透明液体pH值:3.8有效期:见瓶身标签说明产品描述:1.PPMTM 是一种热稳定的抗菌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的微生

中科院与英皇家植物园签署合作协议保护植物多样性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在伦敦续签《合作备忘录》,两家单位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在植物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中科院与邱园的合作由来已久。2004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合作协议,开始在植物种质资源保藏研究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的标杆案件:三红蜜柚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中国实施二十余年,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随着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不断攀升,植物新品种纠纷数量不断增加,纠纷类型不断增多,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日益复杂,尤其是相关案件的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备受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实践来

张莉代表:尽快启动植物保护立法的议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90.shtm植物保护与动物防疫、卫生防疫,并称人类三大防疫体系。当前,我国动物防疫、卫生防疫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但植物保护体系有“规”无“法”,防控责任难以落实,措施保障无力,重大植物病虫疫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

5月22日是第二十三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近年来,我国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

我国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74%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中国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74%,今年将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采取

16世纪“生态调查”助力当今动植物保护

15世纪70年代,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个王国)国王菲利普二世派遣使者调查西班牙中部和南部村庄的动植物情况。他要求每个村庄至少出两个人,向他派遣的测量员描述当地土地、动植物情况。当时,菲利普二世不是出于探明生态网络或灭绝情况而开展上述调查的,他只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什么。但是,450年后的今天

华南植物园对我国特有濒危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研究获进展

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  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隶属于金缕梅科檵木属,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种。该种分布范围狭窄、个体数量稀少,目前仅存于广东中山五桂山、贵州荔波茂兰以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