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冰层探测卫星首批数据发布

欧洲航天局说,该机构已对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克里塞特-2”发回的首批探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全球150余名科学家进行核准。 欧航局20日发布公报说,“克里塞特-2”发射已有3个月,它发回的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极地海洋浮冰的厚度变化以及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冰原的变化情况。该机构表示,来自全世界40余家科研院所的150多名科学家获得了这些数据,他们将对其准确性进行核准。如果确认无误,欧航局将把数据提供给更多的科学界人士。 “克里塞特-2”卫星项目经理托马索·帕里内洛说,卫星现已进入试运行的最后阶段,因此数据核准工作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星运转一切正常,发回的数据内容丰富,令人鼓舞。 “克里塞特-2”卫星于今年4月8日发射升空,它由法国阿斯特里姆公司制造,在轨寿命3年,主要用途是探测地球极地冰层状况。人们之前关于冰层的数据一般依靠冰层钻孔取得,但这种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全球冰层变化状......阅读全文

欧航局发布欧洲冰层探测卫星首批探测数据

  欧洲航天局说,该机构已对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克里塞特-2”发回的首批探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全球150余名科学家进行核准。   欧航局7月20日发布公报说,“克里塞特-2”发射已有3个月,它发回的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极地海洋浮冰的厚度变化以及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

欧洲冰层探测卫星首批数据发布

  欧洲航天局说,该机构已对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克里塞特-2”发回的首批探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全球150余名科学家进行核准。   欧航局20日发布公报说,“克里塞特-2”发射已有3个月,它发回的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极地海洋浮冰的厚度变化以及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冰原的变化

欧航局将研制新型对地观测卫星

  欧洲航天局25日发表公报说,欧航局将从“荧光探测卫星”和“碳卫星”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研制新型对地观测卫星,作为未来研究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工具。   公报说,去年10月,欧航局开始征集新型对地观测卫星的设计方案,4个专家小组经过严格评审,从31个高质量方案中选择了上述两个,权

欧洲“罗塞塔”探测器成功飞掠小行星“鲁特西亚”

  欧洲航天局7月10日晚间发表公报说,“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当天近距离飞掠小行星“鲁特西亚”,并传回首批高清晰图像。  公报说,“罗塞塔”与“鲁特西亚”最近的飞掠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10日18时10分,当时两者的距离约为3162公里。在此期间,“罗塞塔”观测到一个拉长的椭圆星体在不断

NASA发射“苔丝”探测卫星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美东时间18日下午6点发射了一颗探测卫星,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期望发现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个地球”。 NASA发射“苔丝”卫星探索太空。图片来源:NASA。 据悉,这颗卫星名为“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简称“苔丝”(TESS),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欧航局公布2011年航天任务计划-将是“发射器之年”

  欧洲航天局1月14日公布了2011年航天任务计划,其中包括发射欧洲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和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等。  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洲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约翰内斯·开普勒”定于2月15日发射,它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

“罗塞塔”将相约“鲁特西亚”

  欧洲航天局15日发表公报说,“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将于7月10日飞掠小行星“鲁特西亚”。届时,“罗塞塔”将仔细“端详”这个至今面目不清的天体,为天文学家的研究提供更多可靠数据。   公报说,为了准备这次“约会”,“罗塞塔”从今年5月底就开始拍摄“鲁特西亚”的图像,以便地面控制中心

“罗塞塔”将与小行星“鲁特西亚”会面

  耗资10亿欧元的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将于7月10日近距离飞掠“鲁特西亚”小行星,随后该探测器将前往最终目标——“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罗塞塔”探测任务主管格哈德·施维赫姆表示,长达2小时的这次“会面”将是“罗塞塔”第二次近距离飞越小行星。研究人员将通过探测器

“悟空”卫星或探测到暗物质存在证据

  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卫星在轨运行前530天采集的数据在Nature杂志发表。“悟空”有充分数据证实,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波动此前从未被观测到,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一项开创性发现,且有可能与暗物质相关。  宇宙中暗物质比普通物质多5倍  

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圆满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预计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目前,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绕地轨道。 孙自法 摄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

碳卫星获取首组观测数据

  记者2月23日从中科院获悉: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卫星数据看透全球氨污染热点

   氨是烟雾的重要成分,并且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一直试图详细追踪来自诸如动物饲养场和化肥工厂等源头的氨排放。如今,在一篇最新论文中得以描述的卫星数据,或能帮助他们阐明并测量氨的热点地区。  英国爱丁堡大学水文中心环境物理学家Mark Sutton介绍说,同烟煤、臭氧和其他污染物相比,氨一

“深挖”卫星数据,精准绘制人口地图

  尼日利亚卫生部门今后将不必只依靠不完整的人口普查数据发放麻疹疫苗了。《自然》官网10日报道称,由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日前交付尼日利亚政府的、基于卫星图像建筑物的分析详图中,对当地人口分布做出了明确标示。  盖茨基金会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一起,制作了尼日利亚北部各州

罗塞塔彗星表面传来首批测量数据

   自着陆器“菲莱”于2014年11月在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表面着陆后,迄今马普太阳系研究所的专家们借助COSAC仪器共检测出16种化合物。许多物质被认为糖或氨基酸合成的关键物质。《科学》杂志于2015年8月7日发表了8篇文章,公布首批测

中国“极目”卫星首次发布天体爆发事件探测结果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成功发射一个多月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命名“怀柔一号”极目望远镜,英文简称GECAM)两颗卫星,近日观测到编号GRB 210119A的天体爆发事件并及时向国际天文界发布,这是“极目”卫星团队发布的首个天体爆发事件探测结果。 

科学探测卫星专用平台研制成功

  “只见技术,不见科学”,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长期以来中国空间领域的短板。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研制出“多级复合控制平台”原理样机,将助力科学载荷的性能提高,为实现高精度、高指向度和高稳定性的科学观测奠定了基础,有望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发展。据记者了解,该科学探测卫星平台将在“十三五

中国遥感卫星成功接收高分六号卫星首轨数据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6月4日9时47分,该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按计划成功跟踪、接收到高分六号卫星首轨载荷成像数据,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时长为6分钟,完成总计40GB数据的实时接收、记录和传输。所接收数据后续处理正常。在此之前,密云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句芒号”卫星数据

8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8月4日晚间21时46分和8月5日上午10时48分,成功跟踪、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8PSK-800Mbps模式和VCM模式两种不同调制方式的下行数据,经处理检验,数据

“珠海一号”数据首发-专家呼吁用好卫星大数据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我国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孙家栋曾多次提到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目标。  12月17日,在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商业航天高光谱卫星数据首发会”上,出席会议专家指出,与我国卫星平台、载荷研发水平相比,我国卫星数据应用能力和水平严重不足。  专

卫星数据揭秘35年全球植被演变

  随着地球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所需粮食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耕种。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人类伐林扩耕,霸占了不少林地的面积,一度让地球上的树木深受重创。当人类意识到树木对于地球的重要性后,退耕还林、保护森林的政策频出。那么,在人类行为的频繁干扰下,全球林地面积与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其他土地覆被情况又是如何呢

普朗克卫星数据表明宇宙或是球形

  关于宇宙的形状,一直众说纷纭,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宇宙是平的。但3位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称,普朗克空间天文台提供的数据表明,宇宙是一个球体,而非目前理论认为那样是平坦的。  支持宇宙暴胀的传统理论认为,在大爆炸之后,宇宙以一种扁平的方式膨胀。然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报道,来自

气象探测卫星入轨-西永微电园启建低轨卫星星座

 记者10日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获悉,由落户该园区的企业研制的气象探测卫星“西永微电园1号”和“西永微电园2号”,9日搭载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谷神星一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北斗/GNSS大气掩星、北斗/GNSS电离层掩星和北斗/GNSS-R一体化探测技术在国际首次实现

太阳动力学探测卫星回传影像首次公布

太阳动力学探测卫星拍摄到的太阳彩色合成图。图片来源:NASA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线版4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发布了太阳动力学探测卫星发回的太阳活动影像。3月底刚刚开始运行的太阳动力学探测卫星给科学家带来惊喜,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太阳,其中有许多人们从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探测载荷正式交付

  3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等用户单位在北京共同签署了高分五号卫星在轨投入使用证书,这标志着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为高分五号卫星研制的用于大气环境探测的三台载荷实现正式交付。  高分五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遥感卫星,目前已圆满完

NASA发射地球探测卫星-追踪悬浮颗粒对气候影响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最新的地球探测卫星,这项预算4.24亿美元的任务目的是分析火山、森林火灾、烟囱和排气管所排出的空中颗粒。  这枚“荣耀号”(Glory)卫星计划于当地时间2月23日凌晨在范登堡空军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七号卫星数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发布最新消息说,11月4日至6日,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成功完成高分七号卫星首轨数据接收后,按计划又先后完成6轨高分七号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接收数据量总计616.6GB,实现中国最高数据码速率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  中科院空天院介绍,高分七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4月21日晚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当天成功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均处理正常。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北京时间当天上午11点46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成功跟踪、接收到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下行数据,这也

高分1、2号卫星原始遥感影像数据

高分一号       高分一号卫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总装

“苔丝”探测卫星发射推迟-寻另一个地球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原定于16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探测卫星“苔丝”,发射日期推迟到了当地时间18日。NASA称,“苔丝”状况良好,在进行额外的指导导航控制分析。 探测卫星“苔丝”的艺术模拟图。(图片来源:NASA)

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启动征名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从即日起至7月24日,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ASO-S)面向广大网友征集中文昵称。  ASO-S将于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是继“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