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

徐光宪网名“老顽童”,他也很喜欢看金庸的小说,但他希望年轻人不要看,要等到年纪大了再看,因为“年轻人的时间最宝贵,记忆力最强,一定要在年轻时把基础打好”。 图片说明:徐光宪寄语人民网网友 徐光宪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也是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4月12日,他给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讲了一课――科研创新方法学的探索。65年前,他从上海交大化学系毕业,65年后的今天,他和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等一起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 虽然很喜欢看金庸小说,但徐光宪说自己一般晚上睡觉前才看。一次,有个中学生问他,为什么老师说看金庸小说耽误学习,徐光宪回答说,自己已经老了,而十几岁正是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因为这个时间记忆力非常好,所以“青年时候不要去看这种小说,到年纪大了再看”。 谈到科研创新方法学的探索,徐光宪认为首先要做好创新前的准备,也就是知识的积累。幼年时,徐光宪常常生病,要看中医、吃中药......阅读全文

徐光宪: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

  徐光宪网名“老顽童”,他也很喜欢看金庸的小说,但他希望年轻人不要看,要等到年纪大了再看,因为“年轻人的时间最宝贵,记忆力最强,一定要在年轻时把基础打好”。 图片说明:徐光宪寄语人民网网友   徐光宪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也是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4月12日,他给上海交通大

追思“稀土之父”徐光宪: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因病医治无效,28日上午10时18分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也是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辞世在教育界、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徐光宪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逝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今天上午去世,享年95岁。中国稀土之父 徐光宪  出生于1920年的徐光宪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

徐光宪:解不开的稀土情结

徐光宪 1920年11月7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7年底赴美国留学,于1951年3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从事量子化学、配

“好人”徐光宪:一生科研只为国

   初夏时节,北京大学红楼前的老槐树已经郁郁葱葱,未名湖湖面上已经被细细碎碎的柳絮洒满。只是,穿梭不息的人流中再也不见了那位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喜欢读金庸、喜欢下围棋的老人。  4月28日上午,被公认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徐光宪去世。“先生是一个好人”,想

“稀土之父”徐光宪-挑战稀土分离国际难题

  挑战稀土分离国际难题  普通人眼里,稀土是神奇的化学物质;对国家而言,稀土是“工业维生素”、重要的战略资源。尽管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储备量,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只能向国外廉价出口稀土原料,然后高价进口高纯度稀土产品。稀土分离工艺、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少数厂商垄断,

记稀土之父徐光宪:他的世界“祖国最大”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新华社发  5月6日,稀土之父徐光宪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他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告别的时刻,感念先生作为一代科学

徐光宪:环保核查必须让企业感到生存的压力

白云鄂博矿区尚未进行资源开发时的景象(成像日期:2004年11月07日)   白云鄂博矿区已形成的几十平方公里的采矿区域(成像日期:2011年10月28日)。   针对近年来我国稀土开采无序、乱采滥挖现象普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环境保护部于2011

花絮:陆婉珍院士、江泽慧教授、徐光宪院士贺辞

    第十五届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上,中国石油科学研究院的徐广通研究员宣读了陆婉珍院士的贺信,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所长费本华研究员宣读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科院原院长江泽慧教授的贺信。北京大学的徐光宪院士也给大会发来了贺词。 徐广通研究员宣读陆婉珍院士贺辞  

《徐光宪传》:以科学的态度为科学家立传

   徐光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我真正认识他是通过《一清如水·徐光宪传》(以下简称《一清如水》)。我对这部书欲罢不能,先认真看了一遍,又再翻阅了两遍。通过此书,我认识到了稀土对国民经济和国防的作用,也了解传主为提炼稀土所走过的艰难道路,见识到了徐光宪的

徐光宪:办好学术刊物重要性不亚于“973”

  “希望中国办出在国际上站得住脚、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2008年,年近90岁的徐光宪院士在《中国科学》编委会换届时辞去了《中国科学B辑:化学》的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职务。   “我年事已高,精力不够,可能会影响《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让较年轻的院士来承担这个重任

王忠诚徐光宪获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忠诚、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徐光宪:化学大家的幸福哲学中国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  快讯:王忠诚、徐光宪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网快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徐光宪:打造稀土出口大国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光宪院士便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我国稀土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采用徐

徐光宪院士: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四大核心内涵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现在国内外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都正在讨论探索之中,没有达成共识。如果我们能准确预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我们就在勇做领头羊的进程中走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徐光宪  邓

孟宪淦:光伏寒冬未临

  云南石林光伏发电厂,总装机容量166MW,一度有媒体称其“填补了云南省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空白”,但有情况表明此发电站运营上已出现问题。而近期无锡尚德公司也出现“捐赠门”事件。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否预示着光伏产业的“财富神话”不再?整个光伏产业正在走下坡路?带着这些问题,8月23日,记者采访了中

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徐宪立博士来亚热带所访问

  6月2日,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徐宪立博士应邀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水土环境效应模型模拟》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生态水文与土壤侵蚀、水土环境效应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徐宪立博士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水土过程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在土壤水文学、基于

李政道: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这三个定语后,是“李政道”这个名字。10月30日,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近八十四高龄的李政道站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创新中国论坛”的讲坛上,就创新之道深情寄语大学生。破解“钱学森之问”,告慰老友英灵,并助祖国教

徐旭东:中国科技创新力何以迸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63.shtm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副总设计师周依林(左三)与工作人员在量子卫星旁忙碌。才扬摄【我看这五年】         18年前我回国从事科研,亲眼见证了中

丘成桐:创新来自对学问的真正尊重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从一个学者的视角看,大学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文化问题。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生产文化的场所,理应是创新的源头

杨振宁做客中国农大:做学问要善于讨论勤于创新

  4月18日下午,著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做客中国农大“名家论坛”,在农大东区曾宪梓报告厅与师生分享他的学习与研究经历,鼓励师生做学问要善于和别人讨论、敢于表达观点、勤于创新思维。   已是90岁高龄的杨振宁在讲座中口齿清晰、思路敏捷。他以“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徐宗本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5年3月5日),《人民日报》2015年3月6日  学习札记  “发展是第一要务”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徐更光:为国防建设服务-为了世界和平

  徐更光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兵器工业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召集人、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

徐可欣:争取实现“光测无创血糖仪”

  “一个多月后我将要退休,可能会迎来一段更忙的职业生涯,团队争取在两年内实现‘光测无创血糖仪’的产业化。”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精仪学院)教授徐可欣这般叙述他退休后的规划。  徐可欣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无创血糖仪”课题的研发,经过30多年的深耕,课题组开创出具有高精度人体

-赵宪庚院士:创新驱动为国防科技再立新功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50年前的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响,震撼了世界。这一重大自主创新成就,向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攀登科技高峰的勇气、信心和能力,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

徐立之:科学家的DNA首先是创新

  “基因是描写生命机能的蓝图。”近日,香港大学校长、著名遗传学家徐立之在复旦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授予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仪式结束后,徐立之就“科学家的基因”这一主题展开演讲,与在场专家、学子共同探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及使命。   “科学家DNA的第一串,是一种特有的工作态度,是在对待事情

徐井宏:建设支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我们要真正建设起能够支撑创新创业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主题报告会此间举行,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围绕创新创业作专题演讲。   徐井宏2012年开始担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企业家最需要的环境有两条:开放的市场体制,完善的健全的法制体系。中国

徐耀:科学创新并非科研人员的生存之道

   长久以来,科研人员高估了科学创新的意义。科学创新的意义在于给予研究者长期的质疑目标,科学会在这种不断的质疑中发展,而不是给研究者提供跟风依据,这就是诺贝尔奖总要颁给很多年前的发现之故。这种高估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与普通人对天才的崇拜有关,这是人类的潜意识,表现在科学领域,就是科研人员将对科学偶像

尿的学问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标本种类● 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标本。可用于检查尿微量蛋白、尿沉渣分析等尿液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 随机尿:即任何时间的尿液,用于门诊和急诊

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国务院决定,对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

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将召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平台上,我国连续重奖在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取得重大突破或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学者和科研项目。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10年来共有16位科学家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