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称气候变暖反而让雨林植物种类更多

传统观点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植物物种减少。但是据《科学美国人》11月15日的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历史上曾出现气候变暖催生更多新植物产生的局面,而且新生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灭绝的物种数量。 为了弄清二氧化碳和温度上升对雨林多样性的影响,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卡洛斯・加拉米勒和他的同事决定从历史中寻找答案。研究人员发现,地球上类似的变暖情况出现在5630万年前,即所谓的古新世时期,当时地球温度在1万到2万年间上升了了3到5摄氏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翻了一番,达到现在的2.5倍。这种异常的温暖状态持续了大约20万年。 加拉米勒和他的团队历时7年时间,寻找和分析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雨林岩芯中裹藏的花粉化石。他们发现尽管气候变暖让有些物种消失,但是又有许多新物种在这段时间里首次露面,其中包括一些全新的纲目,例如桉树和西番莲(激情之花)所在的姚金娘科......阅读全文

气候变暖让海底生物迷路

海洋变暖导致洋流方向改变,蓝贻贝幼虫的散布方式也受到影响,该物种的生存范围已大大缩小。(图片来源:SCIENCE SOURCE) 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但对海蜗牛、海肠和贝类等底栖生物而言,找到新家并非易事。 9月7日,《自然-气候变化》上线的一篇文章指出,大西洋西北

新研究称气候变暖反而让雨林植物种类更多

  传统观点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植物物种减少。但是据《科学美国人》11月15日的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历史上曾出现气候变暖催生更多新植物产生的局面,而且新生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灭绝的物种数量。  为了弄清二氧化碳和温度上升对雨林多样

将全球气候升温控制在2℃内-纵有温室效应也可减少7成物种灭绝

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全球两大热点和难点问题,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解决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受损“双重危机”,必须将这两大热点难点问题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目标协同推进。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19世纪中叶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约1.1℃,海平面上升

生物多样性不是只数数物种

  Emmett Duffy是一名海洋生物学家,此刻他正身处巴拿马沿岸水域5米深处,他的目光被一大只黄白色刺魨吸引。要不是躲在巨大的树枝状鹿角珊瑚下,移动缓慢的刺魨本来应该是捕食者的首要目标。  这个场景让Duffy突然灵光一闪,他曾经去过加勒比地区,那里的珊瑚更丰富也更多样,但个头比较小,生活在那

未来生物将如何适应气候变暖?

  有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度左右,国际气候组织预测,到2100年可能会继续上升1-5摄氏度。近现代的多种地表灾难如洪水、干旱、飓风、空气污染和疫病频发,物种多样性降低,众多物种濒临灭绝,被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联。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北京时间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中美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使青藏高原部分植物物种消失

但放牧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 一项由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开展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上植物物种的急剧下降,但放牧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 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朱丽亚·克莱在7月5日结束的2008年世界草原和草地大会上介绍说,26%至36%的植物物种在1998年至2001

丁仲礼院士驳物种灭绝预言:应辩证看气候变暖

  相关专家学者在研究气候变化问题时,探讨了各个时间尺度,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问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温度变化与温室气体有什么关系,应该如何看待气候变化,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   二氧化碳是温度变化的反馈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

美研究发现微小海洋生物可能极大影响气候变化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较暖的海水可以显著改变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的分布,微小生物体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学快讯》杂志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称,到21世纪末,较暖的海洋会导致这些微小海洋生物种群在两极附近蓬勃发展,而在赤

研究发现微小海洋生物可能极大影响气候变化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较暖的海水可以显著改变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的分布,微小生物体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学快讯》杂志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称,到21世纪末,较暖的海洋会导致这些微小海洋生物种群在两极附近蓬勃发展,而在赤道水域萎缩。该报告的合著者

西北高原所: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等研究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优势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因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而备受关注。然而,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尚未有统一认识。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高寒矮嵩草草甸为

物种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指数类别名称计算公式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D=1-∑Ni2Shannon-Wiener指数H=-∑PilogPi备注:式中,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总数,Pi=ni/N,ni为物种i的重要值,Ni为物种i的个体数。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近日,《自然》期刊发表题为《大西洋翻转流减弱的观测指纹》的文章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已经减弱了大约15%。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MOC是地球主要的洋流循环系统,它能重新分配地球的热量,进而影响气候。由于缺

学者称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

  “我是研究地球演化的,太熟悉地球的温度变化了,气候变暖是地球自身演化的原因造成的,同人类社会二氧化碳排放的多少无关。”昨日,四川地球起源演化研究所所长、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我国著名民间学者杨槐,携新作《21世纪备忘录――“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真相与人文反思》,走上成都图书馆金沙讲坛,以地球动力

北方泥炭地南缘是碳汇向碳源转变风险区

泥炭地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陆地碳库。尽管全球泥炭地的面积只占陆地表面的3%,但其存碳却约占全球土壤碳的1/3,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最有效的陆地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会导致全球泥炭地扩张或收缩吗?近日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瑞良团队从泥炭藓上发现了新证据,相关研究已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我国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程度,其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间格局和空间格局。在时间维度上,大到物种进化,小到群落演替、季节性变化,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或周期性的变化。在空间维度上,受热量、水分、地表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分布呈现出纬度地带性、海拔地带性等特点。物种多样性

农业和气候变暖或致昆虫多度下降近50%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展的农业和气候变化对昆虫多样性的负面作用研究表明,历史气候变暖和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与昆虫多度下降近50%有关。据了解,生态学中,多度一般指物种的个体数目或种群密度,是物种普遍度和稀有度,或者说优势度

大型非本地物种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驼鹿和水牛经常会啃掉并且糟蹋植物,因此这些大型动物从原生地逃离并入侵其他地区看上去可能是一件坏事。   不过,它们在地球上“漫游”似乎也有好处。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人类的引入,像骆驼、驼鹿、水牛和驴一样的野兽——由于体型较大而被称为“巨型动物”——大量地在原生地以外的区域生活。通常,生态

外来入侵物种危及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引关注

   当在路边草丛或者自家庭院中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可能不会感到惊奇。但在生物学家或者生态学家看来,或许这是一场“战争”的信号。专家们将其生动形象地比喻成“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更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些入侵者,包括啃食森林的黄蜂、耐寒的北美鲈鱼和吸

研究显示全球变暖迫使海洋生物“逃离”赤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8.shtm 新华社惠灵顿4月9日电(记者卢怀谦 郭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牵头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正迫使海洋生物改变地理分布,“逃离”赤道地区,向两极方向迁移。 研究团队分析了20世纪

气候变化成生物多样性“头号杀手”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官网近日报道,全球领先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组织(IPBES)一周内发布四份系列报告称,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将成为地区野生物种损失速度加快的最重要原因。  这一系列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栖息地丧失等因素正成为全球野生动物的主要威胁。  IPBES是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

-“超级牧草”有助预防气候变暖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最新宣布,其研究人员与总部位于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出一种“超级牧草”,不但能大幅遏制化肥产生的温室气体,还能让牛吃了更肥壮,提高肉奶产量。   化肥中的氮肥广泛应用,但是土壤中的氮肥会由于微生物作用转变为硝酸,一部分会生成一氧化二氮而释放到大气中,

气候变暖促使北极闪电增多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一次虚拟会议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新发现,指出北极出现闪电的次数是十年前的数倍,而且这一频率很快就会翻倍。 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球变暖,地球气候可能会发生另一种变化,尽管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认为这种趋势是真实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大气物理学家、该研究的负责人Robert H

气候变暖扰乱蝴蝶飞行季节

  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很多蝴蝶在一年中的飞行时间是根据气温变化有所调整的,因此随着全球变暖,它们的飞行季节也随之改变。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调查了200多个蝴蝶种类的飞行,并且查询了130多年来的气象数据。结果发现,蝴蝶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

气候变暖让食物营养“缩水”?

  100年前的苹果和今天的比,哪个更有营养?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将使农作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预计本世纪中叶,全球将有1.75亿人因此缺锌,1.22亿人缺蛋白质。  气候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统计分析了151个国家大气中

专家呼吁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物种保护的影响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50~100年,我国现有的生物群区会发生面积和海拔迁移的变化,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曾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

“对症”施肥,可减少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51.shtm 记者3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滥施化肥,有把全球旱地变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风险;而施用生物炭肥,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全球变暖潜势最小化。

南冰洋海床变暖会对整个海洋产生巨大影响

   南冰洋海床变暖1~2°C,会对整个海洋产生巨大影响。这个被研究人员称为“迄今为止最现实的海洋变暖实验”的研究显示,未来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超人们预期。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当代生物学》期刊。  “我非常惊讶。”英国南极考察局和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的Gail Ashton说,“我没有想到,南极

PNAS:气候变暖可能为热带生物带来巨大灾难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相比其它物种而言,人们更多地是担忧北极熊和企鹅的生存状况。然而一份最新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有可能对数量占到全球物种一半以上的热带物种造成更大的灾难。相关论文5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图片说明:气候变化对热带物种的影响可能比之前预想的要严重的多。

湖北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实现物种新发现

中新网武汉10月11日电 (梁婷 李斌)湖北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试点阶段性成果11日在武汉正式发布,该省实现物种新发现。湖北于2021年3月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试点工作。在长江干流和其主要支流沿线选取神农架林区、巴东县、丹江口市、点军区、石首市、蔡甸区和黄梅县共7个县(市、区)

四川:外来物种入侵加剧-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

  省林业厅于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开展了“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湿地总面积174.78万公顷。与200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有可比性的25个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湖泊湿地斑块,其湿地面积共减少了617.79公顷,湖泊湿地面积年萎缩速率为0.55%。  四川地处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