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星际穿越》穿越了哪些烧脑科学1小时可抵7年?

不远未来的地球,沙尘暴肆虐,生命遭到威胁,文明面临生死存亡,人类不得不迁徙……一切问题的解被指向浩瀚的宇宙。本月12日,“烧脑”大片《星际穿越》在中国上映,一路票房飙红,口碑爆表,并引发影迷“恶补”物理课本的热潮。 与此前同样由诺兰执导的《盗梦空间》相比,《星际穿越》并没有沿袭上一部电影的爆棚想象力,而是专门聘请来霍金的好友、天体物理学领域权威——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作为编剧之一兼科学指导,这也着实让太空科幻迷们有了讨论不完的科学话题…… 时空扭曲 1小时可以抵7年? 电影中,飞行员库珀和女科学家布兰德降落在绕着黑洞转的星球上,星球上的1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解释,因为黑洞的引力场很强,会导致时空弯曲,时空被‘拉’得非常长,就好像时间被‘稀释’了一样。”果壳网“科学人”主笔虞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神话中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如果按照这部......阅读全文

硅谷的科学赞歌: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因何与众不同

  11月3日,2020年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在加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NASA Ames Center)中心举行。该奖项被誉为是科学界中的“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当天不仅有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出席,还有众多的好莱坞明星以及硅谷的企业家前来助阵,俨然是美国科技、艺术和科学的一场盛大聚会。  科学突破奖

HXMT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科学观测(二)

特点:能量覆盖面积广仪器几何面积大望远镜视场宽张双南老师具体解释说,首先,这个X射线的仪器覆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覆盖从1kev到300kev左右,有基本上300倍的能量覆盖的范围,如果再加上对伽马射线暴的探测能力,到3000个kev,覆盖的范围就有3000倍,很少有这样一个卫星能有这样宽的光子覆盖范

凝视“深渊” 黑洞到底长什么样子

天文学家捕获的首张黑洞照片。(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供图)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有一个地方可能除外。黑洞具有非常强大的引力场,使得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这个势力范围,就叫做事件视界。  这也让黑洞成为了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之一。2015年电影《星际穿越》中对黑洞形象的描画,更是令

霍金大事记 他对人工智能的预言时刻提醒着人类!

据英国天空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让我们回顾下霍金的一生:1968年应用先前彭罗斯研究奇点时所发展出来的数学技巧,霍金团队获得很多关于大爆炸的存在与物理行为的重要结果。霍金与乔治·艾利斯于1968年发现,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证实宇宙的确曾经发生过大爆炸。霍金与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之“天极”望远镜(一)

  说到望远镜,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双筒?“牛反”?亦或是高大上的“哈勃”?  各种光学望远镜(左上:双筒望远镜;左下:天文爱好者常用的望远镜;右:哈勃空间望远镜)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更高端的,它的名字叫“天极”,即将随着“天宫二号”一起上天,去探测宇宙中的伽马射线。  什么?说到伽

中国科学家为何不以科普为荣:需要知识分子担当

  一叶知秋  卡尔·萨根不以科普为耻,反而以科普事业为荣。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科学家需要学术研究来支撑门面,如果被视为科普专家或作家,是有失门面的事,甚至评不上职称,难以获得饭碗,更不用说评上院士以及获得其他名誉和声望了。  5月2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致辞时,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多次

《星际穿越》科学考:玉米为何能成为“末日作物”?

  把人类的未来推向近乎末日的绝境,是不少科幻大片所津津乐道的故事背景。最近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在这方面也不免俗。影片中,激发人们穿越虫洞寻找新家园的最大原因,就是地球环境的极度恶化:高温、干旱和疫病席卷了全球,人类只能依靠种植玉米苟延残喘……  在这部聘请了多为知名科学家作为科学顾问的影片中,虫

学术之外的霍金:喜欢美女的老顽童 英特尔的活广告

  刚刚去世的霍金教授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广为人知和最声名显赫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理论。  在学术之外的霍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渡过了怎样的一生?  生于牛津逝于剑桥  霍金出生于牛津,逝世于剑

大新闻说个啥:科学家用激光干扰实验探测到引力波

科学家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了:今晚的“大新闻”到底说了个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动物们也到了交……  呃不对,动物们干啥说不准,但人们的确是到了聚在一起,交流感悟的时候。老朋友交流人生历程,御宅族交流本月新番,三姑六婆交流你的一切,而你只想过年了好好歇着,顶多跟三五知己看看电影什么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科研体系扼杀了吗?

  看到本文的标题,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翻开今天的中外媒体,充斥的全是中国科技飞速进步,感觉是马上要领导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越美国,更是让中国人信心爆棚。  这些成就仅从论文统计数据本身角度来看,客观上确实是不错的。坦率地说,我本人是长期对中国的发展持最乐观态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记忆移植实现了? 幻想正在变成现实

抽取受训海兔RNA注射入未受训海兔体内示意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图表展示的实验结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科学》公布2016十大进展

  每年12月,《科学》杂志都会公布年度突破及入围成果。以下为今年的10大突破和赢家,排名不分先后。  1.时空涟漪撼动科学界  今年发现时空涟漪(即引力波)撼动了科学界。它完成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一项预测,为40年来寻找这种无穷小的涟漪画上了句号。但这个故事并未结束,科学家将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