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介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2002年ACC/AHA推出了新的UA/NSTEMI治疗指南其中关于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建议如下: I 类 冠状动脉 1、应当迅速开始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Level of Evidence: A)。 2、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疾患不能耐受的患者,应当使用氯吡格雷 (Level of Evidence: A)。 3、在不准备做早期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入院时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外,还应尽可能使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为1 (Level of Evidence: A)-9个月 (Level of Evidence: B)。 4、在准备做介入的住院患者,应当使用使用氯吡格雷1个月以上 (Level of Evidence: A),如果没有出血的高危因素,则可使用9个月(Level of Evidence: B)。 5、在准备做择期CABG并且正在使用使用氯吡格......阅读全文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介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2002年ACC/AHA推出了新的UA/NSTEMI治疗指南其中关于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建议如下:  I 类  冠状动脉  1、应当迅速开始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Level of Evidence: A)。  2、阿司匹林过敏或

关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预后介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期病死率约为10%,明显低于ST段抬高的MI(17%);但生存出院后1年期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的MI;以总体病死率来看,1~3年总病死率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且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脏性猝心脏性猝死和再心梗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T段抬高的Q波MI。

诊断非ST段抬高的MI的基本介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h(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  ②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  ③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  如有①或②和③

关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简介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的Q波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三者的发病均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不同处在于:相关动脉血栓形成的发展程度和速度不同、血栓溶解的时间不同和出现侧支循环的程度不同。这些对决定最后坏死的范围、残留受损心肌量和左室功能改变有重要意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

预防非ST段抬高的MI的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甚至有研究将影响因素列有246种。许多流行病学家将影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纤维蛋白原升高。②一些易患冠心病的生活习惯包括过量进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以及A型性格。③冠状动脉循环

关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辅助检查介绍

  1、心电图检查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指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仅有ST-T波演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急性期心电图特征可分为3型:  (1)ST段压低型:发作时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T波可直立、双向或轻度倒置。  (2)T波倒置型:发作时T波双肢对称、深倒置,而无明显ST段移位,以

关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鉴别诊断介绍

  在心电图上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极易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混淆,都会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的压低或抬高,并均有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等改变,在临床上发病初期往往难以鉴别。但如果进行动态观察,并全面综合分析,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为一过性,而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则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鉴别

  在心电图上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极易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混淆,都会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的压低或抬高,并均有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等改变,在临床上发病初期往往难以鉴别。但如果进行动态观察,并全面综合分析,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为一过性,而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则

关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基本介绍

  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斑块破裂。有心梗史和既往心绞痛症状者较ST段抬高的心梗多见。

关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检查介绍

  1.心脏标志物检查  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血清心肌酶学增高可出现增高的CK,CK-MB,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异常改变。  2.心电图检查  非ST段抬高的心梗是指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仅有ST-T波演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急性期心电图特征可分为3型:  (1)ST段压低型发作时ST段呈水

非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简介

  由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存有濒危心肌并易发生再梗死,明确诊断后应早期行PCI或CABG治疗,尤其对有梗死后心绞痛及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血运重建治疗尤为重要。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同归类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ESC和ACC/AHA发布的UA/NSTEMI治疗指南的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I21.4)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

关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病因分析

  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实际上由于原有轻度或中度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血流闭塞所造成。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的Q波M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斑块破裂。斑块破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展到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合,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最终发展到冠状动脉相关的

简述非ST段抬高的MI的发病机制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患病动脉的不完全阻塞更严重、时间更长久,造成心肌血流暂时减少而致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前者缺血区的血流常在发病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重建了,这是由于:完全阻塞的血栓早期溶解;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血管痉挛缓解;在完全阻塞时有广泛

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的简介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均应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药,高危患者优先选用静脉给药。β受体阻滞药口服治疗的目标心率在50~60次/min之间。对已经服用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

关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基本信息介绍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的Q波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期病死率约为10%,明显低于ST段抬高的MI;但生存出院后1年期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的MI。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非ST段抬高的MI是指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仅有ST-T波演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急性期心电图特征可分为3型:  (1)ST段压低型:发作时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T波可直立、双向或轻度倒置。  (2)T波倒置型:发作时T波双肢对称、深倒置,而无明显ST段移位,以后

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概述

  1、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即刻缓解缺血和预防死亡或心肌梗死或再梗死。NSTEMI的治疗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有创治疗。   2.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紧张、焦虑。心电监护。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   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简介

  1.ST-T的动态演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小时(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  2.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  3.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  如有1或2和3两条即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

  非ST段抬高的MI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患病动脉的不完全阻塞更严重时间更长久造成心肌血流暂时减少而致MI非ST段抬高的MI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前者缺血区的血流常在发病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重建了这是由于:完全阻塞的血栓早期溶解;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血管痉挛缓解;在完全阻塞时有广泛的侧支循环;血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①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h(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  ②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  ③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  如有①或②和③两条即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检查鉴别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清心肌酶学增高,可出现增高的CK、 CK-MB、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异常改变  血沉增快  患者可能有血脂、血糖的浓度增高。  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非ST段抬高的MI是指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仅有ST-T波演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急性期心电图特征可分

关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介绍

  在心电图上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极易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混淆,都会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的压低或抬高,并均有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等改变,在临床上发病初期往往难以鉴别,但如果进行动态观察,并全面综合分析,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为一过性,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则有持

心电图分析:ST段抬高

一名64岁男性患者,主诉上腹部和胸部不适。两周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嗳气和恶心。患者最初认为疼痛与消化不良有关,未就诊。疼痛最终减轻但出现胸部刺痛,吸气及仰卧位时加重。心电图如下。图1问题:心电图有何表现?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心电图分析:图2 窦性心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MI),心包炎心脏节律规整,

ST段抬高的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示ST段抬高,原因是什么?A. Brugada综合征B. 高钾血症引起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C.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D.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答案:BV1-2导联ST段抬高,从R'波的顶端开始并向下倾斜,止于倒置的T波。这些是Brugada心电图的特征。图中还可见:宽QRS波,T波高

简述非ST段抬高的MI的临床表现

  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非ST段抬高心梗有以下临床特点:  1.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MI史和既往心绞痛症状者较ST段抬高的MI多见。  2.AMI的并发症多见于ST段抬高的MI,较少见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梗死范围小于ST段抬高的MI。  4.非ST段抬高心肌梗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非ST段抬高心梗有以下临床特点:  1.非ST段抬高的MI有MI史和既往心绞痛症状者较ST段抬高的MI多见  2.AMI的并发症多见于ST段抬高的MI较少见于非ST段抬高的MI  3.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范围小于ST段抬高的MI  4.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延展明显多

非缺血性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中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价值很大。为了协助临床医生分析诊断,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案,我们应区分非缺血性ST段抬高及心电图上类似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的各种情况。本文将系统阐述非缺血性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患者在胸前导联和肢体导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

  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实际上由于原有轻度或中度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血流闭塞所造成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MI  和ST段抬高的Q波M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斑块破裂斑块破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展到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合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最终发展到冠状动脉相关的心室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