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辽宁睁开监测雾霾的“天空之眼”

近些年来,对雾霾的监测手段愈加丰富,除了常规的地面监测手段,卫星遥感这一新兴技术也应用到了监测之中。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建立了辽宁省空气质量卫星遥感监测系统,为辽宁大气监测工作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该系统获取卫星上的MODIS、AIIRS等传感器的观测数据,经过卫星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可得到雾霾、秸秆焚烧火点、地面颗粒物浓度、污染源分布的卫星遥感图像,直观显示区域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与变化情况。 卫星遥感图像为雾霾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可以跨越地形地貌的限制,在更广阔的区域上直观的体现出雾霾的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其中,葵花卫星遥感监测图是最常用的一种卫星图像。该卫星监测图每天8时至18时每小时一张,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卫星图片以京津冀和辽宁为中心,包括了东北三省、内蒙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囊括性。2017年我国北方发生了一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葵花卫星在预报和监......阅读全文

卫星“透视”霾:中国科学家遥感探测大气污染

  对于中国人而言,雾霾是“梦魇”。中国卫生计生委称,2013年年初的雾霾危机,辐射范围达140万平方公里,影响6亿多人。  如何探测雾霾以寻找应对之策,不仅为老百姓关切,也是中国科学家们致力攻克的技术难题。大尺度卫星遥感大气污染技术,正成为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新兴手段。  传统卫星观测气溶胶受限多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为环境管理续航

  “哎呀,现场看到的排污口和昨晚无人机传回的照片一模一样。”这是在江苏省扬州市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试飞任务后,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次日赶赴现场验证查看时所发出的的感慨。   “这是在高邮湖与邵伯湖两湖之间的新民滩,采用手抛机搭载热红外相机在夜间对高邮助剂厂及周边环境进行的遥感监视,可以看见4

遥感技术为环境污染监测保驾护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卫星或飞机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广泛  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监

全国PM2.5监测网建成 国产高精仪器显威力

   为了让数据“好看”一些,有城市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围实施“精准治理”,如车辆禁限行、清扫车重点洒扫……不久前曝出的多起弄虚作假事件,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蒙上了“阴影”。  雾霾监测数据到底准不准?“随着技术和设备进步,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归国家,监测数据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日前,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

遥感技术: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前不久,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说明我国的遥感技术与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

港媒关注内地利用卫星监测大气污染 可探测分布情况

  港媒称,北京的一位环境学家表示,内地建成的由卫星遥感和地基遥感激光雷达组成的颗粒物遥感监测网络将提高首部周边环境监测读数的准确性。  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8日援引《科技日报》报道,在最近的一个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上,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李倩博士说,北京的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国内主流环境卫星的

空气质量数据为何被质疑

   生态好不好,不仅要看监测数据,更要看实际感受。当有人发现环境监测数据并不符合自己实际感受时,就会觉得数据“掺水”。那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  这些年,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显著成绩,空气质量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0年初环保部门仅公开4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现在已经实现24小时

空气质量数据为何被质疑

  生态好不好,不仅要看监测数据,更要看实际感受。当有人发现环境监测数据并不符合自己实际感受时,就会觉得数据“掺水”。那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  这些年,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显著成绩,空气质量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0年初环保部门仅公开4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现在已经实现24小时实

构建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区域污染立体监测体系

  现在我国大气污染已从煤烟型进入复合型污染时期。大气复合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氧化性增强、细颗粒物浓度升高、大气能见度显著下降、环境恶化趋势向区域蔓延。自2012年来,我国中东部,尤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爆发的灰霾污染,就是典型的大气复合污染。大气复合污染已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

首发星高分一号以应用为任务重心

  12月30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的首发星高分一号正式投入使用。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这对于促进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国产化,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关怀下孕育而生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推进,人类仅凭眼见、耳听的感知已不能满足对信息的

环境保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1月31日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王业耀介绍国家环境监测工作进展情况,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三人共同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全国整体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刘友

治理雾霾有“数”了

  两会伊始,很多人关心北京忽晴忽霾的天气。3月3日有一则重要消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成因报告出台。笔者认为,新建的监测网络能摸清雾霾的底细,意味着治理责任可以分解落实了。  简介一下,这份报告首先指出,燃煤的重工业是祸魁——2000多名专家历时两年,借助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精细地量化描述了大气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有效治理工业无组织排放

  工业颗粒物排放作为雾霾的重要成因,如何使其得到有效控制治理,成为迫切需要攻关的命题。   记者近日从科技部获悉,科技部编制的《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汇编》介绍了72项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120余项代表性成功案例,包括袋式除尘、电除尘等有组织排放控制技术以及以生物纳膜抑尘为主的无组织排放

河北开展立体化环境监测 遥感“天眼”弥补监管短板

  今后,河北省将利用“天眼”——国家环境一号A、B、C3 颗卫星,全方位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实行立体化环境监测。   河北省环保厅与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近日签署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应用合作协议。河北省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 天地一体化”立体全覆盖监测省域的省份。   河北省环保厅党组

河北利用环境卫星开展立体化监测

  今后,河北省将利用“天眼”——国家环境一号A、B、C3 颗卫星,全方位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实行立体化环境监测。   河北省环保厅与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近日签署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应用合作协议。河北省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 天地一体化”立体全覆盖监测省域的省份。   河北省环保厅党组

突破传统 新式“激光针”实现雾霾无盲区垂直立体探测

  在黑色的夜幕中,一束激光如同一根闪亮的金针直插天空。“这就是我们的‘大气探针’,可以实时监测从地面到10公里高空范围内的雾霾分布并分析其成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专家张天舒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空气污染探测中的“新式武器”——激光雷达。  一根根“激光针”从平原、山脉、海

陈良富:要控PM2.5 先调经济能源结构

  最近,我国多个省市遭遇十面“霾”伏。为何会突然间“蹿”出如此多的污染物颗粒?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雾霾的形成机理?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   基于对遥感卫星统计数据的长期观测与分析,陈良富认为,除了排放源外,静稳天气、水汽、浮尘是

未来数月雾霾频率或越来越高 环保执法仍处弱势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挨着黄金周的尾巴打响了。直到10月11日,持续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结束。然而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将再次遭遇雾霾天。饱受雾霾困扰的人们不禁要问:今年雾霾天为何来得这么早?这些年治理雾

陈良富研究员:要控PM2.5先调经济能源结构

  最近,我国多个省市遭遇十面“霾”伏。为何会突然间“蹿”出如此多的污染物颗粒?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雾霾的形成机理?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  基于对遥感卫星统计数据的长期观测与分析,陈良富认为,除了排放源外,静稳天气、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

环境监测领域十大“神器”盘点(上)

  导读: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向好发展,而对于对于投身环境保护工作地环保工作者来说,一款有效的环境监测仪器对环保工作的开展作用极大。对此,小编根据网络上的信息整理出了环境监测领域十大“神器”,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  3D可视激光雷达  环保李沧分局采用新的环保执法“神器”——“天眼”3D可视

环首都雾霾时长创纪录 应急措施缓解污染增幅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26日召开发布会称,于26日晚结束的此轮重污染过程,共持续7天,时长创纪录,超过了去年1月份曾出现过的大范围重污染过程,呈现出来势快、时间长、范围广、程度重的特点,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来自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日常生活排放等。   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

中国用天空上的“眼睛”监测空气污染状况

  中国26日成功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如同安在天空上的锐利“眼睛”,将和其他卫星一起,帮助科学家从空中监测大气污染。   出席正在北京举行的第35届环境遥感大会的科学家透露,中国正加强对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对中国、美国、欧洲的卫星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环保部:疑似秸秆焚烧致中国入秋大面积重霾

  中国环境保护部18日在北京通报,近两周在20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污染防控形势严峻。就在15-17日,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刚刚经历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大范围雾霾。  5日至17日,环保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统计显示,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北京、上海、福建、广东、西藏等11省(区、市)未监测

灰霾污染或致粮食作物减产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导致环境空气质量日趋下降,空气污染越发严重,全国多个城市深受“霾伏”影响,这已经成为区域或全国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但是,目前对霾污染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体健康领域的研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比较匮乏。近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

白春礼: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客人民网,介绍了中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了如何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等问题。  主持人:今年中科院要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白春礼:2017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整合中科院在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的研究所的力量,紧紧配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建设好北京上海这两个

中东部98万平方公里空气污染

  天津:大型钢企顶风排污 2月24日,在天津市津南区,某大型钢铁企业渣石存放点(右侧)在排放烟雾。当日,连续多天被雾霾笼罩的天津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发布III级(黄色)重污染天气预警。依照规定,预警发布后,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应当限产,工地土石方作业停止,垃圾、秸秆等废弃物焚烧也被禁止。然而

环保部:秋冬季节面源污染重

  部分地区违法焚烧秸秆现象仍然屡禁不止,10月黑龙江、吉林、河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6省(区)火点数最多  11月15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公布了今年10月份全国秸秆禁烧工作情况。10月份,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和各地报告的现场巡查检查结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7省(市)

“三管齐下”缓解秋冬季雾霾

  尽管雾霾本身是个复杂多源的问题,但其在我国秋冬季高发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缓解我国秋冬季雾霾,还得从这个季节的秸秆焚烧与取暖燃煤排放这两大排放“元凶”说起……  烧秸秆与“烧”暖气 两大季节性污染源  雾霾有典型的季节性,从夏季进入秋冬季明显高发。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排放源在秋冬季增加或

雾霾治理持久战:污染规模和复杂程度少有

  25日,北京市PM2.5小时平均浓度为3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霾橙色预警继续拉响。   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今年首个霾橙色预警。截至25日10时,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有58个城市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23个城市为严重污染。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范围、长时

多种信息技术各显身手 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

  APEC领导人会议召开期间,“蓝天”让很多市民“恋恋不舍”,而现在无论是环境质量的监测监控,还是对环境事件的预警预报,无一不是借信息化手段之力。  为此,记者对APEC会议期间的环境监管部门进行了走访。进入北京市怀柔区环保局,记者就注意到了扬尘监测车。据了解,这是怀柔区环保局在APEC期间专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