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超家族的基本信息介绍

已发现了几十个I-超家族芋螺毒素(I-CTX),该家族毒素比一般的芋螺毒素要大,并且成熟肽超变异。I-超家族芋螺毒素通常由33~4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4对二硫键。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每个芋螺毒素均有单一的mRNA编码,原始翻译产物是它们的蛋白前体。前体通常由N-端的信号肽,中间的Pro区和C-端的成熟肽组成。Buczek等对I-超家族芋螺毒素的cDNA序列分析发现其家族成员之间的信号肽序列同源性很低,按信号肽序列可将之分为I1和I2两组。第1组I1-超家族芋螺毒素可视有无翻译后修饰分为A、B两类,其中A类芋螺毒素的C-末端倒数第3个氨基酸一般为Phe、Leu或Met,都是D型氨基酸,B类芋螺毒素的信号肽和pro区与A类的较为相似,但其成熟肽的长度比A类的短,而且没有翻译后修饰。第2组I2-超家族芋螺毒素没有pro区,而在其前体的C-端有一段约6~13个氨基酸的序列。......阅读全文

关于I超家族的基本信息介绍

  已发现了几十个I-超家族芋螺毒素(I-CTX),该家族毒素比一般的芋螺毒素要大,并且成熟肽超变异。I-超家族芋螺毒素通常由33~4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4对二硫键。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每个芋螺毒素均有单一的mRNA编码,原始翻译产物是它们的蛋白前体。前体通常由N-端的信号肽,中间的Pro区和C-端

关于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分析介绍

  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cDNA序列分析发现,它们的信号肽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而前体肽序列在同一家族中也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成熟肽区则显示超变异性,但是各家族的二硫键骨架结构仍然相对保守。但就整个A-超家族芋螺毒素来说,它不像其他超家族芋螺毒素具有完全相同的二硫键骨架结构,在其三个家族中,α-芋螺毒

关于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分布介绍

  α-芋螺毒素是A-超家族芋螺毒素中分布最广、丰度最高的家族,它们是一些12~30AA的小肽,通常含两个二硫键,有20种α-芋螺毒素的一级结构得到了确证,分别来自不同的芋螺种。α-芋螺毒素是神经或肌肉乙酰胆碱受体的抑制剂。而一种芋螺中同时可能含有6种以上的α-芋螺毒素,其靶位分子均为nAChR受体

关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基本介绍

  该家族成员胞膜外部分均具有一个或数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已知,属于IGSF成员的细胞因子受体的IL-1RtI(CD121a)、IL-1RtⅡ(CD121b)、IL-6Rα链(CD126)、gp130(CDw130)、G-CSFR、M-CSFR(CD115)、SCFR(CD117)和PDGF

关于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应用介绍

  A-超家族芋螺毒素能选择性阻断nAChRs的某种亚型,使它们可作为鉴定nAChRs及其亚基的有效工具。如:α-CTxMI能特异性结合肌肉型nAChRs的α1δ亚基,而α-CTxMII选择性作用于神经型nAChRs的α3β2亚基。在药理学方面,A-超家族还作为镇疼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Livett等

关于类固醇受体超家族的简介

  类固醇受体超家族是指一类与类固醇激素结合并介导其效应的胞内受体。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甲酸受体、维生素D3受体等。通过激活基因转录起作用,其DNA结合结构域都含有2个Cys2/Cys2型锌指模体,可识别DNA上的激素应答元件。

关于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简介

  A-超家族芋螺毒素主要包括α-、αA-和κA-芋螺毒素,通常由10~30个氨基酸组成,含有两对或三对二硫键,且含有两对二硫键的α-家族芋螺毒素都是按照1-3,2-4的配对方式形成loop框架的。因为只有这种配对方式才能够使多肽分子骨架形成“ω”形的稳定的二级结构,才是多肽毒素分子热力学最稳定的构

超家族的定义

中文名称超家族英文名称superfamily定  义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但相似性较少的一组基因或蛋白质。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关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的简介

  1.NGFR超家族的成员属于该家族成员,除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ervegrowthfactorreceptorNGFR)外,还有TNF-RⅠ(CD120a)、TNF-RⅡ(CD120b)、CD40、CD27、T细胞cDNA-41BB编码产物、大鼠T细胞抗原OX40和人髓样细胞表面活化抗原Fas(

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的功能介绍

中文名称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英文名称cytokine receptor superfamily定  义配体为细胞因子的细胞表面受体。如干扰素、促生长素、催乳素以及通过Jak-STAT途径起作用的受体。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通信与信号转导(二级学科)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相关介绍

  在Ig的每个结构域中,都是由70~110个氨基酸组成的紧密折叠的结构。后来在很多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中也都发现有类Ig结构域的存在,这些结构同Ig抗体一起构成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 superfamily,IgSF)。IgSF的大多数成员是整合膜蛋白,存在于淋巴细胞的表面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介绍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证实肿瘤坏死因子蛋白同系物超家族存在着29个不同的受体(图1)。这些受体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群体:  第一类受体是在胞质尾区包含死亡结构域(DD)。通过配体与相应的包含死亡结构域的受体结合可以招募胞内含有死亡结构域的受体,例如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MORT1)和TN

核受体超家族的基本介绍和功能

核受体超家族(nuclear receptor superfamily)是一组配体(包括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蜕化素、9-顺式和全部反式视黄酸、甲状腺激素、脂肪酸、氧化甾醇、前列腺素J2、白三烯B4、法呢醇代谢产物等)激活的转录因子家族,通过在信号分子与转录应答间建立联系,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

受体超家族的功能特点

中文名称受体超家族英文名称receptor superfamily定  义具有相似的结构或者具有相似的信号转导模式的某一类型受体的集合体。按照其中各个成员结构相似程度又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亚家族。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信号转导(二级学科)

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的相关介绍

  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haemopoieticcytokinereceptorsuperfamily)又称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ytokinereceptorfamily),可分为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erythropoietinreceptorsuperfamily,ERS)和干扰素受体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的受体超家族的相关介绍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证实肿瘤坏死因子蛋白同系物超家族存在着29个不同的受体(图1)。这些受体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群体:  第一类受体是在胞质尾区包含死亡结构域(DD)。通过配体与相应的包含死亡结构域的受体结合可以招募胞内含有死亡结构域的受体,例如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MORT1)和TN

关于白喉的基本信息介绍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2022年7月3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一名2岁儿童确诊白喉,4日,一名6岁儿童确认为

关于腹水的基本信息介绍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ascites)。腹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腔积液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

关于补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不耐热,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导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可通过三条既独立又交叉的途径被激活,即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关于多肽的基本信息介绍

  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叫多肽。

关于斜视的基本信息介绍

  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关于胆红素的基本信息介绍

  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胆红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关于唇炎的基本信息介绍

  唇炎是发生于唇部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根据病程分类有急性唇炎和慢性唇炎;根据临床症状特征分类有糜烂性唇炎、湿疹性唇炎、脱屑性唇炎;根据病因病理分类有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腺性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梅-罗综合征、光化性唇炎和变态反应性唇炎等。

关于紫绀的基本信息介绍

  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临床表现,俗称为发绀。全身皮肤、黏膜均可出现发绀,但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鼻尖、舌、颊部等处较明显。

关于梅毒的基本信息介绍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关于白介素的基本信息介绍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关于阿糖胞苷的基本信息介绍

  阿糖胞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9H13N3O5,临床上主要作为细胞S增殖期的嘧啶类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干扰细胞的增殖。  基本信息  化学式:C9H13N3O5  分子量:243.217  CAS号:147-94-4  EINECS号:205-705-9

关于咯血的基本信息介绍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应与口腔、咽、鼻出血以及呕血相鉴别。

关于流感的基本信息介绍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

关于乳突炎的基本信息介绍

  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乳突炎性病变虽继续发展,而全身及局部症状却不明显,以致不被发现,称隐性乳突炎。急性乳突炎如不能得到控制,炎症继续发展,可穿破乳突骨壁,引起颅内、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