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海归占三成

日前,国际专业招聘机构瀚纳仕发布报告称,中国医药行业需要引进大量研发领域的海归人士和国际人才。其中,临床研究经理、生物统计学经理、生物学专员、区域销售经理以及战略营销经理成为该领域需求度最高的职位。 近年来,不少医药“海龟”选择上岸,越洋回国。业内专家透露,目前,全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有100余万人,其中30%是近几年从海外归来的精英。 作为一名医药领域海归,刘晓忠在北京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和多家美国制药公司有过生物医药开发和研究经验,曾经在美国知名制药公司担任要职。已过不惑之年的他选择回国创业,落户湖南长沙。 刘晓忠表示,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为自己的创业带来了机遇:“一个湖南相当于好几个欧洲国家市场,况且我有信心制造出好产品,市场自然不是问题。”市场大、机遇多也成为医药领域海归选择回国的重要原因。良好的政策、国家的支持也吸引着医药领域海归回国。 如何本土化、尽快融入新环境,成为海归回国后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对于从事......阅读全文

-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海归占三成

  日前,国际专业招聘机构瀚纳仕发布报告称,中国医药行业需要引进大量研发领域的海归人士和国际人才。其中,临床研究经理、生物统计学经理、生物学专员、区域销售经理以及战略营销经理成为该领域需求度最高的职位。  近年来,不少医药“海龟”选择上岸,越洋回国。业内专家透露,目前,全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有100余

FT:在中国生物科技业打拼的海归

  当2001年杜莹(Samantha Du)带着创建一家制药公司的使命回到祖国时,她的举动似乎像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她放弃了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她在那里已经生活了12年,先是读博士,后来在辉瑞(Pfizer)工作,期间不断获得晋升。回到中国,当她设法自己创业时,她反倒感觉自己像一个外国人。  最糟

雄安瞄上了海归-海归盯上了雄安

  作为未来宜居宜业城市发展样板和疏解非首都职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成立一年多的雄安新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海归也选择雄安新区作为创业之地。  雄安新区成立一周年  变化悄然发生  在全面投入使用的“雄安基建第一标”——市民服务中心内人流如织,京东无人超市里人头攒动

雄安瞄上了海归-海归盯上了雄安

       雄安新区越来越成为海归关注的热土,在7月1日举办的“国学双语成果转化及产业合作研讨会”上,举办“中外青年中西文明雄安论坛”成为本年度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的重点任务,众多海归参与其中。邓啸林 摄       这是2018年6月16日,在雄安新区市民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打造中国生物医药孵化平台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地处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周围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0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130多家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科学仪器、图书情报信息、科研成果资源非常丰富,创业环境独具一格。   2004年4月,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一千万,

生物医药(1)定义

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 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 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产业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层出不穷,相关人员只有相互学习,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医药市场比重仅为5%-生物医药发展亟待提速

  中国生物制药的比重相对世界水平较低,发展亟待提速,在刚刚落幕的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生物制药领域研究专家指出。   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重心正在逐步从小分子化学药转向大分子生物药,后者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从2006年的13%攀升至2010年的17%。   虽然中国政府将生物产业确定

高校“海归”如何适应“淡水”生活

有人感叹,怎么有些人在国外颇有成就,一回到国内就难有作为呢 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7.5万人。“海归”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加入到高校教师和科研队伍中。然而,尽管一些高校不断采取新的政策和措施保障“海归”人员的科研、教学

海归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我们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不是老跟在别人后面。”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博士回国后的感言。    2003年,作为中国农科院的引进人才,黎志康及4位同事从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回国。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代表中国,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国

变革时代的生物医药发展—聚焦中国生物医药高层峰会2015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正经历着非常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生物医药领域2014年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速13.95%和11.82%,成为为数不多的远超GDP增速的行业之一。到2015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5—1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保持12%—20%左

迈向生物医药色谱新时代第13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会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1年5月6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延边大学融合学院和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任会议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任会议主

光谷生物城新添海归药企-研发人员曾获诺奖提名

  12月8日,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公司在汉正式投产,这是光谷实行“引智计划”以来,首个在光谷生物城开工生产的“引智”企业。  该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投资方之一的美国华世通公司的修饰蛋白质生物药、非自然氨基酸技术全球领先,其研发人员分别获得诺贝尔提名奖。  今后,中美华世通将在上述两项技

-生物医药产业财富前瞻

  在刚刚结束的2014上市公司年中报告中,生物医药行业凭借61.45%净利润增长率排名第四位。  而与之相悖的则是创业板的生物医药公司,纷纷在中报的数据里面露尴尬。  43家创业板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有9家企业面临净利润预降的危机。  智飞生物(300122,股吧)的预降幅度15%左右,向来在行业内

海归斩获资源-多方迎来人才

   2018年4月17日,“业达杯”2018(第四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宣布启动。本届海归创业大赛的新亮点是参与更广泛、奖励更丰富、服务更深入。   海归通过大赛   展示实力发现不足   一份海外高校的学位证书代表海归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海归在国外所获得的众多荣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

新时代海归的光荣与梦想

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最高可获50 万元支持资金。   前三代海归致力于改变中国的旧面貌,第四代海归以探索国家现代化为己任。如今,以实现中国全球化为使命的第五代海归,正在彰显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观——   11月4日,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海归”报国路-越来越通畅

  【“归国潮”透视】  经过一番犹豫和比较,王立铭离开工作生活了8年的美国,回到国内,选择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实现了他“回来做教授、开自己的实验室、做自己的研究”的梦想。  近年来,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越来越多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我国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截至2016年

-当国家大力唱赞“中医药”时,生物医药该何去何从?

  国家大力唱赞“中医药”  2月16日,CFDA通过官网披露:依据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2015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6年1月

谁为生物医药转化研发买单?

  最近赴药明康德公司参加生命化学奖获奖人聚会,听其研发副总裁陈曙辉博士介绍了公司最近推出的“Idea-VC-CRO”(创新思路-风险投资-研发服务)的轻资产新药开发服务,心头为之一亮。多年的科研成果应用转化难题看来有解了。   各届各级政府无不痛感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低下,反复呼吁产学研结合,大四兴

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多点开花

  编者按   2017年对于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来说是多点开花的一年,多个新药研发创里程碑式纪录。2017年也是中国的“新药元年”,在政策扶持下大批新药获批上市,中国药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刘昌孝为读者献上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春贺礼”

生物医药回顾-发展与反思并存

  2017年8月,全球迎来首款上市的CAR-T疗法,美国FDA批准诺华的Kymriah用于25岁以下复发难治性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紧接着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中国生物医药CMO产业艰难前行

  2006年回国创办生物医药CMO(委托制造提供商)的黎志良曾一度 “孤单地享受着幸福”。因为他和他的团队投身CMO产业时,国内的同行寥寥无几,许多药企仅把CMO当作副业。   而如今,这一现状正悄然发生变化。   今年6月,国际著名CMO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张江大张旗鼓地建设新的CMO

青岛生物产业园:-开启生物医药大时代

青岛蓝色生物科技产业园   近日,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生物中心以及医药生产企业、研发机构、CRO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国际机构、国际组织等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打造中国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示范性功能园区”为主题,共同探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   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

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率仅5%-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一边是科学家创新成果找不到转化出路,另一边是企业家找不到好的项目。”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球华人科学家创新转化30人高峰论坛上,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客座教授、美国CST亚太总经理董增军表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忽视市场实际和创新原则,跟随性研究比重大;二是院企合作不足,未形成资

复旦MBA“海归”申请增三成

  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MBA招生落下帷幕。今年是复旦管院在全国商学院中率先实施“全面预录取”政策的第一年。值得一提的是,拥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申请较去年增加了三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走高,大陆市场日益受到全球企业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市场上抢占先机,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共

菲律宾计划为“海归”提供优惠待遇

  为吸引人才,菲律宾政府计划为海外菲律宾科学家提供经费,帮助他们建立实验室。但人们对这一努力褒贬不一。 【《自然》相关报道】  一些菲律宾研究人员为该计划喝彩。该国政府表示,需要把菲律宾科学家“带回家”,以解决该国一些最紧迫的问题,比如减缓气候变化。  另一些人则认为,资源应该向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

我们调查了99+海归博士,发现……

顶尖帅才面向群体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相关待遇国家、省市、学校待遇及配套,一事一议领军将才面向群体在国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相关待遇(1)科研启动经费一事一议,教授(事业编制),博导资格(研究生指标定向支持);(2)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围

中科院海归教授最新Virology文章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孙兵研究员90年代曾在美国NIH做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之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免疫学专业,回国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通讯作者已发表了多篇SCI文章。近期其研究组针对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展开了甲型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性全人抗体的研究,

“最大规模海归潮”引发热议

   中国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留学人员回国,现在有40多万要回来,就是最大的回国潮,我很喜欢‘潮’这个概念,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  留学回国潮的动力  “潮”的本来意思,是指海水受日月引力定时涨落的现象,较多的引申意义是趋势和时尚。留学回国潮,自然

07八成海归就业首选北京

《中国07海归人才现状调研报告》发布 八成海归就业首选北京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研报告》6月23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海归人员将北京定为首选工作城市。 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慧博研究院采集了有效企业样本452个,有效海归人才样本1216个,针对海外留学人员群

上海部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记者15日从上海市政府官网获悉,最新一期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就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4版)》。   会议指出,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攀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龙头和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创新能力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