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檀栋等: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它的环境变化,对整个地球,特别是欧亚的环境、生态系统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最近,中国科学院组建了“西藏创新集群”。经过100多位国内外专家两年多的努力,在广泛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为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指导。 青藏高原地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地域辽阔,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以及新疆、甘肃、四川、云南部分地区,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从青藏高原向周边扩展的延伸高地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构成全球独一无二的“第三极”的主体骨架,也是地球独特的寒旱高极。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亚洲正经历着许多环境问题,青藏高原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人们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阅读全文

姚檀栋等: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它的环境变化,对整个地球,特别是欧亚的环境、生态系统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最近,中国科学院组建了“西藏创新集群”。经过100多位国内外专家两年多的努力,在广泛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

研究人员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与环境变化的奥秘

  8月8日~31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分队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从青海湖区湿地、可可西里无人区到索南达杰保护站,探寻了长江、黄河源头,全程6000多公里,最高海拔5000米。在有人干扰和无人干扰的环境下,科考队员每选定一个考察点,都要做同一件事——放鼠夹、布鼠笼、安鼠套,

青藏高原冰芯库:研究第三极气候环境变化的钥匙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监测亚洲水塔的动态变化,是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之一。而采集冰芯等冰雪样品,是其重要手段。位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的青藏高原冰芯库,好比是研究第三极气候环境变化的钥匙。  记者跟随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走进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水储量变化知多少

   青藏高原是全球山地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布特拉河、恒河及印度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及中亚等区域的居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提供丰富水资源,因此,被誉为“亚洲水塔”。同时,青藏高原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保护屏

青藏高原所发现森林更新可以记录青藏高原冰川变化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多条大河(雅鲁藏布江、长江、印度河等)提供了水源。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到达,高原地区的冰川观测资料不仅少,而且时间也很短。数据匮乏限制了人们对长时间尺度上(几十-几百年)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在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  如果这个季节去西藏,站在拉萨河谷,可以看到两侧山坡上的青草已经长到了山顶,回到30年前,人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构成全球独一无二的“第三极”主体骨架,也是地球独特

青藏高原所在青藏高原物候变化研究中获新进展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的通讯论文No evidence of continuously advanced green-up dat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decade。论文

青藏高原冰冻圈状态与变化研究获进展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研究关键地区之一,具有全球变化研究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目前,观测资料的缺乏是青藏高原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综合使用可靠的原位观测、遥感测量及改进的数值模式对于青藏高原冰冻圈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研究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梅

香山科学会议讨论青藏高原与气候变化

  香山科学会议第450次学术讨论会日前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就“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展开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原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并影响中国东部的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时空差异

  气温是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研究其变化和波动可以阐明新的气候模式和趋势的形成。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魏彦强博士、方一平研究员选择青藏高原中国区域以及周围海拔3500米以上海拔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一个广义的温区高程模型(GTEM)来评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时空差异的趋势。  

“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启动

  3月25日,国家973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在京启动。项目选择我国沙漠化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将沙漠化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相结合,旨在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介绍说,青藏高原是我国第

青藏高原升温2°C径流变化及影响获揭示

  1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发布消息称,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汪涛及合作者利用观测数据约束了地球系统模式对降水和径流的未来预估,绘制了包括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湄公河、长江和黄河等主要河流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分布图。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升温2°C情景下,青藏高原将持续变湿,

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及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东南俯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事件不仅塑造了当今亚洲的地形、地貌,还改变了高原南、北的气候系统,影响着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尽管青藏高原中部作为高原原型已有众多研究,但学术界对青藏高原中部的高程变化认识尚存较大争议。  近日,中科院植物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海拔5000m以上陆地面积虽然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2000,但却是全球1/3陆地平均径流的源头,尤其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和雪盖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孕育着世界接近10%的人口。高海拔冰冻圈的变化直接影响相关河流,进而给河流影响区域的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无法预料的影响。  观测资料

全球气候专家聚集西宁-研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作为全球气候启动器,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7月12日至13日,全球气候专家、学者聚集青海省会西宁市,共同研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等课题。   研讨会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作了《应对气候变化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主题报告。她指出,青藏高原是

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

  记者27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槐研究员与合作者综述了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指出草地可持续管理、生态工程和绿色技术发展,将抑制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维持青藏高原的碳汇功能。这一科研成果于当日在国际期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专业评审组人员名单

关于公布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专业评审组人员名单的公告根据相关规定,现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专业评审组人员名单公布如下(按姓氏比划排):王开存、宇如聪、李国平、李跃清、杨

青藏高原过去两千年气候如何变化?最新研究揭示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持续高温引发高度关注,而对全球气候有重要且深远影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及其变化,更是科学家们长期聚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两千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段,这期间青藏高原气候如何变化?什么时候最温暖?什么时候又偏冷?

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纯揭示了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以Southern Himalayas rainfall as a key driver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monsoon aerosols over the Tibet

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

青藏高原巨大的抬升地形可接收大量太阳辐射,形成独特的热力干扰源,对区域大气循环和亚洲季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热力作用主要通过地表和大气之间能量和水分的交换过程实现。然而,青藏高原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复杂多样的下垫面状况,使得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前沿对话|气候变化威胁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对下游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的生存发展有深远影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也是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       8月15日,一篇题为《气候变化威胁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Climate change threatens terrestria

青藏高原地面有效辐射变化对表层土温的影响

  地表有效辐射为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它是地面通过长波辐射交换而实际损失的热量。有效辐射的大小随地面温度、空气温湿度及云量而变化,可以作为地面最低温度及霜冻预报的重要依据。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在东亚甚至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已是公认事实,该区有效辐射与净辐射的量级基本

油菜“替身”更适应环境变化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油料作物,比欧洲油菜更耐高温、干旱和疾病。这项突破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刊登于4月《自然—生物技术》上。  一片黄花盛开的油菜地往往意味着北欧夏季的开始。然而,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夏日里蓝天白云下的金色田野可能会成为一个怀旧的记忆。不过,一种看起来

叶绿素仪观察植物生长环境变化

    叶绿素仪是农户门经常用到的一款仪器,也是一款便携式植物生理检测仪器,它能快速测量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并记录保存测量的数据结构,方便工作随时进行野外作业。同时对指导农业生产指导氮肥使用,提升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叶片叶绿素含量(Chl,uɡ/

深海环境面临气候变化威胁

深海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气候变化  据英国planetearth.nerc.ac.uk网站报道,最近研究发现,深海正遭受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而且情况趋于恶化。科学家呼吁对深海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  深海是指200米深处以下的海域,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的

为应对环境变化提供“金点子”

  日前,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未来地球研究信息中心、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在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揭牌成立,意味着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在资源环境科技领域决策咨询方面有了更“接地气”的智库,将为我国应对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提供重要的“金点子”。  记者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了解到,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

恒定湿热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工、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日益广阔,所经受的环境条件也愈来愈复杂多样。只有合理地规定产品的环境条件,正确地选择产品的环境防护措施,才能保证产品在储存运输中免遭损坏,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因而,电工、电子产品进行人工模拟环境试验是保证其高质量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人工模拟环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高寒串联湖泊变化机理研究获进展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第三极地区湖泊整体呈扩张趋势,特别是青藏铁路沿线,与铁路存在潜在汇流关系的42个大型湖泊(>100km2)中,有四分之三高寒湖泊(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面积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图1b)。  2011年9月,可可西里卓乃湖发生溃决,可可西里地区的四个主要高寒湖泊(卓乃湖、库塞湖

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影响与机制研究项目启动

启动会现场  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项目启动会于9月2日在北京举行。启动会由项目专家组组长郑度院士和首席科学家马耀明研究员主持。  启动会开幕式上,首先由“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领导秦大河院士、吴国雄院士介绍了全球变化专项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高寒串联湖泊变化机理研究获进展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第三极地区湖泊整体呈扩张趋势,特别是青藏铁路沿线,与铁路存在潜在汇流关系的42个大型湖泊(>100km2)中,有四分之三高寒湖泊(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面积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图1b)。  2011年9月,可可西里卓乃湖发生溃决,可可西里地区的四个主要高寒湖泊(卓乃湖、库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