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直击两大技术热点:CRISPR光活化技术诱导神经元分化

CRISPR-Cas9 和光遗传学这两大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在许多研究领域中发光发热。而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领衔科学家无疑要算上日本东京大学的化学家Moritoshi Sato,他曾开发一种光学开关蛋白:“Magnets”(磁铁蛋白),他们将其利用在光活化技术中,开发出光激活CRISPR转录体系,调节目标特定基因的表达。 近期Sato研究组成员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based photoactivatable transcription systems to induce neuronal”的文章,通过基于CRISPR-Cas9的光活化转录系统诱导了神经元分化,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Nature Methods杂志上。 2015年,Sato及其同事利用其磁蛋白创造了光活化Cas9核酸酶(paCas9)。他们首先将Cas9蛋白分成两个失活的片段构建出了paCas9。随后他们让每个片段连接一个Magnet蛋......阅读全文

胶质细胞向神经元转分化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研究获进展

  4月8日,《细胞》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通过CRISPR-CasRx介导的胶质细胞向神经元的转分化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完成。该项研究通过运用最新开发的RNA靶向CRI

我国科学家为青光眼帕金森症治疗辟新路

  CasRx通过靶向的降解Ptbp1 mRNA从而实现Ptbp1基因表达的下调。(中)视网膜下注射AAV-GFAP-CasRx-Ptbp1可以特异性的将视网膜穆勒胶质细胞转分化为视神经节细胞,转分化而来视神经节细胞可以和正确的脑区建立功能性的联系,并且提高永久性视力损伤模型小鼠的视力。(下)在纹状

基因编辑技术:让细胞“华丽转型再就业”

   青光眼和帕金森病是两种常见的由神经元细胞死亡而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据统计,全球因青光眼导致视神经节细胞死亡致盲的人数超过一千万;而近一千万的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半在中国。中国科学家日前的一项重要成果为治疗包括这两类疾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

上海生科院揭示决定人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determinant stages controlling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commitment to n

Cell Stem Cell十大热点文章(5月)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这一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

赛默飞世尔收购干细胞公司MTI-GlobalStem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在本周二宣布,它已经签署了收购干细胞产品公司MTI-GlobalStem的协议。此次交易的财务条款及其他相关条款均没有对外公布。  MTI-GlobalStem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Gaithersburg。这是一家私营公司,致力于开发和推广细胞转染、神经

一种新药为治疗亨廷顿舞蹈病带来希望

  日前,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罗氏制药的亨廷顿舞蹈病药物RG6042进入优先药物(PRIME)计划。也许,这个“迟来”的消息对Michelle Dardengo而言依然是个好消息。  自从1986年52岁的父亲Richard Varney游泳受伤后,Michelle Dardengo的生活就开始被笼罩

Cell Stem Cell八大热点文章(6月)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这一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

Nature:基因编辑新技术有望治愈基因缺陷病

  说起基因编辑技术,目前最火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了,从科研工具到癌症治疗,它的应用几乎可以涵盖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不过它的应用主要是在分裂细胞中。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阐述了Salk研究所(Salk Institute)研发的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创新型基因

Nature:基因编辑新技术有望治愈基因缺陷病

  说起基因编辑技术,目前最火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了,从科研工具到癌症治疗,它的应用几乎可以涵盖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不过它的应用主要是在分裂细胞中。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阐述了Salk研究所(Salk Institute)研发的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创新型基因

我科学家用CRISPR纠正癫痫致病突变

  编码Nav1.1通道α亚基的SCN1A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具有各种临床表型的癫痫,这与通道功能缺失或功能获得的对比效果有关。近期,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中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子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利用CRISPR–Cas系统将数字视频存储到一群细菌的基因组中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利用DNA(即生物学生命蓝图)作为合成原材料在活细胞外面存储大量的数字信息。但是如果他们能够诱导活细胞像大的细菌群体那样使用它们自己的基因组作为能够被用来记录信息并且随后在任何时间能够获取这种信息的生物学硬盘,将会怎么样?这样的一种方法可能不仅为数据存储提供全新的可能性,而且也可

人干细胞蛋白精确调控系统可有效模拟FOXG1综合征

  蛋白剂量水平将直接影响细胞命运决定和疾病发生。同一基因,如FOXG1,由于突变类型不同,会导致蛋白剂量差异,从而诱发多样化的症状。由于传统的敲除、敲降策略都难以精确调控蛋白表达水平,FOXG1综合征等类似蛋白剂量差异诱发疾病的研究进展缓慢。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分化可模拟人类早期发育和

Nature子刊:一个可诱导的、可逆的蛋白剂量精确调控系统

  蛋白剂量水平将直接影响细胞命运决定和疾病发生。同一基因,如FOXG1,由于突变类型不同,会导致蛋白剂量差异,从而诱发多样化的症状。由于传统的敲除、敲降策略都难以精确调控蛋白表达水平,FOXG1综合征等类似蛋白剂量差异诱发疾病的研究进展缓慢。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分化可模拟人类早期发育和

张锋、庄小威“现身”同1篇CRISPR论文,近期各1篇Cell

  5月27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基于RNA-适配子的双色CRISPR标记系统。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Siyuan Wang。值得注意的是,Broad研究所的张锋以及哈佛大学华裔女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庄小威都

科学无国界:李晓江团队醉心科学,研究成果论文一览

  2019年5月23日,埃默里大学发表声明称,“李晓江和李世华教授夫妇没有充分公开外国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他们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的范围,因此决定关闭其所在实验室。”与此同时,埃默里大学还解雇了李晓江和李世华教授夫妇,以及该实验室部分中国雇员,并要求他们30天内遣返回国。一时间国内外学术圈

Cell Stem Cell公布年度最佳论文 多篇中国学者成果上榜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Cel

Science子刊:GDNF与神经祖细胞机制,有望治疗脊髓损伤

  神经祖细胞(NPC)是脊髓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神经元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然而,受损脊髓中的有害微环境有助于在啮齿动物中进行NPC移植后观察到有限程度的恢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啮齿动物的脊髓微环境中,脊髓损伤诱导的Notch激活使得移植到它们体内的N

『珍藏版』瘦素的那些事儿

  1950年,Ingalls发现了一种“肥胖基因”(ob),它的突变可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Kennedy和Hervey分别于1956年和1958年发现了脂肪分泌的一种“饱感因子”,它能通过下丘脑控制动物摄食量,调节体重。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科学家通过定位克隆技术得到 ob 基因。ob 基因编码

Cell Res封面文章:新型三维基因组成像系统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新型三维基因组活细胞成像工具TTALE,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端粒缩短和着丝粒构象变化等衰老伴随的染色质结构改变的精准成像。此外,该研究发现了核仁区核糖体DNA拷贝数减少可以作为人类衰老的新型分子标志物。上述成果为在遗传和表观遗传水

研究发展出新型三维基因组成像系统

  4月7日,《细胞研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和徐涛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合作的题为Visualization of Aging-Associated Chromatin Alterations with an Engineered TALE System的研究

研究发展出新型三维基因组成像系统

  4月7日,《细胞研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和徐涛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合作的题为Visualization of Aging-Associated Chromatin Alterations with an Engineered TALE System的研究

携带帕金森疾病突变细胞有助于疾病研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基因编辑工具,将疾病相关基因突变引入猴源干细胞中,并成功地抑制了帕金森氏症患者经常会出现细胞生化异常反应。  文章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Marina Emborg教授说:“我们现在知道如何将一个单一的突变(点突变)插入到猴源干细胞中。”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

帕金森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帕金森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eurology:眼部疾病常见于帕金森症患者  DOI: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9214  根据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患有帕金森氏病的人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出现视力

张素春教授Cell Stem Cell:当细胞疗法遇上CRISPR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神经科学家们将一种遗传开关插入到了神经细胞中,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不影响任何其他细胞的设计药物来改变它们的活性。正在研究的细胞是可以生成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神经元,其发生缺陷是广泛运动障碍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  多巴胺是对协调运动至关重要的一种大脑化学物质。帕金森病标准疗

8篇最新Science研究论文揭示生命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1.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组蛋白修饰重编程  doi:10.1126/science.aaw5118  组蛋白修饰调节基因表达和发育。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了解决在人类早期发育中组蛋白修饰如何发生重编程,中国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颉伟(Wei Xie)课题组、郑州大学第

当“魔剪”CRISPR遇上干细胞,会撞出什么火花?

  自发现以来,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系统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者们操纵基因组的能力。近日,Cell杂志推出CRISPR特辑——Gene Editing in Stem Cells,用2个SnapShots、2篇综述以及7篇论文,回顾了近阶段基因编辑技术与干细胞之间“擦出的火花”。  Cell

清华大学首席科学家Cell Stem Cell发布lncRNA重要发现

  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在多能细胞中Divergent lncRNAs调控了基因表达和谱系分化。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17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清华大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沈晓骅(Xiaohua Shen)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2019年,你不容错过的帕金森干细胞疗法

  细胞治疗帕金森的的最初思路很简单:这种进行性疾病的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深处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的死亡引起的。随着神经递质水平的降低,出现典型的震颤、僵硬和运动缓慢。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用新的多巴胺生产器替代那些失去的神经细胞,来重振大脑与人体肌肉的联系,并改善人的整体运动功能。  但在大脑中,

Cell Stem Cell八大热点文章(10月)

  生物通报道:《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这一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