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青报:投入递增,何以我国基础研究依然尴尬

“一个30岁的人,如果是学艺术的,也许他已经成名,家财万贯;而一个30岁的研究人员,还处在知识的积累中。科学家都是‘苦行僧’,有信仰、有毅力方能成功。而成功的时候也许已经一把年纪了。所以不是还有部分科研人员为了快速成名,抄袭、剽窃吗?” 去年12月26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孙万儒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如此评价做基础研究的尴尬。 基础研究是激发原始性创新的源泉,是实现技术转化的原动力,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开始支持基础科学前沿的创新活动。同年又设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高技术研究。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稳定地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1997年,我国设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国民经济领域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nb......阅读全文

斑马鱼基础研究

近期,我们收到了很多小伙伴提交的文献奖励申请,其中,有2篇成功吸引了小编的注意,这2篇文章的内容都是斑马鱼研究相关的。我们都知道,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但是市面上针对斑马鱼的抗体却非常少,我们不仅有一百多种斑马鱼抗体,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定制生产。下面来看看这2篇文章吧。01标题:Sa

基础研究司围绕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赴杭州调研

  2017年12月16日至18日,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司长带领基础司一行赴浙江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和国家海洋局二所开展调研。了解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有关工作情况。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海洋局二所所长李家彪院士、浙江省科技厅周国辉厅长、之江实验室朱世强主任等分别陪同调研。 

基础研究司围绕面向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赴天津调研

   2017年12月4日至5日,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司长带领基础司一行赴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开展调研,了解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有关工作情况。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和校长钟登华,南开大学党委书记魏大鹏和校长龚克等分别陪同调研。   叶玉江司长一行参观调研了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

基础研究怎么补短板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对基础研究一直非常重视,不断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41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22亿元,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罗俊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尤其

国务院发文 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增加研发投入

  6月1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民生科技。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蓄力领跑:基础研究投入“看涨”

   10月10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对外发布《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多年徘徊在5%,这个数字被网友调侃为中国特色规律。那么,一个简单的数字是不是能够说明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全貌,这个数字背后又隐藏了什么

引领新常态的基础研究

  每年两会前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掌门人接受媒体采访已成为惯例。一贯低调的杨卫代表对于此次采访却非常重视,原因很简单:“国家对科学基金的投入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告诉纳税人,钱都用到哪了。”   交账是必不可少的。“2014年,科学基金全年计划安排各类项目资助金额247亿元,

注重基础研究 善于弯道超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一些领域的空白,还有一些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科技前沿。在充分肯定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

基础研究:激发创新不竭动力

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4倍,达历史最高值。 其中,“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增长了1倍,还首次建设了13个应用数学中心,在物质科学、

新药研发:基础研究谁来做

   不论是快速还是慢速的跟进者,拟开发的新药与上市药物或处于开发后期以及临床阶段的分子相比,应有一定的特点或者说区别,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谈及新药研发的过程,一位青年科研人员曾对我表示,新药研发的基础研究并不重要。他举例说:“花费很大精力,做一个结构复杂、合成不易的化合物,从药化的角度来看没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