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海洋国家实验室面向全球招聘科学家

“享受人才津贴每年100万—120万元,科研补助经费300万—500万元,生活津贴500万元”。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首席科学家蔡文炬教授受聘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首位“鳌山人才”领军科学家。这是海洋国家实验室面向全球引进海洋研究高端人才的一个重大举措。 正式启用一年多来,海洋国家实验室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理念,大力引进海洋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让人才成为科研引领重要支撑,目前已经形成20位院士、11位千人计划学者、41名国家杰出青年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组成的领军团队。 实施“鳌山人才”计划 为加快培养一批能引领海洋重大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关键技术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推动海洋国家实验室尽快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跻身全球科研机构前列。2015年11月,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鳌山人才”培养计划,首批17人......阅读全文

青岛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青岛集聚了堪称“国字号”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国独树一帜,在世界上也为数不多。如何发挥这支海洋科技“国家队”的作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新跨越,意义重大而深远。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打造海洋科研的“国之重器”

  探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 海洋国家实验室供图  6月的山东青岛即墨鳌山湾,草木初盛,碧波涌动,蓬勃如少年。紧邻海湾的一片现代化建筑,便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所在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试点中的国家实验室。  向海而兴

实现“海洋强国”目标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使出“洪荒之力”

  地球上大约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发展海洋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已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而这些自然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撑。22日下午,“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活动采访团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近距离参观了这个世界上第七大海洋研究机构。  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实验室 实现“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步入世界同领域先进行列

  提起海洋科研,就不得不提青岛,位于这里的海洋国家实验室,是海洋科技圈“大咖”中的“大咖”。在6日开幕的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到海洋国家实验室步入世界同领域先进行列。那么,海洋国家实验室到底牛在哪?  作为我国打造海洋科技的“国之重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成

海洋国家实验室东部园区: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东部园区施工现场。  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浪潮下,不断致力于海洋建设,加强海洋科技研发与海洋产业发展的互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我国现阶段唯一的试点国家实验室,在海洋科研创新领域,不断走向国际前列。目前,东部园区项目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充分依托近海便利条件

搭乘蛟龙号 完成我国首次南海海山剖面系统观察和取样

   第一步:实施“深海星空”探测计划,在重点海区投放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智能浮标,同时在马尼拉海沟、菲律宾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等构建实时立体多学科综合观测系统,点面结合,抢占深海探测的全球制高点  第二步:利用“蛟龙号”载人潜器、ROV(缆控无人潜水器)等移动平台对西太平洋—印度洋重点海区进行全面

海洋国家实验室:万米深海研究科考完成三大任务

  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深远海综合考察船“东方红2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万米深海研究科考任务。通过自主研发的海洋仪器装备,海洋国家实验室获得了诸多珍贵海洋观测资料,填补了多项海洋科研领域空白。   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吴立新表示,海

海洋国家实验室:万米深海研究科考完成三大任务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王宁 记者王建高)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深远海综合考察船“东方红2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万米深海研究科考任务。通过自主研发的海洋仪器装备,海洋国家实验室获得了诸多珍贵海洋观测资料,填补了多项海洋科研领域空白。  海洋国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海洋国家实验室:走在全国科技改革最前沿

  9月23日,CLIVAR2016年开放科学大会刚刚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落幕;26日,被称为海洋领域“G20峰会”的2016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论坛又在此开启。昔日荒凉的鳌山湾,正在成为全球瞩目的海洋创新高地。  2013年12月获批建设,2015年10月正

中国海洋国家实验室首次在南海实施深海载人科考

  “海洋国家实验室‘蛟龙’号共享航次”新闻发布会4月1日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举行。作为中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将于今年4月初首次参与“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并在中国南海首次使用“蛟龙”号实施深海载人科考。  海洋国家实验室学委会秘书长潘

“透明海洋”工程 通过立体观测系统获取海洋环境综合信息

  犹如对浩瀚星空的痴迷,人类对于海洋深处的探索也从未止步。静水流深,在广袤神秘的深海,海水的运动有着怎样的规律?海温变化如何影响气候?如何更加清晰地观测海洋的动态并进行准确的预报?  近日召开的“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让“透明海洋”的概念走近公众。“透明海洋”就是通过建立海洋立体观测系

山东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编者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发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对促进我国科学源头创新,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对两者的建设背景、理念、历程和功能定位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统一的认识。为此本报告着重梳理了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历程

港媒: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

  港媒称,作为国内着力建设的海洋领域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日前正式启用,将逐步成为连接全球海洋科技合作的平台。  在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之前,国内海洋科研力量隶属于不同部门,“碎片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海洋科技与经济向创新引领、质量效益型的跨越式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表示

中外合作开展南太平洋科学研究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景观图。资料图片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资料图片  2017年5月22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启用,为加强对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及其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提供科学支撑。  该中心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

吴立新院士的海洋传奇:忘记背后 努力向前

   喜欢流行音乐,着西装,戴眼镜,善直言,开朗,成果多,是人们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荣耀的背后,吴立新还有艰苦的成长记忆,勤奋的求学时光,执着的他乡寻梦,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老友的感激,对新身份的思索……吴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导学生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启用千万亿次超算平台

  12月15日,我国目前在海洋领域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正式宣布启用。它由浪潮集团为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设计构建,性能达每秒千万亿次。同时,海洋国家实验室还将联合浪潮等单位共同规划建设E级超级计算机(即百亿亿次超算,性能8倍于目前全球最快的神威 太湖之光),将服务于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海极地、海洋装

中国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发起“印太科学计划”

  记者9日从中国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举办的2017年第5期鳌山论坛上获悉,作为中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发起“印太科学计划”。  “印太科学计划”宗旨是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并为未来中国海洋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地质调查局

80岁管华诗:建设中国“蓝色药库”,退而不休

   1月29日,腊月二十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约定的采访由家里改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这都快过年了,您怎么还在实验室里?”记者关切地问。“有事干多充实,年前还有不少工作没干完。”80岁的管华诗看上去精神矍铄,笑呵呵地将记者迎进门。  海洋孕育着丰富的药用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蓝色药库”,开

美计划关闭海洋研究实验室引发质疑

  近日,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关闭一个历史悠久的海洋研究实验室的建议,遭到了科学界和当地国会议员的批评和阻拦。奥巴马政府表示,在财政紧缩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批评者指出,关闭北卡罗来纳州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实验室将危及重要的海洋研究。   Pivers岛上的NOAA实验室已经有

冲击国家实验室,9省份大比拼!谁将胜出?

  投资20亿,邀请19位院士“问诊把脉”。近日,河南省筹建黄河实验室的消息广受关注。 该实验室预计年内挂牌,河南省省长亲自“挂帅”担任理事长,旨在为冲刺国家实验室储备力量。与此同时,河南省还计划筹建同级别的嵩山实验室。 不过,冲击国家实验室,河南只能算是后来者。 仅

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为指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瞄准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

国内首个水下光学战略平台将启动

   今年5月底,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光机所)侯洵院士、副所长李学龙等一行人来到碧波环抱的青岛,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签订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要将双方在光学和海洋学领域的研究优势结合在一起。  经过6月底到7月的一系列建设方案、运行预算等研讨会,“海洋光学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追记海洋地质科学家秦蕴珊院士:向海洋地质进军

①2013年1月,秦蕴珊题字于青岛汇泉弯畔,科学与艺术 在山下分手 在山上会合。②2006年,秦蕴珊与陈丽容,青岛中山公园,樱花树下。③1994年,与博士们在一起。(前排自左向右:陈丽容、秦蕴珊、翟世奎、石学法;后排自左向右:姚德、阎军)2015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

海大和交叉中心合作建立海洋数学技术联合实验室

  11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交叉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海大”)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海大举行。会议现场  海大校长于志刚指出,海大和交叉中心合作建立海洋数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是学校依托海洋特色,通过学科交叉推动数学和海洋科学学科发展的新

我国科学家预测本世纪中叶酸化水体将覆盖整个北冰洋

  2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气候变化》提前在网上刊登了我国海洋科学家为主撰写的题为《西北冰洋酸化水体快速增长》的学术文章。  文章基于中国北冰洋科学考察的最新航次数据,结合多年的历史资料研究发现,过去20年西北冰洋海洋酸化面积在快速扩大,250米的上层酸化水体从1994年只占总面积的5%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发展之路

  刘秦玉教授在指导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八关山气象观测站  4月3日晚,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星光璀璨,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4~2015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此举行。当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王斌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时候,远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们为这位19

全世界超级炫酷的30座大学实验室(图)

  也许人们对实验室的印象还停留在显微镜、培养皿、穿着整洁白大褂的怪博士上,而有些地方却未必如此。一起来看看那些全世界让你亮瞎眼的超级炫酷的实验室吧!           密苏里科技大学:实验煤矿在这里,学生可

赤潮和淡水藻花治理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来自海洋研究所的消息,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俞志明等完成的“一种改性白泥及其在赤潮和淡水藻花治理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利用氨碱法制碱时产生的废渣治理赤潮或者淡水藻花的技术。所述改性白泥由白泥、无机絮凝剂和过氧化物组成,其中白泥

揭秘地球早期的有毒海洋:抑制复杂生命演化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一项新的早期地球生命研究中发现,硫化物含量丰富的水域可能延缓复杂生命形式的诞生,这一研究成果可适用于早期地球上存在的远古海洋中。在距今5.5亿至7亿年的地球海洋中,不仅溶解氧的含量较小,而且水体中存在“毒性”,这样的生存环境难以适应早期生命的演化,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地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