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细说未来科研流行新工具:科学无人机

“暴风雨”无人机——翼展3.2米,巡航速度75节——被设计用来在风暴中飞行。然而今年3月,在针对一个新项目的测试中,它却被安排在蔚蓝平静的天空中飞行。在地面,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C Boulder)博士生Maciej Stachura正在敲击一台平板电脑,为的是在手控起飞后,向飞机自带的电脑传输控制命令。而系统工程师James Mack始终把双手放在控制器旁,以防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名博士生Neeti Wagle则在仔细凝望天空,确保“暴风雨”不会和任何东西发生碰撞。 “暴风雨”此次的任务是找到发送模拟呼救信号的一个灯塔。“暴风雨”在空中盘旋,它的汽油发动机发出的特殊噪声让人想到这类飞机的俗名:雄蜂。科学界更常用的叫法是:无人驾驶飞行器(UAV)。 飞行时间已持续了约40分钟,UC Boulder的团队仔细观察着空中的状况,听着周围的声音,注视着“暴风雨”在晴朗的天空里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小......阅读全文

特朗普狠削科研预算,气候研究被砍近70%

  美国总统特朗普 3 月 11 日公布了新一年的联邦财政预算草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预算被砍 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被砍 13% ,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的预算缩水了 30% ——其研究气候变化科学的项目预算甚至丢掉了近 70% ......  NASA预算受影响较

六部委发文:加大民企参与国家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运营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制造业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满足民营制造业企业长期融资需求。进一步修改完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强化对小微企业贷款

无人机测大气 飞得准看得清

  伴随着一声“开始降落”的指令,在河北望都县农村环境研究站,新研制的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装备完成污染物监测和数据传输任务之后稳稳落地。  去年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痕量气体大气化学研究组协同多家单位成功开展了无人机大气立体监测系统实验。据项目负责人张成龙介绍,这一监测系统首次将低功耗

科学家首次利用无人机揭示海冰表面精细结构

  海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但目前对于大范围海冰表面形态的精细刻画仍存在诸多困难。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极地遥感研究团队博士生李腾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诺桑比亚大学及加拿大环境局有关专家合作,利用海冰无人机遥感数据,首次系统评价了无控制点摄影测量的精度分布,并揭示了海冰表面的精细结构特征。相关成果4

中关村发动科技创新引擎持续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①梦之墨液态金属打印机和它打印出来的电路。②商汤科技人脸识别技术。③有着“新材料之王”称誉的石墨烯。  北京,五四大街29号,在一片繁华闹市之中,曾为北京大学旧址的红楼傲然屹立。  90多年前,在国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时刻,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先驱们集聚在这里,高喊“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

59家单位获得86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 共6.07亿!

  8月16日,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继17号发布了2018年国家优青项目各单位的立项情况后,分析测试百科网今天又整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的立项情况和完整名单,结果供大家参考。  59家单位获得86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

2017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精彩纷呈

  5月19日,2017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正式启动,郭生练副省长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科技活动周开幕。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今年科技活动周主题为“科技强国、创新圆梦”。在开幕式现场,来自省直有关单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科研院所、武汉大学等在鄂高校和部分科

“空间信息网络”重大研究计划2014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12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公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然科

700多项高校“硬核”科创成果亮相工博会

   只需按下按钮,等待几分钟,就能喝到一杯不亚于大师级手法冲泡的好茶;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烹饪技巧,只需要一个智能厨房管家,让你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健康美食……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师生共同研发“智能茶艺机”“智能厨房管家”即将亮相。  在本届工博会上,700多项高校“硬核”

中科院沈阳分院举行公众科学日 首发多款智能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5月20日举行公众科学日活动,首次对外展示多款智能机器人。  当日,中国科学院在沈科研机构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在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举行,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出席并致辞。主要活动有免费开放60余个实验室、机器人展厅、海洋生物标本馆、海洋科普展厅等科普基地与场馆;组织30场院士专家科普报

黄大年:用生命铸就探地利器

   时代先锋   习惯是种可怕的力量。   好友马芳武总是习惯性翻开他的朋友圈,但再也看不到那些或激情澎湃,或充满诗意的文字;   助手于平遇到什么难题,总是习惯性想去找黄老师,但那个“戴着鸭舌帽的胖老头”再不会背着双肩包风尘仆仆出现在她们面前;   学生们晚上离开实验室时,总是习惯性看一眼黄老师

中国科协发布2015“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12月30日,中国科协公布2015“十大科学传播事件”。经过专家初选,网络投票和专家终评,最终评选出“十大科学传播事件”。以下为最后入选的10起科学传播事件名单。  (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  1.“阳光动力2号”中国巡游,公众直观体会未来能源应用  3月9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

中国创新的过去与未来:在火药的故乡对话“中国诺贝尔”

   时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听他讲述中国创新的过去与未来。  2018年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泽山凭借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院士60年致力火炸药研究,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使得

微型科学仪器:“小不点”大作用

  我们的常识中,科学仪器都是体积庞大的,至少也是如同家电般大小,才能够完成一些实验任务。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一些特定领域的需要,许多微型科学仪器也在人类的科学研究、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微型科学仪器的性能也是异常强劲呢!微型科学仪器的面世除了帮助人类更便捷

中国科技界科研攻关 为全球抗疫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中,中国科技界与各国同行携手,加强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行动——  高度负责任  在药物筛选研发方面,中国向世界公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药物筛选结果,法匹拉韦、

从“小发明”到“大科研”——中国科技创新“蛋糕”让世界受益

  中国科技创新的“蛋糕”越做越大,不仅让国人品到美味,更让世界尝到甜头。  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大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行列,科研创新进入黄金时代,便捷生活的“小发明”井喷,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大项目”频现。  政策、人才、市场联手烘焙出的中国科技创新“蛋糕”,也和全球合作,与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当选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院长格奥尔基(右三)与山东理工大学张铁柱校长(右二)以及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教授(右四)等合影。  又是一年春色好。3月27日,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颁发外籍院士证书暨山东理工大学—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据悉,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当选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国家进步,海外反响会怎样?杜祥琬分享感受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黄晓明扮演的陈鹏因成绩优异被领导告知“我们准备派你去最光荣也最危险的九所”。 “九所”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科学家们如何弥补产业缺失?科学家的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联?在没有人教你怎么努力让祖国更强大的时候,科学家们是如何选择的? 国家有进步,在海外的反响

光电子中国博览会介绍

  会议网址:http://www.photonicschina.org/  大会活动日程:http://www.cipeasia.com/428.html  2015年5月5日至7日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光电子中国(Photonics China

精准对症源头管控 大气治理如何深耕细作

  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重污染天气应对在京津冀地区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大幅减少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过程。其中,污染预测预报技术抓住了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黄金期,废气处理技术对重污染天气的治理功不可没。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有政策保障,要有措施落实,还要有科技支撑。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实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问:高分五号卫星有哪些技术特点?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如何应用?  答:高分五号卫星又称高光谱观测卫星,其优势是搭载了系列环境应用特色高光谱载荷,包括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探测仪、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

北师大“百进千”VR专场对接会举行 新一代计算平台将到来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5月17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百进千”对接会——VR产业政策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专项对接会暨京师信息文化节沙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  活动由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

呼伦贝尔:风吹草低见科技

   82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匡廷云研究了一辈子光合作用,当她第一次踏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时,她感到自己“回家”了。  日前,匡廷云以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签署了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议,从此这里正式成为了院士们的家。他们将与另外4位院士一道,在草牧业及草地生态、草

国产生态监测设备的“高光时刻”

  “多年以来,我们所研发的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且大多数性能指标与国际水平相当,部分甚至领先。”站在祁连山下黑河流域的试验示范点,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简称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李新指着布设在各处的国产监测设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着,言语之间,充满了欣

科技,让环保更精准

  核心阅读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一些技术成为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执法、灾害监测等能力。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情况、违法企业的偷排行为、高寒缺氧地区的水文资料……有了科技的帮助,获取这些以往看来难以掌握的数据成为可能。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那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现在

卫星遥感监测等科技让环保更精准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一些技术成为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执法、灾害监测等能力。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情况、违法企业的偷排行为、高寒缺氧地区的水文资料……有了科技的帮助,获取这些以往看来难以掌握的数据成为可能。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那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现在怎么样了?

一讲二十二年——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魅力课堂

   偌大的报告厅里,一位白发老先生缓缓登台,面向200多张略显稚嫩的面庞,弯腰鞠躬。掌声响起,一堂课开始了。  老先生名叫张祖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课程名为“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历届本科新生的基础课。这门课始自1997年9月,目前授课团队由6位院士、4位教授担纲。  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国务院:建设全面环境监测网络 鼓励发展国产环境监测设备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

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5〕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

书写新时代奋斗者的答卷——从黄大年到钟扬的时代启示

有了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国。近些年来,两个中国科学家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黄大年——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在毅然归国后的7年里,推动中国深部地球探测技术实现跨代飞跃;钟扬——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在生命的最后16年,扎根青藏高原,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