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记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

【人物档案】刘中民,1964年9月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201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中民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在应用催化领域,尤其是甲醇制烯烃技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20多年来,刘中民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36名、硕士研究生4名,发表研究论文262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34件、国外发明专利109件、PCT39件,授权发明专利国内115件、国外34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及大连市一等奖4项、石化联合会特等奖2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中国专利金奖、周光召应用科学奖、首届中国催化青年奖等奖励,被评为CCTV2013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提到烯烃,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其为何物?但说起矿泉水瓶、汽车轮胎、电线电缆以及各种塑料制品等,人们一......阅读全文

中科院大化所DMTO: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这样迈向产业化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Ⅱ)工业化技术”在北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何花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2010年8月神华包头项目开工现场。前排从左至右刘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俊武(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院士)、刘中民(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袁知中(新兴能源科技公司原董事长)。  2015年1月9日。北京。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2014年度国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咬定“煤制烯烃”不放松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装置  前不久,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荣获第七届周光召基金科技奖。  他获奖的理由是: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  甲醇制烯烃又称煤制烯烃,是以煤代替石油,先用煤制甲醇,然后用甲醇制取基础化工原料——烯烃。刘中民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煤制烯烃

如何唤醒睡在抽屉里的科研成果 与刘中民聊创新故事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让记者再次叩开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的房门。  这份有着若干政策“干货”的文件明确指出,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

刘中民院士:实现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技术产业化

  12月8日,获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研究员,因其在应用催化领域,尤其是甲醇制烯烃技术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被评为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喜讯。  烯烃,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名字,但说起轮胎,矿泉水瓶,各种塑料制品,薄膜,管材,电线电缆,您还会觉得陌生吗?是的,烯烃就是这么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如何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

  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并达成了二氧化碳减排的约束性政府间协议。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然而,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分析认为,2050年目标难以单纯依靠现有技术的累积性

煤化工“过热”:煤制烯烃还要不要发展?

  刘中民有点不明白了。  这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和他的团队所研发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刚刚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年初他本人还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奖状,这会儿,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在行业内就因为过热而要被“规范”了。煤化工行业是个什么发展形势,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近日,全国科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11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会上,刘中民作了题为“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的工作报告,介

煤炭企业成为生产防疫物资的“生力军”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口罩需求量急剧增长。为应对当前的形势需要,近日,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生产口罩原料,加入了这场抗“疫”战争。  煤炭企业成为生产防疫物资的“生力军”,也让业内意识到,在碳减排压力之下,从资源能源化向原材料化利用转变,成为煤炭行业的大势所趋。  “煤炭由能源向能源和原料并

大连化物所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我所刘中民研究员名列其中。名单中共有70名新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有9人当选。  刘中民长期从事煤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针对煤化工平台产品甲醇的转化利用,研制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开发了密相循环流化床工艺,作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能源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重要驱动力,在中国,能源安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更是日益凸显。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想要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煤化工的发展。  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化工行业当向“绿色”升级

  近日,“中科院-山东省绿色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院士专家科技行活动”在东营垦利区召开。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人们对污染的抵制和对绿色环保的需求,化工行业在市场导向的引领下,将不断地技术革新,向“绿色”升级发展。  “化学工业未来要逐步卸掉使用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沉重成本,必须大力研究和开发绿色化工,从

新疆天业集团-大连化物所催化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4月23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新疆天业集团共同组建的“催化联合研发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大连举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副政委李文毅、副师长衣庆焘,天业集团党委书记郭庆人,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副所长刘中民等20余人出席了仪式。   仪式由刘中民主持,张涛、郭庆人及李文毅分

我国首个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建

  中科院化物所  打造能源科研“国家队”  10月10日,中国首个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启动筹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科研基础还不成熟,如储能技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还有待突破。因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要

刘中民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11月4日,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我所刘中民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产业创新奖。   刘中民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刘中民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完成世界首次万吨级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工业性试验和首次工

大连化物所实现甲醇制烯烃失活催化剂积碳定向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叶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刘中民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失活催化剂再生研究中取得进展,实现了在高温下将失活SAPO-34催化剂中的积碳物种直接定向转化为活性烃池物种,提出了通过催化剂再生来调控MTO低碳烯烃选择性的全新

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向产业化迈进

  10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DMTO-Ⅱ)在北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这是DMTO-Ⅱ工业化技术全球首份许可合同,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新一

共商颗粒学发展前沿,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2020年10月24日,由中国颗粒学会、大同大学(台北)、台北科技大学主办的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海峡两岸知名颗粒学知名专家、学者,同时也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岳光溪、马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做大会报告。大会共有近千人

中科院大化所科研亮点频现 创新与突破并举

  近日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悉,由该所提供技术支撑、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5 兆瓦/10兆瓦时全球最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自并网后平稳运行近1年来,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系统对于实现储能电池技术产业化、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专注于能源领域研究的大

《Science》大连化物所成果: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在陕西榆林进行了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的工业中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要参数超过设计指标,总体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  该技术基于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取

甲醇制烯烃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研究员领导的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邓风、郑安民研究员(负责理论计算)合作,在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多年来一直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

大连化物所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朱文良团队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通讯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为热点论文(Hot Paper)。  芳烃(苯、甲苯、二甲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

大连化物所在甲醇与一氧化碳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朱文良团队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通讯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为热点论文(Hot Paper)。  芳烃(苯、甲苯、二甲

大化所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朱文良团队在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通讯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为热点论文(Hot Paper)。  芳烃(苯、甲苯、二甲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

合成气制乙醇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

   12月15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陕西兴化集团与延长中科(大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共同签署“5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DMTE)装置技术许可合同”,标志着中国合成气制乙醇正式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图片来源网络     DMTE(甲醇/合成气经二甲醚羰基化制无水乙醇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调研之一:技术研发正迎百花齐放

  编者按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多项现代煤化工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以煤为原料生产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现代煤化工已成为我国最具独特优势的产业,正引领世界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高点和靓丽名片。  但同时,行业内外对迅

“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流化床工艺”通过成果鉴定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流化床工艺”科技成果在大连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鉴定会由石化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中国科学院李洪钟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与会专家听取了刘中民院士等科研人员做的技术研究报告,并详细审查

中科院大化所纳米孔晶体材料传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叶茂研究员、刘中民院士团队在纳米孔晶体材料传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通讯的形式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的新刊《通讯—化学》上。  纳米孔晶体材料在非均相催化和化学品分离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纳米孔晶体材料有各类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

美国《科学》杂志到大连化物所采访科研人员

  4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国际合作与运营副总监吴若蕾及记者一行,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对李灿院士、杨学明院士和刘中民研究员进行专访。   采访前,科技处相关人员向来宾介绍了大连化物所基本情况。随后,来访记者在各受访科技人员的实验室进行了实地交流与采访。李灿院士、杨学明院士和刘中民研究

研究团队揭示分子筛催化积碳跨笼生长机制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员团队在甲醇制烯烃反应积碳失活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笼结构分子筛催化甲醇转化积碳跨笼生长机制。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发现积碳跨笼生长机制,给出甲醇制烯烃反应完整的积碳演变路径  分子筛催化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异构化等)和煤化工(甲醇制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