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界的女明星——4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的新闻特写文章,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其中包括4位女性科学家。从古老的DNA到神经科学,这4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正在为提升祖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发挥巨大的作用。 颜宁 成为结构生物学家是命中注定 小时候,颜宁读过一本16世纪的中国经典小说,小说的主角是一只可以变身成为其它动物的猴子。颜宁很想知道如果自己也能变身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能把自己缩小到分子或蛋白质的大小,那一定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她还记得自己曾这样想。现在,作为一名顶尖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每天都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研究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她说:“我成为结构生物学家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做了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并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当时她30岁,是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颜宁致......阅读全文

荷兰科学家找出女性“肥胖基因”

  据台湾“中央社”援引外电报道,导致女性而非男性肥胖的遗传物质,已经被科学家辨识出来。   据悉,近1/3的女性会出现某种DNA突变,因此会加速脂肪组织发展,进而使增胖6.35公斤以上的机率成为2.5倍。   但是男性也别窃笑,科学家说,男性也有自己的“肥胖基因”,会让他们狂吃高卡路

日本举办“中日女性科学家论坛”

  近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主办的“中日女性科学家论坛”在东京召开。中国女性科学家访日团20余人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并与日方代表就两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如何在科研领域作出更大贡献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中国女性科学家访日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方新担任团长,成员包括中科院院士谢毅、阎

颜宁:女性科学家在哪里?

 “我见过10位比我年轻出色的女科学工作者,但是没有一个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这使我常常会问,我们的女性科学家在哪里?”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在10月7日于东华大学举行的第八届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上发问。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与管理学院院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方新也指

女性科学家:我是领导我做主

   女性对当领导不感兴趣、女性不具备领导力,直到今天,这样刻板的社会评价还没有消失。  4年前,国际项目“家园归航”正式启动。该项目把全球1000位与科技事业相关的女性带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以及持续一年的领导力培训。目前,已经有20多位中国女性成员参与其中。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最新解释:为啥女性更长寿?

  X染色体和卵巢都有助于延长寿命。但起到主要作用的还是X染色体。  全世界来看,女性都普遍更为长寿。无论各地的整体健康情况如何,处于和平年代还是动乱之中,即使在严重的流行病和饥荒期间,都是如此。相似地,在大多数动物中,雌性也往往比雄性长寿。  对于个体的健康状况,遗传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他生物

科学家揭秘为何女性身高普遍低于男性

  由于具有单一的特性,因此研究者们在进行遗传学研究中往往会将X染色体忽略掉,由于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具有两个拷贝的X染色体,因此鉴别出X染色体上基因间的遗传相关性对于帮助研究者们理解两性之间的特性以及差异非常重要。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芬兰赫尔辛基

英科学家首次证实男性大脑比女性更大

  在这些图像里,女性(红色)具有更大容量的区域包括(b)右边下额回和中额回,额下回三角部和颞平面;(c)丘脑和右前扣带回;(f)左右丘脑;男性(蓝色)具有更大容量的区域,包括(c)带状前回;(d)双边后扣带回,楔前叶和左小脑;(e)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f)左右扁桃体,海马体和海马旁回。   北

科学家首次在女性脑内发现男性基因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59名在32岁至101岁之间去世的女性的大脑样本。在将近三分之二的大脑样本中都发现了一个只有Y染色体才携带的基因,按理说只有男性才会有这种基因。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基因来自子宫中的男性胎儿。   这一研究是科学家首次在女性大脑内发现男性的

计算生物学所探索女性衰老和认知衰退更快的深层原因

  女性的平均寿命通常比男性长,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女性呈现出更快的和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和较高的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国际知名杂志Aging Cell于8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研究人员对这种矛盾趋势的分子生物机制研究。   计算生物学所袁媛和Mehme

中国科学家找到影响女性排卵受孕的“关键基因”

  中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tor的基因对女性能否排出正常健康的卵子起决定作用。  据南京医科大学苏友强教授团队的张滕博士介绍,mtor基因能够“生产”一种关键因子MTOR,负责维持营养和应激感应的信号通路。  研究人员尝试在雌鼠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敲除mtor基因,发现一旦MTOR通路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