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Nature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肠道中的噬菌体 噬菌体在哺乳动物肠道中与它们的细菌宿主大量自然共存。抗生素处理会负面影响肠道环境,造成免疫和代谢缺陷。以前,肠道平衡的破坏主要是在细菌层面上被研究的,但在这项研究中James Collins及同事却采用 “比较元基因组学”方法来分析在用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中的噬菌体类群。他们发现,暴露于“环丙沙星”或“氨比西林”,会富集与对抗生素的抵抗力相关的由噬菌体编码的基因。而且,来自用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的噬菌体,能够在一个以有氧方式培养的纯真微生物群中增强抗药性。这些结果表明,抗生素处理会增加噬菌体融合的频率,刺激大范围内的宿主,这会促进一个功能库的形成,后者在遗传上是多样化的,同时也非常便于被肠道细菌利用。 支架蛋白不只起辅助作用 与受体相关的支架一般被认为是信号作用通道的相对静止的成分,它们将一个被激发的受体连接到下游目标上,同时增大该受体的范围和效能。其中的一个例子是支架蛋白S......阅读全文

PNAS:利用X射线显微镜观察疟疾病原体

  目前大约40%的人类生活地区受到疟疾的影响,以及每年约有2亿人感染疟疾,60万人因此丧生。由于气候变化,疟疾的传播正在逐渐加剧。疟疾是由蚊子携带的疟原虫感染引发的,这些病原体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沉积在其宿主的红细胞内,并通过“摄入”血红蛋白生长和繁殖。  应对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喹啉类药物,以

PNAS:利用X射线显微镜观察疟疾病原体

  目前大约40%的人类生活地区受到疟疾的影响,以及每年约有2亿人感染疟疾,60万人因此丧生。由于气候变化,疟疾的传播正在逐渐加剧。疟疾是由蚊子携带的疟原虫感染引发的,这些病原体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沉积在其宿主的红细胞内,并通过“摄入”血红蛋白生长和繁殖。  应对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喹啉类药物,以

病原体检测方法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介绍

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介绍:  疟疾的血清学诊断方法颇多,本节仅介绍常用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正常值:  阴性<1∶20。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荧光抗体法的阳性检出率,一般均高于原虫检出率。对恶性疟疾患者抗体效价为1∶80或更高,可认为是带虫者或近期感染疟疾的

世界疟疾日——零疟疾从我开始-|-盘点疟疾研究最新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五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一旦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它们先在肝脏中增殖,随后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疟疾能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影响

怎样预防疟疾?

  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有,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期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防止传播。要根据传播途径的薄弱环节,选择经济、有效,

抗生素抗性元件的时间变化控制着噬菌体与病原体的冲突

  在自然界中,细菌要与丰富多样的病毒(噬菌体)作斗争,因此需要有广泛的防御系统。抗噬菌体系统与移动基因组(mobilome,基因组中所有可移动遗传因子的总和)中的基因簇集在一起,这表明噬菌体攻击可以通过可移动遗传因子(mobile genetic element, MGE)的流动来推动细菌的进化。

Science抗生素抗性时间变化控制着噬菌体与病原体的冲突

  在自然界中,细菌要与丰富多样的病毒(噬菌体)作斗争,因此需要有广泛的防御系统。抗噬菌体系统与移动基因组(mobilome,基因组中所有可移动遗传因子的总和)中的基因簇集在一起,这表明噬菌体攻击可以通过可移动遗传因子(mobile genetic element, MGE)的流动来推动细菌的进化。

7月11日Nature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肠道中的噬菌体   噬菌体在哺乳动物肠道中与它们的细菌宿主大量自然共存。抗生素处理会负面影响肠道环境,造成免疫和代谢缺陷。以前,肠道平衡的破坏主要是在细菌层面上被研究的,但在这项研究中James Collins及同事却采用 “比较元基因组学”方法来分析在用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

疟疾细胞图谱,极大加快疟疾研究和疗法开发

  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因子,是具有不同形态发育阶段的单细胞生物,每个阶段都专门生活在极其不同的环境和宿主细胞类型中。这种形态多样性的基础是对它的紧凑基因组的严格调控,不过大约40%基因的功能仍然未知,这阻碍了有效药物和疫苗开发的速度。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允许构建发育过程、细胞多样性

疟疾肾病的病因

  人类对几种人体疟原虫普遍易感。疟原虫感染是本病的惟一诱因。人们发现同一时期内疟疾流行区肾脏病发病率远高于非流行区。临床和组织学研究,在患者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中有疟原虫抗原物质,进一步证实了疟疾是产生肾脏病的重要病因。

疟疾肾病的概述

  疟疾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水肿,4种疟疾均可并发此症,但以三日疟较多见。疟疾所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可有高热、大量出汗、摄入水量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降低,继而代偿性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肾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肾血流量明显降低,则可引起或加重肾功能不全。[1]

《疟疾的诊断》解读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疟疾的诊断。   本次修订与2006年版相比主要做了如下改变:   1.为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通用文件相一致,修改了原标准术语和定义中的“带虫者carrier”,将其改为“无症状感染者Asymptomat

疟疾中医诊疗技术

  疟疾是由雄性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所致的原虫病。人类疟疾有4种,由4种不同的疟原虫引起,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原虫所致。传染原为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唾液中含有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是其传染途径。病人病前有在疟疾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

疟疾的鉴别诊断

  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疟疾,或疑似疟疾的其他疾病,应进行鉴别。疟疾有发热和肝、脾肿大症状,应与有此特征性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1、与常见疾病鉴别  (1)血吸虫病既往史中曾有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接触过疫水和有尾蚴皮炎史。发热和肝、脾肿大、消化道症状有腹泻、黏血便等,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吸虫病试剂盒

疟疾肾病的诊断

  1、疟疾的诊断  (1)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  (2)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然后很快下降,继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小时测量体温1次,分析体温曲线,则可发现夜间的体温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温以下。  (3)发作有定时性,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且有一定的规

λ噬菌体的局限性λ噬菌体

实验方法原理 本实验以含原λ噬菌体和缺陷噬菌体λdg的双重溶原菌gal+作为供体,经紫外线诱导后,获取能转导半乳糖发酵基因的高频转导噬菌体裂解液,然后让这些转导噬菌体将gal+基因转移到受体菌gal-中去。实验材料 供体菌 : Escherichia coli K12 F2 gal + (带有原噬菌

世卫组织呼吁疟疾流行国家加强对疟疾的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4月24日在日内瓦推出新的疟疾防治指导,呼吁疟疾流行国家加强对疟疾病例的检查、治疗和跟踪监测,以拯救更多生命。    世卫组织指出,疟疾流行国家应确保对每个疑似疟疾病例进行检查,为确诊疟疾患者提供可靠的抗疟药物,并通过及时和准确的监测系统跟踪疟疾疫情。目前在一半疟疾流行的非洲国家

病原体检测浆膜腔积液病原体介绍

浆膜腔积液病原体介绍:  浆膜腔积液有渗出液和漏出液之分。渗出液多见于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如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所致。浆膜腔积液病原体正常值:  漏出液无病原体,渗出液可见病原体。浆膜腔积液病原体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根据积液中查见病原体的种类可明确诊断为何种病原体感染的炎症渗出。经过治疗

疟疾肾病的鉴别诊断

  1、急性血吸虫病  有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水接触史和尾蚴性皮炎史,常见腹泻和黏血便等消化系统症状和干咳等,与疟疾不同的是肝大者占90%以上,以左叶较显著,白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尾蚴膜反应、环卵沉淀试验或大便孵化阳性。  2、丝虫病  多数有既往发作史,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无贫血和脾

有关疟疾的检查介绍

  1、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

疟疾实验室检查

1.除贫血外,白细胞总数减少。2.确诊需要血液涂片找到疟原虫。疟原虫在急性发作前和发作期间易于找到。厚滴血片较薄血涂片检出率高。对疑似患者多次未能检到疟原虫者,可用0.1%肾上腺素(O.Olmg/kg)皮下注射,于注射后15、30分钟采厚滴血片再进一步找疟原虫。必要时可在髂骨嵴做骨髓穿刺作厚滴骨髓片

抗疟疾新药Tafenoquine简介

  疟疾(Malaria)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这种寄生虫在人体的肝脏中繁殖,然后感染血红细胞。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呕吐,通常在蚊子叮咬后10-15天显现。如不治疗,疟疾可能中断对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迅速威胁生命。  WHO《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

如何预防输血传播疟疾?

(近年来,我国的疟疾传播有增加的趋势,应该引起重视。预防输血传播疟疾的主要措施如下:     (1)有疟疾病史者,必须在病愈3年后方准献血。     (2)在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员,凡到流行地区暂住或旅游者,返回之后,既未服抗疟药,又无症状时,6个月后可以献血。     (3)在疟疾流行区,有条件时对献

疟疾的诊断方法介绍

  1、流行病学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  2、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

疟疾肾病的辅助检查

  急性可逆性肾损害肾活检见肾小球系膜增厚,内皮细胞增殖及肥大,基膜不规则增厚。在免疫荧光下,可见IgM(为主)、IgG及C3在基膜内皮下及系膜区沉积。电镜下见电子致密沉积物,部分可找到疟原虫抗原。三日疟肾脏的病理改变,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局灶性(约30%)或弥漫性增厚,毛细血管襻周围及系膜细胞内呈节

疟疾免疫反应利弊共存

  经常感染疟疾的孩子出现继发感染时往往没有临床症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可能部分由于特定免疫细胞的损耗:一种叫做γδT细胞(免疫细胞)的损耗减轻了受感染儿童的炎症反应。这项研究2014年8月27日在线发表于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

抗疟疾新药Tafenoquine简介

  疟疾(Malaria)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这种寄生虫在人体的肝脏中繁殖,然后感染血红细胞。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呕吐,通常在蚊子叮咬后10-15天显现。如不治疗,疟疾可能中断对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迅速威胁生命。  WHO《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

Lambda噬菌体

·         Lambda DNA Preparation (Stanford DNA Sequence & Technology Center)Detailed protocol for lambda DNA preparation with recipes·         Isolati

病原体检测方法尿液病原体检查介绍

尿液病原体检查介绍:  尿液病原体检查是检查尿液中存在的病原体种类和数量,确定是否为尿路感染及其感染的性质。尿液病原体检查正常值:  细菌数小于100000个/m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尿液病原体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当清洁中段尿菌数超过100000个/ml,可诊断为尿路

病原体检测痰液病原体检查介绍

痰液病原体检查介绍: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的分泌物。痰液的病原体检验是确诊呼吸道、肺部感染和性质的依据之一。痰液病原体检查正常值:  可见少量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细菌。痰液病原体检查临床意义:  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白色念珠菌、肺炎支原体和呼吸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