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TransMed:血液检测可预测乳腺癌药物抵抗

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血液检测方法,可以确定乳腺癌何时对标准激素治疗法产生抵抗,他们还证明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指导病人如何进行进一步治疗。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能够在乳腺癌细胞对芳香酶抑制剂产生抵抗的早期阶段给予病人警告,芳香酶抑制剂是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常用药物。他们发现这种新方法能够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发生的基因突变,特别是接受了芳香酶抑制剂治疗的女性,这种基因突变是导致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对治疗药物产生抵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检测癌症病人血液中的DNA,发现基因突变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发现哪些病人不再获得治疗收益,从而改变治疗策略,选用其他替代药物进行治疗。 这项工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三组独立的病人群体中证实了他们的结果,他们从171名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体内获得了血液样本,通过multiplexed......阅读全文

女性“杀手基因”的前世今生

  美国著名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癌症基因检测结果呈阳性,并预防性切除乳腺和已发生病变的卵巢后,与女性遗传性癌症相关的BRCA基因开始走进公众视野,甚至成为令女性谈之色变的“杀手基因”。4月7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布的一项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个著名的基因突变

这些癌症真的会遗传

  先前,我们曾介绍了一家人同时患胃癌和直肠癌的故事。不过这两则故事中的主人公因遗传而患病的可能性不高,生活习惯更有可能是他们同时患病的原因。  那么遗传因素对癌症究竟有无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仍然有很多种类的癌症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癌症之所以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会代代相传。

贝瑞和康建成全球最大妇科肿瘤基因组数据库

  基因组大数据的重大意义开始凸显,贝瑞和康与阿里云合作开展的“神州基因组数据云”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便已经收效显著。  9月23日,在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学术年会上,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和康”)公布了在生物信息分析领域和大数据建设方面做出的重要成果。 

Nature子刊:中国乳腺癌人群基因突变谱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历时5年探索研究,首次成功绘制出PI3K/AKT通路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变谱,并对该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变进行了系统化地解读与鉴定。该研究对乳腺癌实施精准诊疗、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

北大博导PLOS测序发现乳腺癌易感基因

  目前,约有80%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遗传原因尚不明确。五月六日,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中心解云涛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楼慧强教授,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一项乳腺癌研究成果,题为“Mutations in RECQL Gene Are Associated w

北大博导PLOS测序发现乳腺癌易感基因

  目前,约有80%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遗传原因尚不明确。五月六日,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中心解云涛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楼慧强教授,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一项乳腺癌研究成果,题为“Mutations in RECQL Gene Are Associated w

中国人乳腺癌发病有特征

中国人乳腺癌发病有特征 胃癌家族史者突变发生率 9月14日,在中国抗癌协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乳腺癌会议上,有关研究机构公布了中国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具有独特的频 发突变位点BRCA1基因1100delAT和5589del8,且有胃癌家族史者可能增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发生

中国人乳腺癌发病有特征 胃癌家族史者突变发生率高

9月14日,在中国抗癌协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乳腺癌会议上,有关研究机构公布了中国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具有独特的频发突变位点BRCA1基因1100delAT和5589del8,且有胃癌家族史者可能增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有关专家指出,BRCA1和BRCA2

基因突变:可使乳腺癌风险增加9倍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乳腺癌基因BRCA1 和 BRCA2 突变可使年轻女性和老年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分别增加 9 倍和 5 倍。  研究者通过该项研究分析了家族性 PALB2 基因生殖功能丧失性突变男女性的乳腺癌患病风险。PALB2 两个基因或单个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都将增加乳腺

PIK3CA顺式双突变增加乳腺癌患者对PI3Kα抑制剂的敏感性

  在所有肿瘤中,PIK3CA是最常见发生突变的原癌基因【1】。它编码的p110α,组成负责细胞正常生长增殖的磷酸肌苷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alpha, PI3Kα)复合物的催化亚基【2】。p85α组成PI3Kα的调控亚基。PI3Kα磷酸化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Nature子刊:基因测序揭示12种癌症的遗传易感性

  12月22日《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阐述了12种癌症的遗传性,意外发现胃癌遗传概率与乳腺癌等同,同时还揭示了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突变对其他癌症的影响。  12种癌症的遗传性(遗传性易感性)  长期以来,众所周知癌症的部分风险因素为遗传,且遗传突

揭秘男女性乳腺癌的差异和中国乳腺癌新型基因突变

  第10届欧洲乳腺癌大会(EBCC-10)于2016年3月9日-1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RAI会展中心召开,本次会议迎来了各国专家的参与。在本次大会中,中国科学家揭晓了中国乳腺癌相关的新型基因变异,荷兰科学家公开了他们关于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差异的研究结果。  香港研究人员发现中国乳腺癌相关的

北大博导乳腺癌成果连发两著名期刊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癌中心的解云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分子标志物的研究,研究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以及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筛查及胚系突变的检测。近期,他带领的研究小组,连续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和《Clinic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高危人群癌症基因检测,不能多不能少,合适就好

  随着基因检测价格的下降,医学上运用多基因检测panels来评估癌症风险呈现出增长趋势,这种测试模式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尤其常见。然而,随着测序的进展,未经证实与乳腺癌/卵巢癌风险相关的不明突变逐渐被发现,这给患者及医生带来了很多新的困惑。  近 日,在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

JAMA:10000例样本证实,患癌风险≈精准基因突变+家族史

  近日,一项涉及近10000名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研究预估了女性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峰年龄区间。此外,家族史是基因突变携带者患癌的强力风险因子,而罹患癌症风险会因突变部位而异;因此个性化咨询应该结合考虑家族史档案和基因突变部位。  6月21日,剑桥大学科学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在癌症等恶性疾病面前,基因真的就是宿命吗?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罕见病、遗传病乃至恶性肿瘤癌症都在基因层面找到了病因。基因及其碱基对出现缺失、重复或乱码,都可能宏观地呈现在某一种疾病上。  在癌症等恶性疾病面前,基因真的就是宿命吗?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

15分钟诊断乳腺癌基因!2 nm“金”桥革新基因检测!

以乳腺癌基因诊断为代表,单点突变的识别诊断意义重大!  在医学检测中,乳腺癌的基因诊断变得愈发重要。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发病率列世界第一;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分别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1位和第5位。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而带有突变基因的人群要比普

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已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投入使用

  记者1月13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上,该校申宝忠教授领衔完成的课题《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此项成果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纳米医学技术,破译了肿瘤细胞内及细胞间联络通讯的“分子密码”,为肿

抗癌“神药”诞生:精准消灭癌细胞

  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后,一般缺乏针对性治疗方法和药物。更为尴尬的是,第二次化疗往往不能产生理想效果,因为癌细胞已经经历一次考验,掌握了逃避化疗药物的生存技巧。  最新药物Niraparib是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后使用,结果神奇的是,有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第一次化疗后,如果保持每日口服Nirapar

Cancer Res:不同基因或会决定乳腺癌的恶性程度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我们机体基因中罕见和常见的突变或许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包括肿瘤的特性以及相应的致命影响;更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常见的突变常常与低侵袭性的肿瘤特性有关,而罕见的突

《科学》癌症特刊:PARP抑制剂深度盘点

  PARP抑制剂是一种靶向聚ADP核糖聚合酶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的癌症疗法。它是第一种成功利用合成致死 (Synthetic Lethality) 概念获得批准在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它的原理不难理解:携带BRCA1或BRCA2种系基因突变(germline

肿瘤标志物“分列式”

癌细胞静悄悄、无休止、无秩序地增生、转移,大量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导致身体免疫机制下降,直到出现身体症状或健康体查时才会注意到它。癌细胞发生、增殖和转移等过程中在患者身体内留下一些踪迹。捕捉到隐藏到这些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癌症诊疗过程中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返祖信号癌细胞被认为

为预防家族性癌症支招,朱莉也许并不用切术乳房和卵巢

  众所周知,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个体患侵袭性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因而BRCA1突变携带者通常会选择乳腺和卵巢切除手术,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带有遗传性BRCA1基因,由于乳腺癌罹患风险增至87%,她于2013年5月选择了双乳切除术;此外,BRCA1基因使朱莉患

乳腺癌和卵巢癌竟然遗传自父亲

  英国一位女士Alison Dagul被诊断为侵略性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经过血液测试后发现病因是基因缺陷。她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种基因缺陷,而且检测结果表明这种基因缺陷还遗传给了自己的女儿——24岁的Gaby。  父亲携带基因突变 致女儿患癌  Alison表示:“在得知癌症诊断结果的几个星期前,

JAMA:10000例样本证实,患癌风险≈精准基因突变+家族史

  6月21日,剑桥大学科学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报告,分析包括了近1万名BRCA1或 BRCA2 基因突变的妇女,评估了突变携带者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对侧乳腺癌的年龄相关风险,旨在预估有这些基因突变的女性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年龄特异性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携

多种测序技术或将深入推动癌症领域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文章,来解读测序技术在阐明癌症发生机制、癌症诊断及疗法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各位一起学习!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显子测序结果 帮助找到最佳癌症治疗药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JAMIA上

BRCA1基因突变:最好在35岁前切除卵巢

  切除卵巢可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北美和欧洲的科学家用国际注册表来识别携带BRCA突变基因的5783名女性。在这些女性中,2270人没有切除她们的卵巢,另外2123人在研究开始就已经做过手术了,1995到 2011年研究期间有1390名女性做了手术。在研究期间,511人死亡

Nature,Nature Genetics公布乳腺癌研究重大成果:72种新突变

  10月23日Nature及Nature Genetics两份期刊同期发表了两项成果,报道了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或减少有关的一系列常见遗传变异。其中Nature论文分析了超过10万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型,以及相同数量的基因组中非癌调控遗传位点,从中发现了65个与乳腺癌风险相关的新遗传区域;Natur

BRCA基因突变直接影响男性健康

  Joe Scholten的姐姐在战胜乳腺癌后又在对抗卵巢癌,在她体内检测到了一个基因突变与这两种癌症都相关。Joe Scholten对此的反应有点不同寻常:他也接受了检测。  他因此发现自己也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他迅速地将这个结果告诉了他的兄弟们、其他亲戚以及他的女儿。他常会想,如果他姐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