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俄称中俄航天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多项目展开研究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副署长萨韦利耶夫13日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合作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萨韦利耶夫说,在不远的将来,俄中航天领域最可能的合作形式是在国际空间站中俄罗斯部分合作开展科学实验。而展望更远的将来,则可能在各自国家空间站建设、自动轨道实验室“OKA-T”等项目上展开合作。 萨韦利耶夫说,中国的神舟飞船想要飞往国际空间站是不现实的,为此,中国打算在2020年前后建成本国的空间站。同样,俄罗斯的飞船飞往中国的空间站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中俄在各自空间站建设领域展开合作是必要的,且两国合作应该循序渐进。 “OKA-T”为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多用途轨道实验室,属于完全独立的自动飞行设备,只有在提交实验结果、维护和更换科研设备或需要其他服务时才会与国际空间站不定期对接。......阅读全文

专家解析后航天飞机时代俄美航天战略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飞天50周年——1961年的这一天,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该国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这艘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纪念人类首次太空飞行,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12日确定为国际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国之大者当如是

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网站5月29日报道,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和研究计划,并且希望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当天,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表示,未来中国空间站将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供其进行太空探索和利用。 报道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中国的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国之大者当如是

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网站5月29日报道,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和研究计划,并且希望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当天,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表示,未来中国空间站将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供其进行太空探索和利用。报道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中国的要求一再遭到

美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大脑图谱

  给“整个大脑”画图谱   继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BRAIN计划”(又称“脑计划”)一年后,美国科学家成功给“整个大脑”做了图谱。两项新研究分别介绍了哺乳动物大脑中完整的基因表达图谱和神经元联系图谱。   此次提供的人类胎儿妊娠中期的详细大脑基因表达图谱,填补了我们知识中的这一空白;

美回应俄方国际空间站合作言论 希望继续太空合作

  美俄航天合作关系因乌克兰危机持续紧张。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13日说,俄罗斯将拒绝美国此前提出2020年后继续维持国际空间站运行的提议。美国航天局随后发表声明,试图淡化这番言论的影响。  美国航天局在声明中说,太空合作是美俄关系的标志,包括在冷战的顶峰时期。美国航天局尚未接到俄罗斯政府任何有关

中国宣布将在2022年建成空间站

   首次在中国举行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ASE)年会9月10日成为一个“航天员的海洋”,近百名来自全球各国的航天员齐聚北京,其中不仅包括以中国登陆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为首的中国航天员,还包括美俄等国的功勋航天员,比如人类首位出舱太空行走的俄罗斯英雄航天员列昂诺夫。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在2022

俄科学院:俄美拟继续进行国际空间站联合实验

  据俄媒19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列夫·泽列内日前对记者表示,俄罗斯与美国打算继续实施在国际空间站的联合科学实验。  泽列内日表示,不久前俄航天署长奥斯塔片科和美航天局长博尔登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商讨。  泽列内说:“双方打算继续在国际空间站的实验。”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美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合作

俄日拟合作研制超高能宇宙射线望远镜 镜头对准地球

  2月26日,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帕纳斯尤克宣布,他们将与日本科学家共同开展超高能宇宙射线望远镜项目的研究,未来该望远镜将被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上。   俄罗斯设计的超高能宇宙射线望远镜为轨道望远镜,直径约3米。与那些朝向遥远星空的太空望远镜不同,射线望远镜则是把镜

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揭晓2008年十大航天新闻

中国实现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选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对太空飞行来说,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见证了很多重大的历史性时刻: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望远镜、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太空舱、印度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和正好是美国首位宇航员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美国   深空探测异彩纷呈,宇宙探索发现不断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2018年,“好奇号”“朱诺号”“卡西尼号”“新视野”号等探测器持续提供着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带天体的相关数据。“旅行者2号”朝星际空间进发;OSIRIS-Rex抵达小行星贝努;“黎明”号完成了探测任务,将在谷神星轨

BBC关注中国科学革命5个“高大上”工程

   从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实验,到大范围内推广最新医学进展;从幽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一步步推进探索的极限,中国科学研究正在展示出万丈雄心。英国广播公司近日(BBC)关注中国的科学革命,他们进入这些顶端的中国实验室和科研场所,采访了大批中国一线科研人员,以大量的图文关注中国在

外国专家和官员积极评价神七对世界航天发展的贡献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9月25日22点04分22秒,宇航员在神舟七号飞船上用笔记本演示失重状态。当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于北京航天飞行

天宫二号搭载中瑞合作科研仪器开展天体物理研究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瑞士对此高度关注。瑞士主要德语报纸《每日导报》用两个整版篇幅介绍了中国航天最新成就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瑞士科学家提出和设计的观察太空伽玛射线的仪器“Polar”,由天宫二号送入太空,展开天体物理研究。   伽玛射线暴是来自太

欧航局公布2011年航天任务计划 将是“发射器之年”

  欧洲航天局1月14日公布了2011年航天任务计划,其中包括发射欧洲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和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等。  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洲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约翰内斯·开普勒”定于2月15日发射,它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

NASA网站评出其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以及NASA帮助设计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名单: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和美相比 中国科技到底是巨弱无比还是强悍到窒息

拓展阅读  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科技水平是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质的标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显然是美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岚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载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删节,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如何理解当

模拟太空微重力系统条件对合作及攻击行为的影响

  回顾21世纪,从我国第一艘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及着陆,到神舟六号、七号及九号飞船的搭载人数递增至三人,任务难度逐渐增大,中国星辰大海的航天事业正猛速推进。伴随着宇宙停留时间和停留人数的增加,独立完成所有任务的时期也已成为过去。  Terry McGuire曾是美国宇航员的精神科顾问

科学时报:“神八”诱变育种猜想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对植物发生诱变作用,致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今年,中国航天育种正迎来一个高潮。随着天宫一号升空,神舟八号携带的育种诱变装置将与其交会对接,由此

中国已与29国家地区签署80多项航天政府协定

   “欢迎国际同行参与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重大工程。我们将支持中外科学家在日地空间探测、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等领域的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各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共享,服务全球环境与灾害监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11月10日珠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

中国空间站获批17国加入,美国因技术不达标,被拒加入

  “系统提醒,中国拒绝了您的好友请求。”今天(26日),一则“中国空间站将美国拒之门外”的消息在微博传开。中国空间站宣传片  有网友看后调侃称,此举“扬眉吐气”,报了当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美国拒绝”的仇,让你当初“爱答不理”,现在的我“高攀不起”。  甚至有人在评论区对起了对子,还挺押韵。

“发现”号宇航员完成首次太空行走

  美国航天局2月28日发布消息称,“发现”号航天飞机机组两名宇航员当天走出国际空间站,完成了此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其间虽出现一段“小插曲”,但总体进展比较顺利。  此次太空行走由宇航员史蒂夫·鲍恩和阿尔文·德鲁合作完成,持续时间约6个半小时。他们接通了一段电源延长线,为第二次太空行走

“实践十号”:中国打造的太空“超级实验室”

  实践十号卫星模拟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试验装置  微重力环境下盛开的花  人类未来能否能穿越星际,在宇宙中长期生存?人类能否到太空中去繁衍后代?宇宙飞船或者空间站着火了怎么办?如今困扰各大城市的雾霾如何治理?……对于这些问题,现在我们或许还没办法全面回答,不过中国科学家未来两周将在太空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解读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图表:神舟八号将于11月初择机发射  神舟八号飞船即将起航、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即将拉开序幕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0月3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对这次任务的意义、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建设及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解读。  周建平,1957年出生,湖南望城人,国防科技大

“科学狂人”丁肇中:AMS命运多舛他始终坚持

经过16年的努力,以及15亿美元其他人提供的资金,美国宇航局和丁肇中展示成果的时候就要到来了。   上周四,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2号”(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

重返月球:美国宇航局公布月球基地新计划

正如科幻作家的梦想一样,月球前哨曾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匆忙登月时想要达到的目标。只是这一目标在匆忙中成为一种幻灭。 而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向月球吹起了进军的号角。日本的“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H2A-13火箭升腾而起,中国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也即将发射。而在这一切的探月计划中,

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航天重器探索世界

   多少年来,大熊猫、青花瓷、中国功夫和戏曲,一度成为外国人脑海中关于中国的主要印象。而最近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已经荣升为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与上述早已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国名片不同,近年来,中国高科技研究成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全面启动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空间技术

在航天领域,美国依旧扮演着全球航天领导者的角色,有序推动空间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务的开展。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携手研制的“太阳轨道飞行器”成功发射,并在4个月后完成了首次掠日飞行,开始帮助科学家揭示太阳磁场的奥秘;7月,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人

欧洲航天局增设载人航天等新部门

  欧洲航天局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理事会日前召开会议,批准了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增设载人航天等几个新部门。   欧航局表示,这次机构调整旨在增强欧航局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为其成员国提供更多便利,新部门及其团队将于4月1日正式投入运转。新设的载人航天部将负责管理欧洲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事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杰出团队成就奖

  9月26日,在第58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开幕前夕,在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IAA)举行的年度奖励晚会上,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联合团队获得了2010年度的杰出团队成就奖(The Laurels

2014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日本“万能细胞”论文造假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浪潮中,科技成就始终扮演着“万花筒”的角色——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不变的多彩纸片,稍加晃动,就能转出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2014年,细胞遗传学、大脑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仍然是热门领域,航空航天作为大国实力较量的焦点从未停歇,科学伦理和危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