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隆平高科回应“安徽水稻大面积绝收”三大质疑

结合隆平高科的“两优0293”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事件,一些媒体报道认为,这应该引发农业界对“重产量不重质量”的反思。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生产的“两优0293”在安徽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事件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两优0293”造成安徽大面积减产、绝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超级稻是否只重产量而不重质量?受灾农民的损失如何补偿? 造成大面积绝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两优0293”,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种子由“隆平高科”生产,该品种系第二期超级稻百亩片800公斤的攻关品种。 农业部的公告称,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隆 平高科”透露,此次媒体报道大面积减产的安徽蚌埠地区,为审定适宜......阅读全文

改良盐碱荒地 再造生态良田

左侧是常规方式种植的水稻,右侧为改良后的水稻。因为盐碱化严重,土壤出现了铜褐色。秦志伟摄  ■本报记者 秦志伟  初秋的吉林下雪了?错了,那不是雪。夜幕降临,车辆行驶在吉林省大安市至通榆县的公路上,白花花的盐碱地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被误认为是皑皑白雪。就是这样被荒废了几十年的土地,让很多开发者望而却步

李家洋:到涉及重大应用生产领域寻找基本科学问题

  5月26日下午,匆匆赶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顾不上吃晚饭,即向其团队成员布置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立即安排一次国内有关育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讨论如何将新发现的水稻理想株型基因尽快应用于水稻农业生产,发挥其在培育我国新型高产水稻新

检验碾米机取白分析水稻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的主要控制因子是其遗传性,但是其所在的生长环境也对产量和品 质有一定的影响。肥力的合理施用是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设置不同氮磷锌配比试验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旨在探讨氮、磷、锌及其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稻米的品质研究过程中,大米的取样利用检

超级稻到底有多“超级”?

  4月9日,“超级稻”在互联网上又火了一把。伴随《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被下逐客令》成为各大网站、朋友圈转载的头条与热点,半年前发生的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事件,再度引发超级稻有多“超级”的热议。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袁隆平团队与超级稻领域诸多专家,正在海南,举行“第五期超级稻观摩培训会”。  超级稻

四川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TB1通过控制花粉管生长调控了水稻的结实率,这一研究发现对于培育新型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袁隆平获颁“吕志和奖” 奖金2000万港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4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发表题为“发展杂交水稻,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演讲。他说,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世界上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两吨来计算,可以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  袁隆平表示,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已达到70亿,很快

袁隆平: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 应理性看待

   11月17日上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河南农业大学作报告,引发校园旋风。讲座之前求门票,讲座现场求指点,讲座结束求合影。同学们蜂拥而至各种围追各种求,冒着被挤成相片的风险希望能跟“袁爷爷”亲密接触一回,高举手机拍照,根本停不下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火爆  袁隆平要

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分析剑叶角度与产量的关系

    水稻是目前全世界广泛种植的作物品种,其产量的高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我国人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实现了产量的飞跃,由此可见,农业育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利用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测定发现,水稻剑叶角度与水稻产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利

虫情测报灯在水稻虫害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很多人天天吃大米,南方人一顿都离不开大米,大米是我国重要的主食。大米是水稻经过脱壳而成的,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水稻可以在中国各地种植。由此可见,水稻的产量影响着我国亿万家庭的吃饭问题,然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所

叶绿素测量仪分析限制水稻高产的主要原因

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器官,也是水稻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光合作用是水稻叶绿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所以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与产量形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水稻中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可以使用手持叶绿素仪来进行测量,下文就来着重的介绍一下叶绿素含量是如何影响到水稻的产量的。 叶

遗传发育所等在水稻高产优质关键基因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6月24日,英国《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权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水稻增产关键功能基因合作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的基因,将它应用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醒醒吧!

  粮食安全问题永远是中国政府需全力关注的最大民生问题。由于严格的计生政策,中国的年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左 右,1990~2008年的19年中,中国的人口增长也应在19%左右,而同期中国粮食增产了18.5%,粮食与人口的增长基本平衡。但是,支撑中国粮食

袁隆平:解决粮食短缺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月8日日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表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  7日,袁隆平度过了自己80岁生日。他表示到90岁,要实现亩产一千公斤。他透露,原计划2015年实现的亩产900

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分析剑叶角度与主穗产量的关系

    水稻能否高产高质,实际上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育种专家在进行水稻高产品种育种的时候,需要考察水稻的多个形状,其中就包括使用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测定水稻的剑叶角度,因为水稻的剑叶角度是构成水稻理想株型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选育理想水稻株型,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可更好地为

科学家在水稻种子大小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主要由粒重、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决定。因此水稻的籽粒大小影响着水稻的产量。水稻育种家正在利用籽粒大小自然变异改良水稻产量和品质。目前已经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籽粒大小的重要基因,但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且只有很少几个籽粒大小基因的等位变异已被育种家广泛利

转基因技术能否带来粮食增产?

食物价格的上涨促使各国考虑使用生物技术来提高产量。但转基因技术真能奏效吗?李泰格通过调查指出,就转基因技术的增产效用还需经一步研究。 在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的关头,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和研究人员不失时机地提出:转基因技术可以为应对世界性粮食不足提供新的解决之道。 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推广上,中国也显

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兰西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他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据湖南在线-湖南日报3月24日报道 “他造福了全世界!”今晚18时30分,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在其官邸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而就在半个小时前,在法国驻华大使官邸,苏和代表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向“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农业大学PNAS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影响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张红生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钱前

运用作物叶片形态测量仪研究水稻形态的关键作用

    作物叶片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态能直接反映植物生长状态,因此快速、精确的测量叶片形态(叶片面积、长度、宽度、病斑面积等多项参数)对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的水稻种植研究中,叶片形态是水稻植株器官发生和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直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

每增加一定单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解决世界上多少人吃饭的问题? 4月29日,坐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7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复计算着这道题目。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上个世纪曾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向

6月中国学者Nature文章井喷

  六月份,国内学者在Nature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文章井喷,不仅在本刊Nature上发表生物类研究成果多篇,而且在Nature重要子刊,比如Nature Genetics(最新影响因子超Cell)上也发表了几项引入注目的研究成果。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发表文章

中美联合启动“C4水稻”研究计划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所和美国博伊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近日联合启动一项科学联盟研究计划,旨在改造水稻的光合作用模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通过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目的并兼顾品质安全,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中

谷物水份速测仪在水稻测产中的应用

    水稻测产实际上就是要验证水稻品种实际的生产效果,因此为了得到真实的数据,在测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一系列的仪器设备,比如用于谷物水分测定的谷物水份速测仪;用于测量谷物容重的谷物容重器等,专家通过这些测定的不同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够得出该水稻品种真实的产量,为优良水稻品种

国际科技合作泽被农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年度大会12月3日~7日在京举行 世界最大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联盟——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年度大会于12月3日~7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向大会致信祝贺,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农业的科技进展”。 近年来各国取得的一批农业研究成果亮相2007国际农业研究磋商

研究揭示水稻粒型和穗粒数协调发育的分子机制

  5月22日,The Plant Cell 正式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林鸿宣研究组题为GRAIN SIZE AND NUMBER1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OsMKKK10-OsMKK4-OsMPK6 Cascade to Coordi

研究揭示水稻粒型和穗粒数协调发育的分子机制

  5月22日,The Plant Cell 正式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林鸿宣研究组题为GRAIN SIZE AND NUMBER1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OsMKKK10-OsMKK4-OsMPK6 Cascade to

袁隆平院士PNAS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传友(Chuanyou Li)研究

合肥研究院等发现水稻抗倒伏分子机制

  随着我国超级稻计划的实施与推进,水稻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倒伏问题日趋严重,“增产不增收”阻碍了水稻增产和农业增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离子束植物遗传研究室研究员吴跃进课题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课题组合作,在水稻抗倒伏基因sdt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

中科院Nature子刊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sMADS57 and OsTB1 modulates rice tillering via DWARF14”的文章,证实通过水稻MADS57与TB1之间相互作用,结合miR4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OsSGL基因协同正向调控水稻耐旱性机制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由于降水模式的年际变化和水稻生长季节降水量分布不均等原因,干旱胁迫仍是水稻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在缺乏农业用水的地区尤其如此。据估计,水稻生产耗费了中国总用水量的大约一半,每年由于干旱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5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