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新希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比较,脑卒中发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倍,缺血性脑卒中是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房颤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对于房颤患者特别是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合理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而对于老年人,其凝血系统又有其特殊性:老年人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加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的增加都导致老年人的高凝状态,并且增加卒中发生率;。老年人生理性维生素K缺乏、对华法林的清除率低于年轻人、凝血因子的合成速率仅为年轻人的33%~50%以及白蛋白的含量及白蛋白与华法林的结合能力低等都导致老年人在服用华法林的过程中出血风险增加。所以临床上急需开发出新型的、抗凝效果更好的以及出血风险更小的抗凝药物。 &nb......阅读全文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新希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比较,脑卒中发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倍,缺血性脑卒中是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房颤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对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

  房颤是一种老年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在小于5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 0.1%,大于80岁的人群中增加到10%。在已诊断房颤的患者中,45%患者是大于 75岁的高龄老年患者,到2050年将约有一半的房颤患者超过80岁。缺血性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Framingham研究中,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如何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它会使患者致死致残的风险升高。据研究人员估计,至少有10%的中老年人(≥75岁)患有房颤。截至2050年,美国患房颤成年人数量会增加到560万,8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达一半以上。    因为中老年人发生缺血及出血性事件的风险较高,所以这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1)抗凝疗法:抗凝治疗不能完全防止冠脉血栓的形成,其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人认为是可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或减少下肢静脉血栓与心腔内附壁血栓的形成,因而也减少了动脉梗死的并发症。但由于早期活动的倡导和住院时间的缩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梗塞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因此,抗凝治疗

ESC房颤抗凝治疗的新画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心房颤动(房颤,AF)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由房颤所致的脑栓塞带来的致残率(高达60%)和致死率(高达20%)也随之升高。因此,通过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10年

房颤抗凝治疗适应证新认识

  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谈房颤抗凝治疗适应症新认识    2015年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心律大会(CHRS)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内容涵盖心律学基础与前沿、起搏与心脏电生理基础等多项学术热点及近年

新的研究为老年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和选择

来自英国医疗机构移植中心和肯塔基大学马基癌症中心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对70岁以上的肝癌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一种被称为肝细胞癌(HCC)的肝癌,以及消融治疗的结果与肝移植的比较。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5月的《美国外科医生学会杂志》上。肝细胞癌是一种始于肝脏的癌症,通常发生在肝硬化的情况下,如

干细胞治疗:肝病患者新希望

随着肝病负担的加重,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行肝移植治疗,远远超过适合的肝脏供给数目,许多不能进行肝移植治疗的患者过早走向了生命尽头。来自英国国王学院的 Tamir Rashid 等就细胞治疗肝病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发表在 2014 年 9 月 2 日的 Gut 杂志上  肝脏疾病已成为越来越重的负担,仅在英

肝素抗凝治疗的抗凝机制是什么?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由体内肥大细胞合成并贮存,此种细胞分布在血管壁,故所有组织和器官几乎均含有微量的肝素。正常人血液中肝素含量很低,仅为9mg/L。肝素的抗凝作用通过以下作用来实现。  ①抗凝血酶作用;  ②抗凝血因子Ⅹa、Ⅸa、Ⅺa、Ⅻa及KK的作用;  ③抑制血小板;  ④促进纤溶;  ⑤

房颤患者抗凝桥接治疗的出血风险分析

  一项新的观察性研究分析显示,需要中断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AF)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普通肝素桥接治疗与无桥接治疗的患者相比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论文于2014年12月12日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    ORBIT-AF登记研究结果显示,30天时,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出现

新型口服抗凝药对≥75岁老年房颤患者效果更佳

 房颤是导致卒中(通常是致残性的但可预防)的重要原因,房颤(AF)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高。随着全球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房颤相关卒中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大多数房颤患者是老年人(≥75岁),且年龄增加是房颤相关卒中的***危险因素。    华法林用于预防房颤患者的卒中非常有

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指南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窦性心律相比,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升高5倍。预防心源性卒中是房颤管理的基石。2014年3月,美国ACC、AHA和HRS三大学会联合发布了房颤患者管理指南。本文依据该指南对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管理进行了总结。    主要推荐    对于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的非瓣膜性房颤

房颤预后不良,20%-患者未接受足够抗凝治疗

  有关房颤病人预后和治疗的 EORP-AF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AF 患者一年死亡率很高。房颤病人的症状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病人再入院原因主要为房颤和心衰,口服抗凝药的使用已日趋上升,但节律控制策略尚未普及。近期 Nat.Rev.Cardiol 杂志上刊登了 Daneil 博士等人的文章

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抗凝治疗经验谈

  作者:Gregory Y H Lip(英国伯明翰大学心血管医学教授,伯明翰阿斯顿大学血栓形成和血管科学客座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心血管医学副教授,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心脏学客座教授)    卒中预防是房颤管理的核心。首先要识别出较低卒中风险、不需要进行任何抗凝治疗的患者(男性CHA2DS2-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

    当前,在中国的35岁以上成年人中,房颤的发病率为0.74%,相当于有800万房颤患者。卒中是房颤最主要的并发症,房颤可使卒中发生率增高4-5倍,即使是接受节律控制的房颤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卒中风险。在中国的房颤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加,卒中发生率逐渐增高。    房颤抗凝治疗存在的问题   

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1.肝素    凡临床一经确诊或高度可疑急性肺栓塞,又无抗凝绝对禁忌证者,应立即开始肝素治疗。它是一种硫酸粘多糖,具有特别高的阴电荷,且是本药的生物效应。分子量平均为15000,静脉用药时,半减期为90min,主要在肝脏中降解。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脱颗粒,防止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当肝素与抗凝血酶

轮椅运动:中风患者康复的新希望

轮椅运动:中风患者康复的新希望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中风确认为全球第二大导致死亡的原因(死亡率10.8%),日本卫生部、劳动部和福利部将其视为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死亡率9.9%)。因此,中风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勤于锻炼身体,可以减少人们中风的风险,也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QOL)。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中的盲区

  最近,我遇到4例房颤患者,每位都伴有1到2个可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没人存在需要控制节律或需药物控制的心动过速症状。唯一的问题是抗凝治疗——“医生,我应该吃药吗?需要终生抗凝吗?”    对房颤(AF)患者应用抗凝药物的决策是一种冒险,因为药物在降低患者卒中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其出血风险。如果患

急性肾损伤的抗凝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使用抗凝剂潜在的风险和收益决定抗凝治疗方案  (1)无出血风险和凝血异常,也未全身抗凝者:可使用抗凝剂  a) 间歇性透析: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b) 无禁忌征的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推荐局部枸橼酸抗凝,不推荐普通肝素  c)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有枸橼酸抗凝禁忌征:普通肝素或低

肺动脉栓塞的抗凝治疗介绍

  (1)目的防止血栓发展和形成新血栓。  (2)适应证经V/Q、CT、MRI、肺动脉造影确诊的非大面积、非次大面积肺栓塞,本次症状加重或证实栓子脱落在2月之内,年龄≤75岁,无溶栓禁忌证;临床疑诊PTE时也可先应用。  (3)禁忌证年龄>75岁;大面积PTE,次大面积PTE;妊娠;近期内脑出血、活

关于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介绍

  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其应用指征及注意事项如下:  (1)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  (2)关于少数特殊患者(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卵圆孔未闭伴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房间隔瘤等)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  

PNAS:干细胞治疗的新希望

  水牛城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大脑的干细胞中鉴定了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是启动髓鞘生成的“主控开关”。相关论文于六月三十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资深作者,水牛城大学的助理教授Fraser Sim指出,转录因子SOX10将成为干细胞治疗的新希望,帮助人们治疗多发性硬化

新抗凝“神器”Vorapaxar——防中风有道

  Vorapaxar 是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PAR-1)的拮抗剂,同时具有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对于有心梗(MI)和外周血管疾病(PAD)病史的患者,应用 Vorapaxar 治疗可降低血栓性事件的发病率。另一方面由于其可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所以对于有卒中病史患者而言属于禁忌症

NJEM:药物新组合更好治疗老年白血病患者

  一项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一种新的药物组合可能会延长某些老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该研究由德国科学家领导完成,包括近800位老年(平均年龄73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参与研究。   在研究开始之前,没有一位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他

房颤患者选择抗凝还是左心耳封堵术?

  一、INR控制不佳致卒中风险升高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现在临床上面临的选择是抗凝还是左心耳封堵术。无论是传统抗凝药还是新型抗凝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看华法林INR达标率控制在2.0~3.0之间,达标率达到70%~100%.反之,如果不抗凝或者达标率低的话,那么生存率也显著下降。所以,

新药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专家说:“许多女性可以通过一种新型的乳腺癌药物来帮助生物治疗,目前只能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有很大的希望被用于单独治疗乳腺癌”。专家估计,多达五分之一的患者可能受益。   科学家说:“英国每年约有10,000名妇女可能受益于新型乳腺癌治疗”。生物治疗可以帮助抵抗罕见的遗传错

关于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介绍

  其目的在于:  (1)预防肺动脉血栓的周围出现血栓延伸。  (2)抑制由血栓所致的神经、体液因素的分泌。  (3)阻止静脉血栓的进展。  抗凝治疗的初期使用肝素,以后用华法令(Warhdn)维持。肝素的作用迅速,具有上述的三点作用,而华法令的起效时间相对长,缺少对神经体液因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肝素

PNAS:治疗儿童脑癌的新希望

  弥漫性内脑桥脑胶质瘤(DIPG)是一种幼儿群体常见的破坏性脑癌,目前无法治愈。然而,最近一项动物实验已经鉴定出有效破坏DIPG肿瘤细胞的实验药物。  根据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研究,该药物可作用于细胞胆固醇途径,并表明这些途径可能是治疗各种脑癌的富有成效的靶点。  DIPG肿瘤位于脑桥中

寄生虫: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说到寄生虫,我们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它们给动物和人类造成的损害。最近,有科学家发现,寄生虫——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分泌的特定蛋白质,可激发小鼠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已发展起来的卵巢肿瘤,或许可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大显身手。这项研究是由达特茅斯盖瑟医学院(Geisel Schoo

对房颤给予抗凝治疗不会令肾脏病患者的转归恶化

  据3月5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尽管某些研究提出,在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中用抗凝药华法林治疗房颤会增加死亡或中风的风险,但一项包括了超过2万4000名患者的研究则发现在一年时的一个较低的死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的组合结果,且出血风险没有增加。   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