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家海洋局积极推进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国家海洋局局党组的部署,4月22日,国家海洋局召开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专题研讨会,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海洋重大工程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项目进行讨论,积极推进该项目建设。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书贤及国家海洋局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讨论。 会议指出,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逐步推进,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的观(监)测能力,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国家海洋观(监)测网布局,推进国家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和海外观(监)测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加强对海洋生态、洋流、海洋气象等观测研究。 会议强调,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要求海洋局各相关单位,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以重大专项、海洋卫星、大洋极地等能力建设项目为依托,统筹观(监)测业务规划,与海底、大洋、极地、卫星专项规划和沿海地区海洋......阅读全文

专家视点 | 海洋监测与海洋互联信息网业务现状分析

  引言  2010年夏天, 墨西哥湾因石油泄漏导致石油钻塔爆炸, 严重损害周边海洋环境; IBM和Beacon联合研究院曾经共同发起一个项目:计划为哈德逊河创建一个环境监控系统, 把315 m长的河岸线变成一个分布式的水声网络, 进而收集生物、物理和化学信息, 然后统一发送到IBM数据管理中心;此

我国首个“赤潮灾害立体监测重点实验室”在沪成立

我国首个“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下称“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正式成立并揭牌。这是国家海洋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精神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实验室是我国在海洋赤潮灾害监测技术与应用方面的首个重点实验室。它的成立标志着在海洋监测技术的研究及成果应用与海洋行政

2016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6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主线,以3项规划计划为切入点做好系统谋划,以7项制度为重点健全制度体系,以六大项目为抓手带动整体工作,以3个能力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能力,协调推进生态保护、监督管理、监测评价工作,推动

我国东海区开展海洋环境“春季体检”实时了解“健康状况”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监测人员,5日乘坐先进的中近海综合调查船“向阳红28”号从上海起航,赴东海区开展海洋环境的“春季体检”。  据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环保处负责人介绍,为实时了解我国东海区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东海区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开展四次海洋环境的“大监测”,对海洋水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海洋卫星九天瞰海报佳音

  10月25日,我国海洋卫星家族又添一名新成员——海洋二号B卫星上天了。  目前,我国海洋卫星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型号到多种型谱、从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向系列化、业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我国海洋卫星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又将如何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

“透明海洋”工程 通过立体观测系统获取海洋环境综合信息

  犹如对浩瀚星空的痴迷,人类对于海洋深处的探索也从未止步。静水流深,在广袤神秘的深海,海水的运动有着怎样的规律?海温变化如何影响气候?如何更加清晰地观测海洋的动态并进行准确的预报?  近日召开的“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让“透明海洋”的概念走近公众。“透明海洋”就是通过建立海洋立体观测系

遥感所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署仪式  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签署仪式暨“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遥感部”挂牌仪式在遥感所举行。遥感所所长顾行发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玉银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遥感所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在前期共同承担

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方案通过评审

  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会同苏沪浙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建设及动态评估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专项工作方案》), 12月23日在沪通过国家海洋局主持的专家评审。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等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听取了《专项工作方案》工作背景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海洋环境监测与能力升级改造》项目工作计划,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9月8-20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的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

自然资源部三定出炉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正式发布。全文如下:  第一条  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投入运行

  近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该系统的建成可弥补中国南海南部海域上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高精度连续监测的空白,对开展南海海域海洋碳循环、海洋酸化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海域的最南端

中国将研发船载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

  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在海上移动观测平台及组网应用技术领域,中国将开展波浪滑翔器无人自主观测系统、远程复合动力快速无人艇监测系统、船载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自主航行潜水器组网观测关键技术、便携式无缆剖面监测仪及其组网技术等研发。   该部最新发布的,对上述研发项目予以具体

先河环保2019年报:收入13.7亿,净利润2.6亿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4月29日先河环保公布2019年财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4,326,135.32元(13.74亿),销售毛利率49.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648,290.96元(2.63亿),净利润率19.12%,较上年同期增长1.2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以先进国产观测仪表铸就海洋强国梦

  浩瀚的星空和壮阔的大海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目标,当第一个人抬起头,仰望星空,遥望大海时,探索自然奥秘的种子已在人类心中埋下。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海洋、宇宙已有了全新的认识,但人类探索海洋、宇宙奥秘的步伐却永远不会停止。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开发海洋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

基于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进行海雾监测

基于FPGA的微波辐射计数控系统设计与实现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可连续监测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并实时输出大气水汽含量和液态水含量等信息。本文介绍了海雾的形成条件和观测手段,并详细阐述基于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基于FPGA的微波辐射计数控系统设计与实现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可连续监测

环境科技十三五规划将研发水气土和新型污染物监测仪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初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体系,夯实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科技

“十三五” 规划将着重研发水气土环境监测仪器

  近日,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研制或突破的仪器设备。提出“初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体系,夯实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

科技部发布863海洋技术领域两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合计拟安排863计划专项经费3200万元 7月29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发布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迟钝爱德华氏菌毒力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及疫苗开发和海洋文昌鱼繁育与免疫基因功能解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

863海洋技术领域海洋药物重点项目启动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消息,“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海洋药物重点项目启动会于7月20日-21日在青岛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对海洋技术领域第一批立项启动的“抗神经系统疾病海洋药物”等共3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交流。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抗神经系统疾病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和“抗心脑血管疾病海洋药物研究开发”2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14)在京举行

  2014年4月18日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14)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我要测协办,此次会议来自政府机关、专家学者800余人参会,会议就2013年科学仪器技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三)

2008年6月30日,SELEX公司的PicoSAR装载在Schiebel的s-100无人机上在奥地利进行了试飞,飞行高度约为900 m,成功实现了机上实时成像,PicoSAR实物图如图 11所示。PicoSAR系统工作在X波段,具有聚束模式/条带成像/运动目标检测,最高分辨率为1 m、作用距离大于

海洋区首次纳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指南,《规划》将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其中,确定了“一带四海十二区”的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布局,并明确了5项海洋生

“两院”院士大会召开 胡锦涛大会上讲话

“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3日召开 分别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两院”6月22日联合举行媒体吹风会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536位院士和6位

大连漏油“后遗症”

  尽管海上清污告一段落,但从应对原油泄漏到评估生态环境影响直到生态恢复,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尽管中石油在大连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泄漏事故已经过去10多天,前期的清污已经告一段落,但这一事故造成的影响远未结束,从应对原油泄漏到评估生态环境影响直到生态恢复,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更有专家表示,从漏油事件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将为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据气象局网站消息,今日11时02分33秒,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成功送入太空。20多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成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815.6公里

我国将建设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

  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已正式立项,建设周期5年,总投资逾21亿元。  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建,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的海底,分别建立主要基于光电复合缆连接的海底科学观测网,实现从海底向海面的全方位、综合性、实时的高分辨率立

“十三五”环保科技规划:中央预计投入300亿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从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获悉,《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开始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5年11月30日。   《规划》(征求意见稿)列举了在九个领域以及一项能力建设方面的重点任务,中央预计投入300亿

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刘文清院士受聘中国海洋大学

  2019年8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区政府举行了刘文清院士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副校长李华军院士为刘文清院士颁发聘书,崂山区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副校长李华军院士(左)为刘文清院士颁发聘书  李华军在致辞中对刘文清院士受聘中国海洋大学表示欢迎与感谢,他介绍说,刘文清院士是我国环境光学监测研究领

刘文清:搞科研总是先苦后甜

  刘文清  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文清凭借在资源环保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文清虽年过花甲,但眼睛仍清澈如洗。在他的领导下,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立意高远,自行研制出

记我国首个深海海底观测网基地创建始末

  中国科学院的水声学科研究起步于海南。上世纪50年代未,我国水声学海上考察的最早一支国家队组建于三亚,亦即日后的中科院声学所南海研究站。50多年来,南海站承担了几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水声界的精英,有两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的研究生涯就始于南海站。南海站被誉为中国水声界名副其实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