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浓度测定(双缩脲法)实验

实验原理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凯氏定氮法;比色法主要包括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及 染料结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双缩脲(Biuret)法: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酰胺基(—CO—NH2),或与此相似的基团[如—CH2—NH2,—CS—NH2,—C(NH)NH2]的任何化合物,无论这类基团直接相连还是通过一个碳或氮原子间接相连,均可发生上述反应。蛋白质分子含有众多肽键(—CO—NH—),可发生双缩脲反应,且呈色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肽键数量即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标准液比较,经计算或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血清总蛋白质含量。实验试剂1.6mol/L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240g,用新鲜蒸馏水配制成1L,置室温贮存在密封......阅读全文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目的】掌握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原理】BCA(bicinchonininc acid)与二价铜离子的硫酸铜等其他 试剂组成的 试剂 ,混合一起即成为苹果绿,即BCA工作试剂。在碱性条件下,BCA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将Cu2+ 还原为Cu+ ,一个Cu+ 螯合二个BCA分子,工作试剂由原

几种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一、Bradford法蛋白质与考马斯亮兰染料结合生成蓝色物质,蓝色物质的量与蛋白质浓度的高低成正比。生成的蓝色物质在595nm处有最大光吸收,通过测定595nm的光吸收,来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中一般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来作标准曲线,此法的灵敏度为25~200ug/ml。甘油、吐温(tween)

常用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汇总

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含氮生物大分子之一,承担着各种生物功能。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蛋白质构造分析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蛋白测量的方法主要有BCA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和Lowry法等。BCA法  原理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与Cu2+络合并将Cu2+还原成Cu1+(biuret reaction)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原理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原理:BCA与二价铜离子的硫酸铜等其他试剂组成的试剂混合一起即成为苹果绿,即 BCA 工作试剂。在碱性条件下,BCA 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将 Cu2+ 还原为 Cu+,工作试剂由原来的苹果绿色变为紫色复合物。562 nm 下其光吸收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BCA 蛋白浓度测定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检查过程

  受试者静脉采血,及时分离血清后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取96孔酶标板,加入试剂。试剂加完后,准确吸取20μl样品溶液于酶标孔中,加入BCA试剂200μl,轻摇,于37℃保温30-60min,冷却至室温后,以空白为对照,在酶标仪上590nm处比色,以牛血清白蛋白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 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硫铵不干扰显色, Cu2+与蛋白质的肽键,以及酪氨酸残基络合,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双缩脲法常用于0.5g/L~10g/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测定。  2、Lowry法:Cu+与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

Lowry-检测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Lowry 法又称为 Folin-酚试剂法。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铜-蛋白复合物,然后这一复合物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 (Folin-酚上级),产生钼蓝和钨蓝复合物的深蓝色,这种深蓝色 的复合物在745~750 nm 处有最大的吸收峰,颜色的深浅(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可根据 750

Lowry-检测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Lowry 法又称为 Folin-酚试剂法。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铜-蛋白复合物,然后这一复合物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 (Folin-酚上级),产生钼蓝和钨蓝复合物的深蓝色,这种深蓝色 的复合物在745~750 nm 处有最大的吸收峰,颜色的深浅(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可根

Lowry-检测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Lowry检测法             实验方法原理 Lowry 法又称为 Folin-酚试剂法。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铜-蛋白复合物,然后这一复合物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 (F

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有哪些?

  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含氮生物大分子之一,承担着各种生物功能。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蛋白质构造分析的基础。   下面小编给大家汇总一下有哪些常用的蛋白测量的方法。   BCA法   原理   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与Cu2+络合并将Cu2+还原成Cu1+(biuret reaction)。BCA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测定中,蛋白-染料复合物会有少部分吸附于比色杯壁上,实验证明此复合物的吸附量是可以忽略的。

蛋白质紫外吸收与浓度测定方法

[原理]由于蛋白质中存在着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因此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具有紫外吸收高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此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正比关系,因此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蛋白质定量测定。该法迅速、简便、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可测定0.1~1.0mg/mL的蛋白质溶液。

蛋白质浓度测定(双缩脲法)

实验概要1.掌握本实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2.掌握标准工作(A—C)曲线的制作3.熟悉蛋白质定量测定的几种常用方法实验原理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凯氏定氮法;比色法主要包括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及 染料结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双缩脲(Biuret)法: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

蛋白质浓度测定(双缩脲法)

实验原理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凯氏定氮法;比色法主要包括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及 染料结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双缩脲(Biuret)法: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

蛋白质浓度测定-FolinPhenol-(Lowry)测定法

目的要求(1)学习Folin-phenol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2)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原理目前蛋白质含量测定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比重、紫外吸收等测定得知;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如微量凯氏定氮、双缩脉反应、Folin-ph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蛋白质浓度测定

蛋白质浓度测定介绍:  蛋白质浓度测定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是往往用于计算纯化方法的回收率的重要方法。蛋白质浓度测定正常值:  人体正常值一般是 60 - 80 g/L。蛋白质浓度测定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 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硫铵不干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蛋白质浓度测定

蛋白质浓度测定介绍:  蛋白质浓度测定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是往往用于计算纯化方法的回收率的重要方法。蛋白质浓度测定正常值:  人体正常值一般是 60 - 80 g/L。蛋白质浓度测定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 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硫铵不干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图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图如下: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有:1、 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硫铵不干扰显色, Cu2+与蛋白质的肽键,以及酪氨酸残基络合,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双缩脲法常用于0.5g/L~10g/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测定。2、Lo

蛋白质浓度测定(双缩脲法)实验

实验原理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凯氏定氮法;比色法主要包括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及 染料结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双缩脲(Biuret)法: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图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图如下: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有:1、 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硫铵不干扰显色, Cu2+与蛋白质的肽键,以及酪氨酸残基络合,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双缩脲法常用于0.5g/L~10g/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测定。2、Lo

斑点滤膜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实验材料 待测蛋白质样品 试剂、试剂盒 10%三氯醋酸(TCA)考马斯亮蓝凝胶染色液考马斯亮蓝凝胶脱色液 仪器、耗材 Whatman 3 MM 滤纸 实验步骤 1. 用铅笔在 3 mm 滤纸上画出 1 cm x 1 cm 大小的方格; 2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

斑点滤膜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待测蛋白质样品试剂、试剂盒 10%三氯醋酸(TCA)考马斯亮蓝凝胶染色液考马斯亮蓝凝胶脱色液仪器、耗材 Whatman 3 MM 滤纸实验步骤 1. 用铅笔在 3 mm 滤纸上画出 1 cm x 1 cm 大小的方格;2. 在每一方格中心加入 3 ul 样品;3. 将滤纸凉干

斑点滤膜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斑点滤膜结合法             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待测蛋白质样品

280-纳米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苯环结构,在紫外 28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 280 nm 波长吸收值大小来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材料待测蛋白质样品试剂、试剂盒实验用缓冲液(空白对照)仪器、耗材分光光度计(配备紫外档)石英比色杯用于溶液

280-纳米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苯环结构,在紫外 28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 280 nm 波长吸收值大小来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材料 待测蛋白质样品试剂、试剂盒 实验用缓冲液(空白对照)仪器、耗材 分光光度计(配备紫外档)石英比色杯

蛋白质浓度测定(双缩脲法)实验介绍

 实验原理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凯氏定氮法;比色法主要包括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及 染料结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双缩脲(Biuret)法: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

280-纳米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280纳米(A280)光吸收法             实验方法原理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苯环结构,在紫外 28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收值与蛋白质

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是近来新研制的一种改进的 Lowery 测定法,反应简单而且几乎没有干扰物质的影响。实验方法原理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结构能与 Cu2+络合生成络合物,同时将 Cu2+还原成 Cu+。而 BCA 试剂可敏感特异地与结合,形成稳定的有颜色的复合物。 在 562nm 处

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实验

二奎琳甲酸检测法             实验方法原理 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结构能与 Cu2+络合生成络合物,同时将 Cu2+还原成 Cu+。而 BCA 试剂可敏感特异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