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裴端卿教授JBC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科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带领的一项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失活细胞周期抑制剂能促进重编程,表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介导的Sox2磷酸化作用,调控着多能性的建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七月二日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研究员,是本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欧阳娟(Juan Ouyang)。 胚胎干细胞(ESCs)能够分化为成人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它们一直都被认为是治疗各种人类退行性疾病的细胞资源。特别是,患者特异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由于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对于治疗人类疾病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此外,人类ESCs和iPSCs也成为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机制的重要工具,可用于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多种人类疾病。虽然我们在理解ESC自我更新和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方面......阅读全文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相比于过去,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方法已经被改造得更加精致、简易。但是大多数重编程效率都较低:只有一小部分细胞最终实现了重编程。而且,iPS细胞之间也存在差异,这无疑加大了建立生物学实验的困难。科学家也在研究中发现了更有效率的体细胞重编程新机制。目前,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帕金森、先天性耳聋、肾脏疾病、眼

简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方法

  iPS细胞是由一些多能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等细胞中制造而成。在制造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了4种遗传基因,同时加入了7种包括可阻碍特定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和酶在内的化合物,以研究其各自的制造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没有添加化合物时,遗传基因的导入效率为0.01%-0.05%,而加入了一种叫“巴尔普罗酸”的蛋白质

概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最初是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干细胞和胚胎APSC多能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随后世界各地不同科学家陆续发现其它方法

干细胞的分类——多能干细胞、但能干细胞

1、多能干细胞:即能产生多种类型的细胞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能力的一类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其不仅存在于骨髓中,在脂肪、骨骼、肝脏、脊髓、肺以及脐带中都能分离和制备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能支持造血和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调节免疫以及分离培养操作简便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间充质干细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方法

  iPS细胞是由一些多能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等细胞中制造而成。在制造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了4种遗传基因,同时加入了7种包括可阻碍特定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和酶在内的化合物,以研究其各自的制造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没有添加化合物时,遗传基因的导入效率为0.01%-0.05%,而加入了一种叫“巴尔普罗酸”的蛋白质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程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最初是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干细胞和胚胎APSC多能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随后世界各地不同科学家陆续发现其它方法同样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历史

1950年代,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的一系列实验表明,将蟾蜍成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后,这个重组的细胞可以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蟾蜍个体。这一发现否定了此前一度流行的一个学说: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会不断丢弃不需要的遗传物质。约翰·格登的实验证明动物成体细胞仍然拥有全套基因组,有发育成完整个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历程

  iPS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最初是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利用病毒载体将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组合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干细胞和胚胎APSC多能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随后世界各地不同科学家陆

诱导多能干细胞1

导语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团队利用逆转录病毒将4个转录因子转入成体细胞,进而实现了“生命时钟”的逆转,将其转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iPSC)。近年来,iPSC技术不断

诱导多能干细胞5

利用iPSC首次实现体外制造造血干细胞 2017年5月17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研人员首次利用7个转录因子,将成体细胞来源的iPSC转化为造血干细胞,其具有与天然造血干细胞“极其相似”的特性,该成果有望解决血液和骨髓供体不足的问题,对血液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以Haematopo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