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案附十大案件盘点

整理|一言 郁竹 1月10日至11日,第十五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指出,依法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案件,对经费使用不规范的,甄别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可不作犯罪处理的移交追究违规责任,促进科研经费有效、科学管理。 最高检同时强调,从严把握刑事追诉标准,切防把一般违法、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作犯罪处理。 近年来,涉及科研经费的案件时有爆出,不少科研人员牵涉其中甚至身陷囹圄。部分案件的影响已不只局限于科研界,而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以下是部分典型案件梳理(按审判时间排序):2020年——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贪污科研经费案 审判结果: 2020年12月8日,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已撤销院士称号)李宁及同案被告人张磊贪污案二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李宁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五十万元;对被告人张磊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阅读全文

聚焦复旦大学动物实验室科研经费贪污案

   4月上旬,上海一中院第五法庭举行的一场庭审,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被告席坐的是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原主任敖红和原副主任黄爱民。  敖红和黄爱民利用职务之便,承接动物实验服务项目,并通过虚假发票报销的方式,私吞项目收益147万元,最终两人被判犯贪污罪,分别获刑10年和12年。一时间,该

贪污科研经费3756万余元-“最年轻院士”李宁案判了

   2020年1月3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及同案被告人张磊贪污一案,对被告人李宁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被告人张磊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

行与思:堵住贪污高校科研经费的漏洞

   近几年,一些著名高校的科研人员骗取、套取科研经费案件时有发生,涉案数目动辄数十万元。贪污案件出现在被誉为“象牙塔”、思想高地的大学里,发人深思。  这一乱象的原因何在?一方面是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比如,经费到达科研单位不及时,甚至滞后太多,高校科研人员只得先垫付,在垫付与实际支付的时间差、额度差

刘良云:科研经费管理逼出的“贪污”教授,惋惜!

  前段时间“北师大一教授涉嫌骗取科研经费被以贪污罪判刑11年”事件给科研人员、特别是高校老师应该带来极大冲击。  张立新教授从事微波遥感研究,是定量遥感同行,不算太熟悉,但也有很多接触和了解。从我的了解,张立新教授就是一个普通教授,待人周全、亲和,教书、科研、养家糊口,与贪污犯似乎一丁点不粘。  

最高检: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案-附十大案件盘点

  整理|一言 郁竹 1月10日至11日,第十五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指出,依法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案件,对经费使用不规范的,甄别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可不作犯罪处理的移交追究违规责任,促进科研经费有效、科学管理。 最高检同时强调,从严把握刑事追诉标准,切防把一般违法、违反财经纪律

科技部:严查贪污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科研经费等问题

  近日,科技部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报告会,科技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郭向远以“守纪律、讲规矩、强党性”为主题,为部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讲党课。  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和五个“比如”现象发生,坚决做到

光明日报:对糟蹋科研经费的要用重典

  据《中国青年报》7月29日报道,今年3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前院长陈英旭涉嫌贪污案。陈英旭被控授意其博士生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对于陈英旭案,学术圈外人都感到震惊

北京一高校学院领导贪污38万元科研经费获刑

   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原院长吴尚义签订虚假合同,套取科研经费38万余元。记者昨天获悉,市三中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以贪污罪判处吴尚义有期徒刑3半年,罚金20万元。  ■案情  签虚假合同套现科研经费  现年60岁的吴尚义,原系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  通州法院的判决书显示

历时5年的贪污案判了-李宁院士倒卖病毒所实验动物

  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1月3日,该院公开宣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及同案被告人张磊贪污一案,对被告人李宁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被告人张磊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有部分媒

因判贪污罪,中国工程院撤销李宁(农业学部)院士资格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撤销李宁(农业学部)院士称号的决定,根据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宁贪污罪的判决意见和中国工程院相关规定,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查确认,决定自2020年12月8日起撤销李宁(农业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贪污科研经费-中国石油大学一教授获刑11年半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新海利用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通过虚报劳务费等方式骗取科研经费共计576万余元,并将其中320余万元揽入个人腰包。此外,为承接科研项目,他还行贿50万元。一审因贪污罪和行贿罪获刑11年半并处罚金200万元后,王新海提起上诉。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高院终审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案一审宣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2020年1月3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及同案被告人张磊贪污一案,对被告人李宁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被告人张磊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浙大教授陈英旭因贪污近千万元科研经费被判十年

  1月7日下午两点半,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杭州中院”)对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进行宣判,认定其贪污945万余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2013年7月,中国青年报独家报道了陈英旭涉嫌贪污科研经费被审判的情况(详见2013年7月29日《亿元课题经费被控贪污

套取科研经费-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受审

  虚报劳务费领空饷,虚开发票套取科研经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教授王新海将自己能够运作的科研经费进行了最大限度“开发”,从2009年到2015年案发,王新海单独或伙同他人,共计套取科研经费共计576万余元,其中323万余元被其据为己有。不仅如此,为感谢老同学在调动工作和获取项目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仪器采购成大黑洞

  “如不尽快采取措施,掌握大笔科研经费的教授群体可能沦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一位检察官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警示。  中国青年报近日推出“穷教授VS富教授”系列报道与讨论后,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响应,不少读者提出,问题不在于教授的穷富,而是穷富的原因,富教授致

光明日报:用法律堵住科研经费管理漏洞

   科研机构和工作者的头上应该时刻悬着一把法律之剑,让那些非法使用国家科研经费的人受到法律的严惩。唯其如此,才能让宝贵的科研经费“好钢用在刀刃上”。  据媒体报道,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显示,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

贪污起诉撤销后,清华大学教授付林成果申报国家科技奖

  备受关注的清华教授付林涉贪案以撤诉告终后,其成果再次申报国家科技奖。该成果2017年曾申报同一奖项,但因付林被拘未参与答辩而无缘。  据中国节能协会官网显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付林的研究成果“烟气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及应用”再次提名参评2019年国家科技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

陕西6所高校以虚假经济事项报销科研经费

  陕西省审计厅负责人28日作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时透露,其中对省属22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有6所高校以虚假经济事项报销科研经费。  在对省属22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科研经费预决算管理不规范,43个纵向科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审计“解密”:高知易“中招”

   朱慧卿/CFP  2014年10月,科技部党组一份整改情况通报曾披露,审计署审计发现,5所大学的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  7名教授中,包括本报曾披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原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等人。由于涉及的都是相关领

“危险”的科研经费

  科研不端行为,集中发生在项目申请阶段,发生比例约为80%。科研不端行为包括信息弄虚作假、重复发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违反评审规定等几种情况。   “人品太差,做出这样的事情很恶心。”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庭审时这样评价自己的索贿行为。几天来,这句话被媒体广为传播,同时,张曙

科技领域腐败有趋重苗头-投入以各种名目流进个人腰包

  日前,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禇健因涉嫌贪污、挪用公款、行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犯罪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禇健以及中国工程院原院士李宁、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等人的纷纷落马引起了公众对科研腐败的关注。最高检2月11日通报了查办科技领域职务犯罪的相关情况,显示科技经

把科研项目当“圈钱”工具只会身败名裂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王新海,因涉嫌贪污罪和行贿罪走上法庭受审。他利用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他人,套取科研经费共计576万元。王新海案的审理,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盲区、正风肃纪没有禁区,把科研项目当“圈钱”工具只会身败名裂。  靠行贿拿科研项目,通过虚构

“双反”案的双重启示-是经济账更是战略账

  “双反”案的背后,不仅是经济账,还有战略账。在计算“双反”案可能导致中欧多大的双输的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发展一个新型战略产业,如何才能少走弯路。   大棒终于落下。北京时间6月4日晚,欧盟委员会正式就去年9月启动的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作出初裁,决定从2013年6月6日起至8月

教育部公布4起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典型案件

  在近期召开的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情况第二批专项检查动员部署会上,教育部通报了4起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典型案件,并对即将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进行部署。  此次通报的4起典型案件是: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将科研经费划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贪污945万余元,被判刑10年;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借用他人身份证

科研经费管理乱象调查:报销来套现-立项拼关系

  最近几年,科研经费腐败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中央一方面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一方面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应该说,高校科研领域的问题正在一一改正过程中。然而,在高校科研环境日趋向好的背景下,个别高校的教师却出现了不敢做科研的现象。这背后是何原因?  年底是每个单位、每个人盘点过去一年工作的时候,

蒋高明:科学经费该怎么花

  不久前,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再次被媒体曝光。某高校科学家贪污巨额科研经费,被依法惩治。其实,科研经费中的腐败问题出现多年了,有些早已成为“潜规则”。   据报道,江南某大学教授被指控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

中青报:从68万被冒领透视科研经费管理积弊

  近日接连爆出两条关于科研经费贪腐的新闻。   2月9日,媒体报道,原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执行院长宋茂强,伙同其妻借用亲戚、老乡身份证以“校外劳务人员”的身份冒领68万元科研经费,并签订虚假劳务合同应对财务审计。   2月14日,广东省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广东省科技厅原副厅长王可炜涉嫌严重违纪,

教育部发布工作要点-严查高校挪用科研经费等

  教育部今日(1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要点指出,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清理规范高考加分。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加大高校财务信息

贪污50万割一耳朵

  一、事由  3月15日晚我在某地假日酒店看《凤凰卫视》,有个辩论节目:《贪污50万元判死刑》。据《凤凰卫视》说,今年两会有位刘代表的提案是《贪污50万元判死刑》被网民评为最佳提案。《凤凰卫视》就这个提案由主持人邀请3位知名学者说自己的看法,同时介绍不同网友的意见。  今天是17日,印象中持赞成的

科研院所成反腐新领域-涉案人员多为精英

精英硕鼠 张浩/漫画 北京海淀检察院调查表明:科研经费使用、后勤服务、图书资料购置是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滋生三大“病灶”   大学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职务犯罪高发区,而科研院所里的腐败,人们了解的并不多。   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统计,2005年至2009年,该院反贪局共立案侦查发生在海淀区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