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处境堪忧

或深灰或白中带粉的身躯,轻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线,带起晶莹的水花,嬉戏间脸上挂着俏皮的微笑。图片来源于网络 5月8日,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人们将视线投向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国际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 从曾经终年可见到仅存4000余头,相关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近岸河口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尖的生物,白海豚这一生态系统指示物种的“落寞”,也给围填海等涉海工程敲响了警钟。 “那年春天的清晨,我正在伏案疾书,楼里一阵雀跃,‘快看!白海豚!’‘哇,有3头!’只见人们拉长了脖子往窗外凑。”多年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工作人员庄黄腾仍难以忘怀与白海豚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邂逅。 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与大熊猫、华南虎属同级别的珍稀濒危物种。 庄黄腾生活的城市地处厦门湾,白海豚曾终年可见。上世纪90年代,在海洋三所研究员黄宗国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对厦门海域白海豚的数量进......阅读全文

为中华白海豚寻找“保护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63.shtm在我国,至少有8个现存的中华白海豚地理种群,但对它们的保护管理工作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以下简称深海所研究团队)总结了我国

“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处境堪忧

或深灰或白中带粉的身躯,轻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线,带起晶莹的水花,嬉戏间脸上挂着俏皮的微笑。 5月8日,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人们将视线投向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国际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 从曾经终年可见到仅存4000余头,相关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近

多只中华白海豚现身福建厦门鼓浪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23.shtm   ?近日,在福建厦门鼓浪屿附近海域,轮渡工作人员拍到多只中华白海豚的影像。它们在水中畅游,还不时跃出水面。据了解,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欢在近岸海域栖息,每年3至

“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处境堪忧

  或深灰或白中带粉的身躯,轻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线,带起晶莹的水花,嬉戏间脸上挂着俏皮的微笑。图片来源于网络  5月8日,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人们将视线投向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国际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  从曾经终年可见到仅存4000余头,相关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首个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智慧监测平台建成

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均为生活在我国境内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小型鲸类),为守护这些“水中国宝”,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研究团队联合多家保护区和研发单位,建成了覆盖内河和近海的首个水生哺乳动物实时声影像智慧监测平台,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

研究揭示中华白海豚部分种群正经历快速衰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李松海研究团队与汕头大学刘文华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该研究整合了深海所与汕头大学2015年至2019年间个体照片数据库,对广西三娘湾及其毗邻海域中华白海

中华白海豚种群核心栖息地改变与船舶活动有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93.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与汕头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发

中华白海豚可能存在两种生态型假说首次提出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以下简称深海所研究团队)在Ecological Indicator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图谱(Self-organizing map,简称SOM)对我国海南、三娘湾和湛江三个相邻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栖息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伶仃洋上“打响”白海豚保卫战

7月10日,本报记者跟随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出海寻找中华白海豚踪迹,全身裹得严严实实。   中华白海豚,中国一级保护的鲸豚哺乳动物,珠江口是它们的主要聚居区。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因穿越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而备受关注。   连月来,南方日报记者多次辗转于港珠澳大桥施工

科学家证实鲸豚动物高频听觉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在人类社会,老年性耳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多数人的听觉能力尤其是高频听觉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那么,这一现象是人类所特有还是普遍存在于其它哺乳动物包括海洋哺乳动物之中呢?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宽吻海豚和伪虎鲸的听觉能力尤其是高频听觉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并不清楚这是一

麻黄属的生活环境

  麻黄属诸种类或多或少为旱生性或半旱生性植物,生于沙丘、半沙漠、草原、荒漠及多沙、多岩石、多石砾的稀树干旱地区。

中科院研究员李松海:扎根南海研究海洋哺乳动物

  建立首个南海鲸类动物资源数据库、首次发现海南西南海域存在中华白海豚种群、揭示齿鲸动物声呐系统相关的发声、听觉机制及噪声影响……作为中国科学院引进的海外人才,李松海自2012年起带领团队“深耕”南海,从事鲸类等海洋哺乳动物研究。  回国9年,李松海和团队在南海海洋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鲸类环境适应与

新方法让鲸类生态“摸底”更靠谱

近年来,全世界都在开展近海生态和珍稀动物的本底调查工作,但是单一方法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往往难以验证其可靠程度。 近日,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整合式鲸类生态研究新范式,并展示了示范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生物保护》(Biological

我国首套海洋哺乳动物声学实时监测系统运行

我国首套海洋哺乳动物水下声学实时监测系统在该保护区建设完成验收并在连续3个月运行中初显成效,运行期间共监测到海洋哺乳动物声学片段1066条,并实时传输至保护区智慧化监管指挥中心。2022年11月,合浦儒艮保护区建设4套海洋哺乳动物声学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导开发,南京师范大学

绿藻球怎么养绿藻球的生活环境

  绿藻球能适应广泛的水质、光度及温度变化,不追加肥料、不添加二氧化碳也可育成,具体的养殖 方法 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绿藻球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绿藻球的养殖方法  1.绿藻球为绿藻类中的淡水藻品种,可以用洁净的自来水养殖,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更换一次清水,水温一定要保持25摄氏度一下

让白海豚与大工业和谐共处-钦州划定生态海岸线

  本报南宁10月17日电 (记者郑盛丰、谢建伟)以“自贸区与新机遇”为重点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在即,被确定为本届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的广西钦州市,将与东盟10国的“魅力之城”一起,展现“白海豚与大工业和谐共处”的独特城市魅力。  地处北部湾顶端的钦州,拥

深海所呼吁关注驼海豚属动物的生存威胁

  近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松海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Humpback dolphins at risk of extinction 的Letter文章。文章结合其研究团队的相关科研成果和认识,提出中华白海豚等驼海豚属动物正面临灭绝的风险,呼吁关注这些动物所面

中华仙茅的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3~10列。皮层宽广,偶见根迹维管束,皮层外缘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散列。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60~20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80μm。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

《中华海洋本草》问世

  我国海洋药物领域首部大型志书《中华海洋本草》9月27日在京首发。这是国内第一部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优化的权威工具图书。   《中华海洋本草》由国家海洋局主持,组织30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5年的系统梳理编撰而成。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表示,《中华海洋本草》的出

中华仙茅的介绍

  中华仙茅(拉丁学名:Curculigo sinensis S. C. Chen),石蒜科仙茅属植物。[1]  中华仙茅根状茎缩短而粗厚。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宽线状披针形,长约85厘米,宽约4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具强烈折扇状的脉,革质,上面近无毛,背面被长柔毛,脉上尤甚。花果期4-5月。产

《中华创伤医学》出版问世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领衔主编的大型学术专著《中华创伤医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据了解,全书包含135章,共计375万字,既继承了以往创伤医学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取得的重要成果,又反映了我国台湾地区同行在该领域的独到经验。

中华“慧眼”观测能力有多强?

  ——解读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结构示意图  茫茫天宇间,在轨运行的航天器“中国方阵”中,除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之外,还有一颗近日发射升空的新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与其他航天器相比,这颗重约2.5吨,在距地面55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中华仙茅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延长,长可达30厘米,圆柱状,肉质,外皮褐色;根粗壮,肉质,地上茎不明显。叶3~6片根出,狭披针形,长10~25厘米,先端渐尖,薹部下延成柄,再向下扩大呈鞘状,长4~10厘米,绿白色,边缘膜质;叶脉显明,有中脉;两面疏生长柔毛,后渐光滑。花腋生;花梗长1~2.5厘米,藏在叶鞘内;

中华石龙尾的介绍

  中华石龙尾(拉丁学名: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  草本,高5-50厘米;茎简单或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而节上生根,与花梗及萼同被多细胞长柔毛至近于无毛。叶对生或3-4枚轮生,无柄,长5-53毫米,宽2-15毫米,卵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

中华仙茅的分布范围

  中华仙茅是石蒜科仙茅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野生于平原荒草地阳处,或混生在山坡茅草及芒箕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此外,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中华仙茅的繁殖栽培

  宜选低山坡或平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地栽种。栽培技术用种子和根茎繁殖。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0月,选当年已开花的母株,刨开四周泥土,从叶鞘内采下果实,搓出种子,洗净后,混在稍湿润的细沙里贮藏备用。3-4月育苗,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用细土覆盖,厚约1

最新研究发现受生活环境影响-穷人DNA质量在下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艰苦的成长环境会对穷人产生影响。生活压力会在他们的基因中留下长久、有害的印记,以致穷人的DNA质量下降。  通过对底特律地区的穷人、中下层阶级黑人、白人和墨西哥居民的端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处于恶劣环境,总体上他们的DNA序列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短,导

中华仙茅的药理作用

  对免疫功能作用:  .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给小鼠灌服仙茅70%醇浸剂10,20g/kg,每天1次,连续7天,于给药后第5天分别腹腔注射0.4%肝糖原2ml,而于末次给药后l小时,腹腔注射2%鸡红血球悬液1ml,2小时后处死小鼠。按文献(张蕴芬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9)法测定吞噬功能。结果

中华仙茅对免疫功能作用

  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给小鼠灌服仙茅70%醇浸剂10,20g/kg,每天1次,连续7天,于给药后第5天分别腹腔注射0.4%肝糖原2ml,而于末次给药后l小时,腹腔注射2%鸡红血球悬液1ml,2小时后处死小鼠。按文献(张蕴芬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9)法测定吞噬功能。结果表明仙茅可使小鼠腹腔巨

中华石龙尾的形态特征

  草本,高5-50厘米;茎简单或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而节上生根,与花梗及萼同被多细胞长柔毛至近于无毛。叶对生或3-4枚轮生,无柄,长5-53毫米,宽2-15毫米,卵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稀为匙形,多少抱茎,边缘具锯齿;脉羽状,不明显;上面近于无毛至疏被多细胞柔毛,下面脉上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具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