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袁隆平回应中科院落选:两院评选存在门户之争

对当年未当选中科院院士等问题作出回应 本报讯 昨天上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来到广州,在广东科学馆作了一场题为“超级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的专题演讲,并就国内科研环境、提交粮库空置提案、超泰稻滋味如何等问题作出回应。在谈到当年未能当选中科院院士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时,他虽然强调自己并不追求当中国或美国的院士,但也指出我国两院院士评选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 袁隆平昨在广东科学馆作专题演讲 “两院里面也不见得就是一干二净的,还是有些不正之风,有门户之争的。 和地方上的学者相比,中央单位的学者票数就多点,占优势。在同等水平下,绝对是中央单位的学者当选,这就有点不太合理。 我还提出了"种三产四"的丰产工程……在5年内,在全国推广到6000万亩,要产出8000万亩粮食,这等于增加2000万亩耕地,可以多养活3000万人口。” 未当选中科院院士 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并非为了当院士 为世界水稻研究做......阅读全文

袁隆平,朱立煌等人最新PNAS解析杂种优势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遗传学的途径,综合表型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等组学信息,通过对二个永久性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和图位克隆揭示了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杂种产量优势的关键性状及相关的基因和QTLs。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

中科院曾派人对谢华安涉抄袭事件进行独立调查

很多人知道袁隆平,却不一定知道谢华安。这回,谢华安出了大名。因为涉嫌论文抄袭,他最近被推进了舆论漩涡。 就在他刚被评为中科院院士之后,有人举报,他的论文是别人做的。 有人对他的学术水平提出质疑:认为他不会做学术,不配当院士。 谢华安到底有没有抄袭?他能不能当院士?对于像

“舌尖上的革命”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

  1月8日,一个和“吃”有关的科学研究登上了我国科技的最高领奖台,项目全称听上去略有些拗口:“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以下简称分子设计育种),但研究的问题却很接地气,即破解粮食生产“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矛盾难题,说白了不仅让老百姓吃饱,而且要吃好。2017年10月31日,江

土壤修复新技术:耐盐碱水稻的生长密码

  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将荒凉滩涂变良田,这个昔日难以实现的愿景,如今随着土壤改良等多项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越来越多地变为现实。图片来源于网络  12月7日,以“盐碱地稻作改良”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青岛开幕,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荒漠化协会、越南水稻研究所、埃及水稻研究

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开幕

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开幕 多方力量继续助推生物产业发展 “生物产业是当今经济社会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在6月21日于长沙举行的一个论坛上,湖南省省长周强这样给生物产业定位。 周强是在以“引领生物产业发展,助推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

“杂交水稻合作论坛(河内)国际学术会议”在越南召开

  5月23日至25日,“杂交水稻合作论坛(河内)国际学术会议”在越南召开,袁隆平院士为大会亲笔题字祝贺。此次会议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成都生物所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联合主办,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资源短缺和高效利用以及水稻科技革命的挑战。   大会主席

PNAS:袁隆平等水稻杂交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获重大突破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但其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是一个经典的科学难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朱立煌课题组和朱祯课题组与基因组所于军课题组、湖南杂交水稻中心袁隆平院

许智宏院士:用通俗语言向公众解释转基因

前段时间,有关转基因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转基因作物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度?转基因作物到底安不安全?带着疑问,《科学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许智宏。  许智宏认为,人们之所以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如此强烈,其实是因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来进行作物育种的历史毕竟较短,公

袁隆平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超级杂交稻育种

  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新引入分子生物技术。记者5月9日从“十二五”国家科技部“863”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启动式上获悉,课题组拟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精细定位出一批重要性状基因,创制一批优异新种质及新材料和选育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质高

袁隆平院士PNAS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传友(Chuanyou Li)研究

温家宝: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也有许

李家洋:到涉及重大应用生产领域寻找基本科学问题

  5月26日下午,匆匆赶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顾不上吃晚饭,即向其团队成员布置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立即安排一次国内有关育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讨论如何将新发现的水稻理想株型基因尽快应用于水稻农业生产,发挥其在培育我国新型高产水稻新

袁隆平委员:莫将转基因食品“妖魔化”

  全国政协讨论会上,各路记者纷纷向杂交水稻育种权威袁隆平委员提问:“转基因粮食究竟安全不安全?我国有必要实施转基因项目吗?”   袁隆平在无党派人士界别讨论会上率先发言:“分子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我们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转基因就

2006年度-李振声:我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振声李振声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合影国家主席胡锦涛为李振声颁发获奖证书  CCTV.com消息(新闻会客厅):   董 倩:

说服国人接受转基因为何这么难

  近日,转基因食品又成为了舆论热点。先是农业部网站刊文对“转基因食品致癌、影响生育”等说法进行了回击,后是“黄金大米品尝会”上有专家透露“61名院士曾联名上书领导人要求推广转基因水稻”。毫无意外,这些声音引发了舆论的激烈反弹,许多网友以非常极端的态度来反对转基因。相比起前些日子袁隆平超级稻破产量纪

转基因之争:争论不止莫若理性筹谋

  一方面是科学家们的“力挺”,另一方面是“反转”人士的大声疾呼,转基因技术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包围。科学家们还是普遍认为,转基因是一项技术,其本身是中性的,不能笼统地说安全或者不安全。   一面是科学家们的“力挺”,另一面是“反转”人士的大声疾呼。在“冰火两重天”的包围下,转基因技术何

转基因之争:争论不止莫若理性筹谋

  一面是科学家们的“力挺”,另一面是“反转”人士的大声疾呼。在“冰火两重天”的包围下,转基因技术何去何从——   “转基因技术就好比汽车或飞机,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但不能因噎废食。”在日前由中国科协和农业部联合举办的以“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

你信吗 地球正在经历第6次物种大灭绝?

濒危动物羊驼  在地质史上,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变,生物经历过5次自然大灭绝。现在,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进入第6次大灭绝时期。7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在首都科

“改革先锋”引发科技界热烈反响:时代开拓者民族进步魂

   40年改革开放,100名“改革先锋”。在12月18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令人瞩目的是,在这份名单上,科技工作者有超过20位之多,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重量级”的存在。  多位科技工作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这表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院士:经济腾飞建功勋

  从60多年前建国初期的贫穷落后,发展成为今天能源资源丰富、农业科技领先、工业稳步上升的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为之惊叹。  摘掉“贫油”的帽子,打赢农业“黄淮海战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突破炼油催化剂的国际封锁、解决千年汉字印刷术的瓶颈……在数不清的一个又一个制约我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