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ence揭示表观遗传研究遗漏的重要一环

根据由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MUL)领导的一项研究,在怀孕期间母亲饮食可以永久地影响后代的特征,如体重的这一过程,可以受到基因组一个意想 不到的部分中遗传变异的强烈影响。这一研究发现可以阐明以往许多的人类遗传研究无法完全解释某些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肥胖遗传机制的原因。 这项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了核糖体DNA(rDNA)的遗传变异可能推动了子宫内环境如何决定后代的一些特征。rDNA是构成细胞内蛋白质构建机器——核糖体的遗传物质。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首席研究员Vardhman Rakyan教授说:“核糖体DNA的遗传变异似乎发挥了这样的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许多的人类遗传研究都可能遗漏了这一谜题的一个关键部分。这些研究只关注了个体基因组的单拷贝部分,而忽视了核糖体DNA。” “这有可能是迄今为止我们只能解释许多健康状况很小一部分遗传可能性的原因,这在诸如2型糖尿病一类的代谢疾病中非常有意义......阅读全文

美科学家发现核糖体原子结构 促抗生素研究的新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近日首次从原子级别发现细胞核糖体的结构,为开发出更完善的抗生机制迈出新的一步。   细胞核糖体的分子结构从图像上看如同一团弯弯曲曲的曲线线团,它的作用是将DNA序列转化为蛋白质——维持生物所有生命活动的重要化合物。同时,这一图像可以作为寻求更高级

Nature:人工改造核糖体可以将细胞变成“化工厂”

  通过劫持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生物学家们开发出了一个工具,可以用来理解抗生素的合成和作用过程,而且可以改造细胞成为特制的“化学工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化学家Alexander Mankin领导的一个包括生物工程学家的团队,成功改造了细胞内的重要分子机器核糖体,这个研究可能推动合成生物学的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分子伴侣如何保护核糖体蛋白

  在核糖体这个复杂的蛋白质合成机器上每个组成核糖体的蛋白都有自己的分子伴侣将其指引到正确位置,避免受到损伤。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核糖体分子伴侣如何发挥作用的信息,发现每个分子伴侣都会以独特的方式与被保护的蛋白结合。研究人员借助X射线晶体成像技术解析了结合分子伴侣的核糖体蛋白的原

高光侠组揭示机体抗病毒新机制:抑制病毒蛋白翻译过程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机体也并非坐以待毙,而是进化出多种方式感知病毒的感染并通过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的病毒。病毒的感染诱导干扰素产生,而干扰素上调多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根据已有报道,ISGs在HIV-1 病毒复制期的多个步骤以不同机制抑制病毒【1】。

Nature:深入第二套遗传密码

        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将 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递给 mRNA, 然后再经过翻译将其传递给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 tRNA 负责与特定氨基酸结合,并将它们运送到核糖体,这些氨基酸在那里相互连接形成蛋白质。这一过程由 tRN

Nature:揭示一种调节蛋白合成的分子计时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蛋白合成调节机制,他们称之为“分子计时器(molecular timer)”。它控制着细胞产生的蛋白分子数量,并且阻止额外的蛋白分子产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18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MD1

Cell:拯救受困的细胞工厂

  利用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阐明了一种蛋白阻止缺陷遗传物质扰乱细胞运作的机制。这种称作为Dom34的蛋白似乎在蛋白质制造工厂——核糖体陷入遵从缺陷遗传指令的困境时“拯救”了它。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近期的《细胞》(Cell)杂志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

华东师范大学Nature子刊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H3K9甲基化促进了哺乳动物中的DNA维持性甲基化,但并非是其必要条件。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2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华东师范大学的翁杰敏(Jiemin Wong)教

生物物理所发现宿主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重编码的新机制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高光侠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HIV-1 Gag-Pol expression by Shiftless, an inhibitor of programmed -1 ribosomal fra

生物物理所发现宿主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重编码的新机制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高光侠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HIV-1 Gag-Pol expression by Shiftless, an inhibitor of programmed -1 ribosomal fra

抗病毒“新兵”打造人体第一道防线

   由于体积的限制,病毒的基因组通常较小,携带的遗传信息也比较少。因此,病毒在复制过程中,需要利用特殊机制扩展其携带遗传信息的利用率。其中,程序性移码就是病毒常用的蛋白质合成重编码机制。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高光侠团队在《细胞》发表研究称,首次发现了新的宿主抗病毒因子,可抑制人

抗病毒“新兵”打造人体第一道防线

  由于体积的限制,病毒的基因组通常较小,携带的遗传信息也比较少。因此,病毒在复制过程中,需要利用特殊机制扩展其携带遗传信息的利用率。其中,程序性移码就是病毒常用的蛋白质合成重编码机制。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高光侠团队在《细胞》发表研究称,首次发现了新的宿主抗病毒因子,可抑制人类

轰动生物界的最新发现:DNA中神秘的第二层遗传信息

  编者按:2003年4月15日,也是一个人类史上里程碑性质的日子,中、美、日、英、法、德六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文件,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这意味着人类的基因里所有的碱基对序列都已经破译完成,似乎接下来的问题就只剩下怎么来具体应用了。然而事隔13年之后,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密码破

RNAi的机理与应用

  RNAi 技术的机理与应用   关于 RNAi 技术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 RNA( double-stranded RNA,dsRNA) 诱发的、同源 mRNA 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   RNAi 受到追捧的

RNAi的机理与应用(一)

关于 RNAi 技术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 RNA( double-stranded RNA,dsRNA) 诱发的、同源 mRNA 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RNAi 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RNAi 可以说是基

ICAS 2017分会(一):质谱分析新应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5月6日,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中国化学会(CCS)主办的2017 年国际分析科学大会(ICAS 2017)质谱分析分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分会邀请了中科院院士赵玉芬、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埃森分校教授Oliver.J.Schmitz、清华大学教授欧

华东师范大学Cell子刊新文章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ABH2借助它的DNA烷基化修复活性,参与维持了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 ,rDNA)基因完整性和转录。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2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的翁杰敏(Jiemin

遗传发育所揭示PRMT调控植物核糖体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精氨酸甲基化是由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催化的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RMT广泛参与信使RNA(mRNA)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加工调控,但PRMT是否参与调控核糖体RNA(rRNA)的表达及其调控机理仍然未知。核糖体生物合成是细胞中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之一,其异常会导致严重的人类遗传

基因突变新模式?这项研究正在挑战达尔文

  194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遗传学博士生伊夫琳•威特金做实验时出现了一个偶然的失误。她在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做的第一个实验中,不小心用致死量的紫外线照射了数百万个大肠杆菌(E. coli)。当她第二天回去检查样品的时候,那些大肠杆菌都死了——除了其中一个样品中的四个细胞,它们存活了下来,并且能够继续生

清华学者揭示新的mRNA翻译终止机制

   2016年12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高宁课题组和合作者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alternative translation termination by ArfA and RF2的研究论文。该论

解开遗传密码进化的谜题

  大自然是不断进化的——其极限仅取决于威胁物种生存能力的变异。研究遗传密码的起源和发展,对于解释生命的进化非常重要。最近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一组生物学家,解释了遗传密码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限制,我们知道,遗传密码是一套通用的规则,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用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在新世纪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减、资源匮乏,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烈.随着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难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转化的污染性化合物进入到自然环境中,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土壤污染区,污染还导致资源环境中生物重组,使物种的分布与多度均发生深刻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在新世纪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减、资源匮乏,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烈。随着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难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转化的污染性化合物进入到自然环境中,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土壤污染区,污染还导致资源环境中生物重组,使物种的分布与

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立项通知

教技司[201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科司、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并公示,共有212个项目获准立项(具体名单见附件)。为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中国科大在小干扰RNA领域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教授光寿红课题组在小干扰RNA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RdRP-synthesized antisense ribosomal siRNAs silence pre-rRNA via the nuclear RNAi p

5月23日《自然》杂志精选

  MRP基因与寿命相关   不同动物的寿命相差很大,但为什么是这样却不清楚。Johan Auwerx及其同事报告了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表达的自然变化何以能够转化成小鼠和蠕虫寿命的延长,并且提出了决定代谢扰动对寿命长短的影响的一个统一的机制。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寻找与近亲繁殖的小鼠的BXD基因参照种

合成生物学研究获重要进展 最逼真人造细胞问世

  没有生物学家会把化学生物学家Neal Devaraj及其同事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制的微小“细胞”误认为是真的。与包裹人体细胞的脂质膜不同,这些仿生细胞被一层塑料(聚合丙烯酸酯)包裹着。尽管它们拥有一个含有DNA的类核室,但缺乏一种像真正的细胞核那样的膜,而且它的主要成分是黏土中发现的矿物质

真核细胞核糖体真的只有两种吗?

  一种名叫核糖体的细胞器可生产蛋白质。过去许多研究学者认为,核糖体之间不存在差别,任意一个核糖体能制造体内任何蛋白。6月15日一篇挑衅性文章表明,有一些核糖体只生产专门产品,其他蛋白质生产概不负责!  生物学家们争论不休,到底核糖体有没有“术业”分工?在这篇《Molecular Cell》文章发表

Nature子刊:细菌利用致命毒素逃避抗生素治疗

  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细菌能够产生一定数量的细胞毒素。目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结核杆菌中一个此类毒素背后的机制。这项新成果发表在在11月1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有助于将来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来抵制细胞毒性,从而降低传染疾病的严重程度。   尽管从我们发现第一种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