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成功获得了高灵敏度石墨烯(Graphene)太赫兹探测器,灵敏度达到同类石墨烯探测器的最好水平,该结果近期发表在碳材料杂志Carbon(116, 760-765 (2017))上。太赫兹波(Terahertz wave)是频率介于红外和毫米波之间的电磁波,在信息、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太赫兹科技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小型化高功率光源和室温高灵敏度探测器技术匮乏的瓶颈问题。目前,光源与探测器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太赫兹成像技术正逐步进入危化品波谱探测、生物成像和人体安检等应用领域,但在0.3-3.0 THz核心“太赫兹空白区”的高功率发光和高灵敏度探测仍属于技术......阅读全文

超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成功获得了高灵敏度石墨烯(Graphene)太赫兹探测器,灵敏度达到同类石墨烯探测器的最好水平,该结果近期发表在碳材料杂志

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外差混频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再次合作,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太赫兹自混频(Homodyne mixing)探测器的基础上,实现了外差混频(H

我国石墨烯太赫兹外差混频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记者6月2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再次合作,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太赫兹自混频探测器的基础上,实现了外差混频和分谐波混频探测,

苏州纳米所等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成功获得了高灵敏度石墨烯(Graphene)太赫兹探测器,灵敏度达到同类石墨烯探测器的最好水平,该结果近期发表在碳材料杂志Carbon(116

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公布了能够在液氮温度下灵敏探测太赫兹波黑体辐射的氮化镓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探测器研究结果,首次直接验证了天线耦合的场效应晶体管可用于非相干太赫兹波的灵敏探测。结果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并被 APL 编辑选为20

苏州纳米所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公布了能够在液氮温度下灵敏探测太赫兹波黑体辐射的氮化镓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探测器研究结果,首次直接验证了天线耦合的场效应晶体管可用于非相干太赫兹波的灵敏探测。结果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Appl. Phys. L

石墨烯和太赫兹“撞”出“火花”

  石墨烯和太赫兹,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材料,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两者貌似不搭茬。不过,最近它们“碰撞”在一起,产生了绚丽的“火花”。  记者13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科研人员成功将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的工作频率提高至650GHz,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石墨烯外差混频探测,开启了太赫兹立体成像世界

太赫兹光子学组件研究获重大突破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是一种在中长红外和太赫兹范围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在QCL中,电子负责发射光子进入随后的量子阱中,由此一个电子可以产生几个光子,效率非常高。从一个量子阱到另一个量子阱的过渡称为“量子级联”。图    科技日报柏林9月1日电 (记者李山)近日,一个来自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研究

石墨烯和太赫兹“撞”出“火花”-开启太赫兹立体成像的大门

冯志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中国电科十三所副总工程师,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家。发表SCI/EI论文共计100余篇。研究方向涉及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和其他先进半导体材料和器件。2017年,

我国实现石墨烯外差混频探测-开启太赫兹立体成像大门

石墨烯和太赫兹,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材料,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两者貌似不搭茬。不过,最近它们“碰撞”在一起,产生了绚丽的“火花”。7月13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科研人员成功将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的工作频率提高至650GHz,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石墨烯外差混频探测,开启了太赫兹立体成像世

当新材料遇上新技术:石墨烯探测让太赫兹成像立体起来

   石墨烯和太赫兹,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材料、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当它们“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记者14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获悉,中国电科13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携手,成功将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的工作频率提高至650GHz,并在国际上

太赫兹技术突破

2016年10月28日消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3所已获得中国首幅太赫兹波段外场SAR图像,太赫兹波段雷达成像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通过首幅太赫兹波段外场SAR图像,主要技术指标和成像算法得到了试验验证,为太赫兹雷达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不过,由于高功率太赫兹辐射源发展水平的限制,太赫兹雷达系统成

我国研制高器件响应值的多电极结构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

   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受限于材料的低开关比和弱饱和特性,难以在太赫兹波段获得较高的器件响应。基于热电子原理的石墨烯器件具有较宽波段的吸收能力,有望突破基于传统混频原理对器件制备工艺的严格要求,有利于大面积的器件集成。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

物理学家揭示太赫兹辐射导致石墨烯产生电流的机制

石墨烯的光响应。图片来源:Lion_on_helium,MIPT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及英国和俄罗斯的物理学家们共同揭示了在太赫兹辐射下导致石墨烯中光电流的机制。该论文发表于AppliedPhysicsLetters,结束了关于高频辐射照射下石墨烯中直流电起源的长期争论,也为开发高灵敏度太赫

中国团队打破国外垄断-升级太赫兹技术

太赫兹波因其独特性能被称为天生的反恐“专家”,由此研发而成的人体安检仪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难题:告别繁琐的安检程序,不仅更安全、高效,而且更可靠。此前,这种核心技术一直被少数国家垄断,中国的科技团队用3年时间打破技术壁垒,还升级、拓展了其应用,实现追赶与超越。这台安检仪背后的故事,也是这些年来,中国

南开大学:研发出石墨烯泡沫全能型太赫兹隐身材料

太赫兹技术被美国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被日本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近日,南开大学黄毅教授和陈永胜教授研究团队创造性的提出了利用石墨烯泡沫作为太赫兹隐身材料的设想。近期,《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南开大

THz探测器的技术突破

  THz探测器在室温条件下,电压响应度高于2 V/W,487 GHz频率下,其噪声等效功率(NEP)低于3 nW/√Hz,可以检测的频率范围是330 GHz 到 500 GHz。我们还调查研究了弯曲应变对检测器的直流特性,电压响应性和NEP的影响,相应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我们发现

太赫兹探测器技术规格

太赫兹探测器技术规格型号11a22a33a频率范围(THz)0.1-61-4025-100噪声等效功率NEP(W •Hz-1/2)5-7×10-143-5×10-131-2×10-116-8×10-111-2×10-124-5×10-12响应时间(ns)10.0510.0510.1动态范围μW0.1

太赫兹技术应用重要突破

“大计量”构建大格局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正式批准后,上海市质监局积极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充分依靠全市的计量资源和力量,努力构建大计量的格局,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科学计量方面,上海市政府把计量科技纳入

理化所等在实现超宽带光探测方面取得进展

  宽带光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很多重要领域,包括红外成像、遥感、环境监测、天文探测、光谱分析等。特别是在红外成像领域,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色红外成像,探测器必须能同时探测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如短波红外(1~3mm)、中波红外(3~5mm)、长波红外(8~14mm)、甚长波红外(>14mm)、甚至是太赫兹

我国石墨烯材料研究取得突破进展-石墨烯概念或受益

  昨天,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官网了解到,宁波材料所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取得进展。市场分析认为,石墨烯概念有望再掀波澜。   宁波材料所介绍,该所在实现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作为研究基础申请获批

太赫兹被动光频梳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诚、黎华领衔的太赫兹(THz)光子学器件与应用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曾和平团队、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国际实验室张凯团队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基于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增强型被动光频梳,采用

石墨烯与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获理论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乔振华研究组与校内外同行合作在预言石墨烯和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14日和21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通过与校内外同行合作,乔振华提出一种新的实验方案来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将石墨烯置于反铁磁绝缘体材料铁铋酸的铁磁面上,由于石墨

牛津大学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

   据英国科学园网站近日报道,牛津大学的材料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快速量产石墨烯的新技术, 使用该技术能使石墨烯生产更具成本效益,更具商业前景。   该技术在短短15分钟内即能生产出2—3毫米大小的石墨烯,而使用目前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则需要长达19小时。   因其强度、灵活性、电气性能和耐化学性,石墨

石墨烯在太赫兹频段实现的无线片上网络(WiNoC)(二)

2. System Model of Nanocommunications in a GWiNoCFigure 1 illustrates a typical GWiNoC package where two on-chip cores  and  are both equipped with

石墨烯在太赫兹频段实现的无线片上网络(WiNoC)(一)

On the Nanocommunications at THz Band in Graphene-Enabled Wireless Network-on-ChipQuoc-Tuan Vien,1 Michael Opoku Agyeman,2 Tuan Anh Le,1 and TerrenceM

石墨烯在太赫兹频段实现的无线片上网络(WiNoC)(四)

5. Numerical ResultsIn this secti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proposed channel model for the nanocommunications in GWiNoC in THz band is

石墨烯在太赫兹频段实现的无线片上网络(WiNoC)(五)

AppendixA. Proof of Theorem 4A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s required for evaluating the achievable capacity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e f

石墨烯在太赫兹频段实现的无线片上网络(WiNoC)(三)

3.2. Molecular Absorption Attenuation (MAA)As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t frequency  passes through a transmission medium of distance , there exists a

使用快速太赫兹量子阱光电探测器的太赫兹光检测(二)

ResultsBefore demonstrating the fast terahertz detection, we first characterize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terahertz QWP.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