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1991年4月27日,新当选的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右)和名誉主席钱学森在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 他扎扎实实地做事,却有战略家的眼光;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却是轰轰烈烈的大事。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光亚同志因病逝世。连日来,朱光亚家中设立的灵堂吊唁者不断。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赶来送别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 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新闻媒体报道参加重要活动的领导人名单里,钱学森、朱光亚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当时的美国《纽约时报》注意到这一点,就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钱学森之后的那个人》。 在中国战略武器的发展中,这两位连办公室都相邻着的科学家确实难以分开:钱学森负责导弹和卫星,朱光亚负责核武器。但一直以来,由于从事领域的不同和为人低调,朱光亚生前从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写下过只言片语,甚至连公开发表的学术论......阅读全文

两院院士朱光亚在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

朱光亚: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1991年4月27日,新当选的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右)和名誉主席钱学森在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   他扎扎实实地做事,却有战略家的眼光;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却是轰轰烈烈的大事。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

朱光亚:“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摘自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1949年年底) 在“两弹一星”的精神谱系中,朱光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

“我来看看您。大家都很想您。”8月3日下午3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看望这位曾经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您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勤勤恳恳,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对科学精益求精,是科学家的榜样,也是年

《我们的父亲朱光亚》:一份来自父亲爱的礼物

  《我们的父亲朱光亚》,顾小英、朱明远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定价:40.00元  今年12月25日是朱光亚先生86周岁生日,在《我们的父亲朱光亚》的作者顾小英、朱明远看来,他们之所以用自己的笔去跟随父亲的足迹,记下父亲在他们心中的一切,因为这是来自一颗纯洁无私的高尚心

杜祥琬:朱光亚对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开创性贡献

  2月27日,朱光亚院士北京家中设立灵堂,虽是风雪交加天气,但一大早社会各界人士就专程赶来吊唁,深切缅怀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杰出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朱光亚院士26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朱光亚主任既是对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自评只做了一件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97.shtm 朱光亚,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青年时他拒绝美国邀请,毅然回国,组织领导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次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晚年他评价自己一生只做一

笔鉴丹心,字里行间的科学家精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52.shtm       中岛展柜里展示的1963年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的手书。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深沉力量和隽永魅力。摄影/陈林溪   “加强组织,‘壮大队伍’,是毫无问题

我和“两弹一星”父辈:功勋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我父亲朱光亚曾说过,他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核武器事业是他和千千万万人共同完成的。”近日,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功勋厅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之子朱明远如此谈及他的父亲。当天,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共9位曾在中物院工作过的

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获赠369万元

  1月22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基金捐赠仪式举行。此次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将获赠369万元人民币,以完成实验动物中心的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并为中心后续教学与科研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对实验动物伦理、实验动物福利的研究和改善饲养条件奠定基础。   据了解,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是在丁石孙

当年被两大国“卡脖子”,中国人靠什么造出了原子弹?

54年前的10月16日,罗布泊的一声巨响,伴随着一团蘑菇云升起,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震惊了世界,因为研制原子弹的技术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难最复杂的技术之一,只有美苏英法这四个大国掌握,也是它们最高的国际机密。对中国而言,已经不是“卡脖子”的问题了。  但是,在各种严密封锁之下,中国那些年

郑静晨院士:时代呼唤战略科学家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曾在2010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

基金委(第二批)医学科学领域评审组组成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第二批)医学科学领域评审组组成名单的公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医学科学领域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  常俊标 樊瑜波 高飞 高家红 高月 顾宁 吉训明 蒋建东 蒋青 焦宁 孔令义 匡海学 李建生

基金委医学部公布又一项目重要评审专家名单

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第二批)医学科学领域评审组组成名单的公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医学科学领域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  常俊标 樊瑜波 高飞 高家红 高月 顾宁 吉训明 蒋建东 蒋青 焦宁 孔令义 匡海学 李建生 李

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获奖!

  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京揭晓。  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获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新增设的光华工程科技特别贡献奖颁给了为抗疫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全体院士,另有39位专家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人员名单  (共41名)  光华工程科技特别

-天津大学贾宏杰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记者12月2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贾宏杰喜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共有203个单位和95名专家推荐出776名候选人,经评审、公示、审批,最终有99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贾宏杰入围其中。   贾宏杰,男,1973年6月生,天津大学

陈嘉庚科学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

  5月30日,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在京揭晓,共有6个项目获奖,6名青年科学家获2018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同日,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京颁发,钢铁冶金专家、战略科学家徐匡迪获得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29位工程科技领域科学家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其中包含3位香港科学家

中国青年科技奖在京颁发

  今天,中国科协会员日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科学家代表出席会议。大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主持。   申维辰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

官宣!北京大学,布局上海!

原文地址:https://www.cingta.com/detail/198333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大学就“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进行合作签约。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出席

徐匡迪:毕生坚守强国梦

徐匡迪  他是享誉国内外的工程师、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可他却说“家”不敢当,自己只是“工作者”。  他是继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之后的第七位“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获得者,对于获奖他真诚谦卑地说了句“受之有愧”,要感谢国家的培养、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  他是一

历届两院院士大会回顾:从火车头到思想库

  2010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从“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到建设“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库”,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两院院士群体所肩负的使命与职责均寄予厚望。切切嘱

徐匡迪:我一直把工程院当成自己的家

  “8年来,尽管我们水平不高、能力有限,但都是尽心尽力去做的,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2010年6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卸任。回想起他6月7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工作报告接近尾声时那番诚挚的话语,在场听众无不动容。  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

顶天立地-工程院院长向新院士提出四项要求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29日就如何做“顶天立地”的院士,提出要有仰望星空的高远之志、扎根一线的踏实之风、充盈天地的浩然之气和法天则地的敬畏之心等四项要求。中国工程院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2021年新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李晓红向参加活动的新院士代表逐一颁

吴中祥:科学网最勤奋的老人

  这位85岁的老人,从力学所离休之后,在科学网开设博客,自此笔耕不辍。他不仅记录下自己的日常思考,同时也转发、评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与网友共同讨论。   “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这是85岁的吴中祥给自己在科学网的博客起的名字。   从中科院力学所离休之后,吴中祥于2007年在科学网开设

北京纳克陈吉文博士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于2011年1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辞。   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推荐,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陈吉文博士荣获第十

光明日报: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不仅要靠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奋斗,也寄望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6月9日,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召开,既是对科技工作者在时代赋予的重任面前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检阅和肯定,也是对

中国工程院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李晓红当选院长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进行了院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经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选举,李晓红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晓红同志简历 李晓红,1959年6月生,矿山安全技术专家。重庆人, 19

清明回首:这一年,40位院士离我们而去

  又到了缅怀先辈的时节。  从去年清明至今,不知不觉间,中国科技精英的殿堂——科学院与工程院又有40位院士驾鹤西去。他们书写了一代人的传奇,于共和国的科技史上留下了足迹,也让后人增添了无限的思念。  在40位已故院士中有18位工程院院士。其中严东生既是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院士,也是科学

打造创新生态,临港3年引进、落户人才437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36.shtm 4月3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单位介绍了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临港

钱学森:“那一天,我激动得彻夜未眠”

开栏的话 他们,拥有共和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是各自领域的领军者;他们,或忘我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或学术造诣深、科学视野广,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担负科学报国的时代重任。 术业各不同,但有一点从来都是相同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他们初心不改,热忱不减。 他们就是两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