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病毒核蛋白RNA复合物形成结构

京都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利用最近获得的马尔堡病毒核心结构的知识,试图通过它的角提取马尔堡病毒。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药物开发可能基于核衣壳形成的目标,这可能会抑制马尔堡病毒的复制能力。“在非洲马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零星和反复爆发导致严重出血热的情况下,既没有针对马堡病毒的特殊治疗方法,也没有预防性疫苗,”第一作者野田武说,“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极大地促进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野田的乐观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感染细胞中的螺旋核衣壳由马尔堡病毒基因组RNA和核蛋白(NPs)组成,它们在结构上与埃博拉病毒相似。虽然病毒复制过程中螺旋核衣壳组装的确切机制仍有待研究,但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核心结构中对形成至关重要的关键位点。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们捕获了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螺旋NP-RNA复合物,并在接近原子的水平上确定了它们的三维结构。通过突变分析确定对基因组转录和复制重要的NP氨基酸。虽然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NPs的氨基......阅读全文

WHO报告两例马尔堡病毒病例:均已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17日宣布,加纳发现两人因感染马尔堡病毒死亡,系该国首次发现马尔堡疫情,也是继几内亚2021年发现一例感染者后,西非国家再次暴发马尔堡疫情。据了解,两名死者分别为26岁男性和51岁男性,都曾居住在加纳阿散蒂地区,但两人并无关联。目前,90余名密切接触者正接受隔离观察。WHO已向

马尔堡病毒核蛋白RNA复合物形成结构

京都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利用最近获得的马尔堡病毒核心结构的知识,试图通过它的角提取马尔堡病毒。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药物开发可能基于核衣壳形成的目标,这可能会抑制马尔堡病毒的复制能力。“在非洲马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零星和反复爆发导致严重出血热的情况下,既没有针对马堡病毒的特殊治疗方法,也没

致死率可达90%的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被发现

  摘要: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首次证实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埃及果蝠,马尔堡病毒为埃博拉病毒的近亲,病死率可高达90%。  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库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

PLoS-ONE:果蝠可能是马尔堡出血热“元凶”

美国和加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非洲地区常见的一种果蝠可能是导致一些非洲国家暴发马尔堡出血热的“元凶”。 两国科学家在新一期网络学术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介绍说,他们对在加蓬和刚果(金)捕捉到的1100多只不同种类蝙蝠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其中一种果蝠体内发现了引发马尔堡

埃博拉姊妹病毒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果蝠!

  摘要: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首次证实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埃及果蝠,马尔堡病毒为埃博拉病毒的近亲,病死率可高达90%。  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库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

为何新冠、猴痘、马尔堡等病毒突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

8月18日消息,2022年注定不平常,当新冠疫情尚在传播,接二连三的新传染病就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并扩散:猴痘病例激增、纽约污水中检出小儿麻痹症病毒、白喉卷土重来、加纳首次发现马尔堡病毒……一系列坏消息无疑为人类敲响警钟,为何会传染病会突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疾控专家认为,这既不是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也不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鉴别出马尔堡病毒性传播的分子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在内的丝状病毒的性传播机制。图片来源:William Discher, 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

首次!又一疫情在赤道几内亚爆发

近日,在赤道几内亚及其邻国喀麦隆发现了致命的马尔堡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联合当地卫生部门,追踪该病毒的传播,并对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喀麦隆此前曾发现两例马尔堡病毒病疑似病例,几天前,赤道几内亚已证实该国首次暴发马尔堡病毒病疫情。该国从最近一名死者身上检测出马尔堡病毒,当地卫生部门怀疑,该国至

科学家揭示埃博拉古老家族史-或寻找新方式研发疫苗

          北京时间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以及与之拥有类似致命性的近亲马尔堡病毒的共同祖先是一种线状病毒。这种线状病毒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远远超出科学家的预计。科学家指出

试验性新药物首次成功治愈感染埃博拉类似病毒的猕猴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20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试验性药物,首次成功治愈了感染马尔堡病毒且已出现疾病症状的猕猴。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极其相似,因此这一成果也许能帮助控制埃博拉疫情。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说,新型试验性药物利用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RNA)制成,外边包裹一

赤道几内亚卫生部门发布公共卫生风险警示

据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馆网站消息,2月13日晚,赤道几内亚卫生与社会福利部发布公共卫生风险警示,指出自今年2月以来,赤几大陆地区东部省份发生多起不明原因的出血热并导致死亡的病例。赤几政府于2月9日宣布对出现死亡病例的Kie Ntem地区进行防疫隔离,限制人员流动,并将16份病例样本分别送至2家世卫组

NIH资助生物防御药物研发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日前宣布,将给予华盛顿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西雅图的Kineta公司810万美元的经费,以研发新的针对埃博拉、鼠疫、马尔堡出血热、黄热病以及其他疾病的药物。  这一资助将帮助Kineta公司将两种候选的小分子药物向临床试验迈出了一步。解决方案是开发RIG-I先

美“生物战实验室”参与对抗埃博拉病毒

  一个美国顶级生物战部门正在研发致命病毒埃博拉的治疗措施,并可能将于两年内投入临床使用。  截至8月4日,埃博拉病毒已经在西非导致800多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其与炭疽、肉毒中毒、黑死病以及天花一同列为“一类生物恐怖病毒”。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肆虐期间,忙碌的医务工作者  该生物战部门位于马里兰

新西兰部分区域产贝类检出麻痹性贝毒超标

  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网站2016年1月22日消息,马尔堡峡湾的奥普阿湾区域产贝类检出麻痹性贝毒2.6mg/kg,超过0.8mg/kg的限量标准,食用将有致病风险。因此,MPI要求不要采收和食用奥普阿湾区域产的贻贝、牡蛎、蛤、扇贝、海胆和所有其他双壳贝类产品。

常见的RNA病毒介绍

常见的RNA病毒有: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全部流感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登革热病毒,轮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SARS 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马尔堡病毒,一小部分噬菌体(大部分噬菌体都是DN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美发现阻止致命病毒复制的化合物

  据美国《化学与生物》期刊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类有效的化合物,可以阻止许多病毒,包括致命的马尔堡、埃博拉病毒和引起狂犬病、腮腺炎和麻疹的病原体。用这种化合物制成的药物,可以干扰病毒在人类细胞内自身繁殖,阻止人类感染。   虽然有关病毒是否具有活性存在着一些科学疑问,但它们确有一个基

JCI:新型猴子疫苗可保护个体免受非洲地区四种病毒感染

  近日,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资助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研究疫苗,可以保护食蟹猕猴免受非洲地区特有的四种出血热病毒的侵害。  得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分校和纽约Profectus BioSciences公司正在开发和测试这种名为“Vesicul

拉沙热的介绍

  拉沙热(Lassa fever)是一种发生在西非的急性病毒出血热疾病,拉沙病毒经由啮齿类动物的尿液或粪便传播给人,也会发生人际之间传播。  该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3一21天,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咽炎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从而导致死亡。  拉沙热病毒传染

新型四价疫苗,同时抵御埃博拉等四种最致命出血热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水肿、出血、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为主要临床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发现了十几种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热,病原分属于4科,即披膜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沙粒病毒科和丝状病毒科。  在这些出血热病毒中,两类丝状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

Nature子刊:CRISPR在癌症研究中的新应用

  p53是最早发现也是最重要的肿瘤抑制子之一,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这种蛋白可以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核中起作用,通过控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周期、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重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Mdm2失活p53是癌症中最常见的事件之一,因此用化合物靶标p53-Mdm2互作是很有前景的癌症治疗策

深度测序揭示埃博拉病毒何以产生多样性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RNA编辑会导致埃博拉病毒的mRNA多样性,但是这对病毒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了解更多……  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和J. Craig Vent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状病毒——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在感染期间,会产生比以前预计的范围更广的基因产物。

关于埃博拉的几点疑问

   对于世界绝大部分人而言,非洲暴发的埃博拉疫情背后的病毒似乎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但Leslie Lobel认为人们将很快知道它的“身世”。  2012年,Lobel和一个研究小组花费6个月时间在乌干达研究埃博拉和相关病毒。在研究过程中,这些病原体在中非引发了至少4次独立的埃博拉疫情暴发,感染了

自然界中发现首个规则分子分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859.shtm云或河流三角洲(上图)中的分形结构是由随机过程创建的;蕨类植物(下图左)和罗马花椰菜(下图右)是规则分形。图片来源: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德国马克斯·

拉沙热的症状

  在此疾病中,有80%是无症状的,剩下的20%则可能诱发并发症。每年约有5000人死于拉萨热,在疫区的医院内,发烧造成死亡的人数达罹难者人数的1/3,为总病患人数的10~16%。  潜伏期约为6至21天左右,此后多处器官产生急性症状。非特殊症状包含发烧、脸部肿胀、肌肉无力、结膜炎,和黏膜出血等等,

德国科学院院士马拉赫尔获授武大名誉教授

  5月17日,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默罕默德·马拉赫尔(Mohamed A. Marahiel)获授武汉大学名誉教授,武大副校长蒋昌忠为其颁发武汉大学名誉教授证书。    据悉,马拉赫尔曾担任马尔堡菲利普大学化学系主任,2004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英国皇家化

科学家找到石墨烯的“表兄弟”

  化学家终于合成了具有奇异电子性质的二维碳化合物,这些材料或可用于量子领域。   最受欢迎的二维碳化合物是石墨烯,它由单层碳原子组成,这些原子以环状六角形结构连接在一起。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预测到其他由六角形和非六角形环构成的二维碳化合物的存在。但并未合成这些化合物,因为它们很容易重新排列化学键

坦桑尼亚3人死于不明原因的出血疾病

7月13日,坦桑尼亚政府首席医疗官Aifello Sichalwe宣布,一个医疗专家小组已被派往该国东南部的林迪地区,调查一种尚未查明的疾病,该疾病已导致13人感染,3人死亡。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尽管坦桑尼亚从未有过埃博拉或马尔堡病毒的官方记录,但感染这种致命疾病的人——症状包括发烧、头痛、疲劳

蝙蝠免疫系统让病毒更快复制、更致命

  近年来,一些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SARS、MERS、埃博拉、马尔堡病以及新出现的新冠肺炎——都起源于蝙蝠,这并非巧合。日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ara E Brook课题组在eLife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蝙蝠对病毒的强烈免疫反应可能会促使病毒更快复制,因此当病毒传播到免疫系统正常的哺乳

印尼发现红毛猩猩感染埃博拉病毒

  印度尼西亚研究人员在加里曼丹岛的红毛猩猩体内发现埃博拉病毒。研究人员目前推测是野猪将这一病毒传染给红毛猩猩,因此将在近期对当地一些野猪进行血清检查。   据《雅加达邮报》3日报道,印尼亚逸朗加大学禽流感及动物传染病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说,他们在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从353只健康红

蝙蝠的病毒能直接传染给人吗?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提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起源于蝙蝠,这些科学证据包括,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1月23日发表在学术平台bioRxiv预印版上的文章。石正丽团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此前,还有科学研究发现,蝙蝠还是埃博拉、SARS、马尔堡等病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