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比例已达87%

对12省份调查显示,多数省对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够重视,控制不力;大多数省份农业、林业等部门近3年内未对主要传染病传播媒介分布及控制情况做过调查。 8月28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做了《国务院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艾滋病经性传播比例达87.1% 报告提出,2012年我国各级财政共安排公共卫生补助资金1102亿元,相当于2003年同口径投入106亿元的10倍。 尽管如此,近10年来我国几乎每1—2年就有1种新发传染病出现。此外,一些地区令人堪忧的卫生状况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一些人畜共患病持续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增加导致梅毒发病数逐年上升,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比例已达87.1%。 部分城市犬类疫苗接种不足两成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11年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为1879人,病死率几乎100%。为犬类接种疫苗是防治狂犬病的治本之策,但近年......阅读全文

骚扰阿蚊是寨卡病毒潜在的传播媒介

  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由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传播的黄病毒。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发现寨卡病毒而非登革病毒-2可以通过血餐和人工尿液感染骚扰阿蚊,被感染的蚊子可以通过叮咬将寨卡病毒传播给乳鼠。相关研究发表于《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Infectious Diseases o

关于登革病毒的传染源与传播媒介介绍

  登革病毒感染的自然宿主包括人、低等灵长类和蚊子。登革病毒的媒介昆虫是伊蚊属成员,在登革热疫区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伊蚊在全世界大多数地区散布存在,当叮咬感染了登革病毒的人或动物时,可以通过改换叮咬对象而直接传播病毒。登革病毒可以在蚊子唾液腺细胞中繁殖8天~10天后随着再次吸血而

乙脑病死率致残率双高-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

  驱蚊!疫苗!  近期须严防乙脑传播  夏季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季节,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乙脑是怎样传播的?有哪些症状?怎样才能预防?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  治疗尚无有效药物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两季流行,

如何区分传染病爆发和传染病流行

  虽然人们不区分爆发和流行一类的术语,但只有理解每个术语背后明确的意义才能更加清晰。一次爆发可以演变为一次流行甚至最终成为一次大流行,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混用这些词汇。  自2014年2月以来,西非已有超过8000名患者死于埃博拉疫情,并且它已经传播到最初受到感染的三个国家以外的地方。所以,这算

如何区分传染病爆发和传染病流行?

  自2014年2月以来,西非已有超过8000名患者死于埃博拉疫情,并且它已经传播到最初受到感染的三个国家以外的地方。所以,这算是一次传染病流行,是吗?抑或是一次传染病爆发?  那么H1N1呢?2009年的那次大流行感染了世界各地的人。2003年的SARS流行也是如此。流行和大流行的区别是什么呢?像

研究发现牛虻可能是登革病毒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首次在牛虻中检测到1型登革病毒(DENV1),发现牛虻可能是登革病毒的一种新的传播媒。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Infection。戚南山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邵建伟、孙铭飞为共同通讯作者。  登革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

研究发现牛虻可能是登革病毒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37.shtm

我国加强寨卡病毒监测-诊断试剂已发至各省级疾控中心

  记者3日从国家疾控中心获悉,我国正加强寨卡病毒监测、控制病毒传播媒介等措施防控寨卡病毒疫情。检测寨卡病毒的诊断试剂目前已经发至各省级疾控中心。  国家疾控中心病毒所研究员李德新告诉记者,截至今年1月31日,已有24个国家报告了本地的寨卡病毒病例。寨卡病毒目前主要在美洲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尚没有发

肠道传染病问答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凡通过粪—口传播的疾病都叫肠道传染疾病。    二、肠道传染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肠道传染疾病主要有霍乱、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及甲型肝炎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管理的疾病,而霍乱又是规定实施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输血相关传染病

 一、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    ·病毒    ·细菌    ·原虫:疟原虫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二、可经输血传播的病毒:    ·HIV:世界范围内经输血和血制品感染HIV的占感染者总数的5%~10%。我国近年来每年感染者检出数以20%~30%的速度增加,估计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0万,

简述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介绍

  内脏利什曼病或黑热病病原贮藏在家犬体内。再由犬类传给人类,成为人兽共传的传染病。在国外主要流行犬内脏利什曼病或犬黑热病的地区,与当地人类黑热病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是白蛉属(东半球)和罗蛉属(西半球)的吸血昆虫。  本病的流行发生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如在亚洲的一些地区、中东、地中海

什么是食品致病菌?有哪些常见种类?

食品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及食物中毒以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来源。常见食品致病菌主要有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鼻疽杆菌、结核菌、布氏

同传染病毒赛跑

  施一,一名“85后”大男孩。谁能想到今年只有32岁的他,竟已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存济医学院兼职教授,还获得“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等一系列含金量颇高的荣誉。  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这些病毒令人谈之色变。而施一的工作,正是与

越南计划将新冠划为B类传染病,下调传染病等级

(抗击新冠肺炎)世卫吁对疫情继续保持警惕 越南计划将新冠划为B类传染病综合消息: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7日16时14分(北京时间23时1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096519例,达到462758117例;死亡病例增加6243例,达到6056725例。世界卫生组织16日表

关于立克次氏体的介绍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可引起斑疹伤寒,斑点热等传染病。1906年,美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发现洛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病原体并被它夺取生命,故

关于立克次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可引起斑疹伤寒,斑点热等传染病。1906年,美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发现洛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病原体并被它夺取生命,故

溃疡性肠炎的流行特点

  自然感染见于鸡、火鸡、鸽、野鸡、松鸡,以鹌鹑最易感;6~12周龄的肉鸡,4~12周龄的鸡、鹌鹑,以及3~8周龄的火鸡也多发病。病禽和带菌禽是传染源,健康禽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后经消化道感染。苍蝇也是传播媒介。饲养管理不善等可诱发本病。本病可继发于其他传染病。

新研究揭示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揭示了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为杀虫剂抗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引。相关成果发表于BMC Biology。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的媒介控制是蚊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策略。然而,

新研究揭示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揭示了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为杀虫剂抗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引。相关成果发表于BMC Biology。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的媒介控制是蚊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策略。然而,

森林脑炎的介绍

  森林脑炎是由黄病毒属中蜱传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本病是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于我国东北,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朝鲜北部林区,多发生于春夏季。又称蜱传脑炎(TBE),俄国春夏季脑

回归热螺旋体溶解试验的简介

  回归热(relapsingfever)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急起急退的发热、全身肌肉酸痛、1次或多次复发、肝脾肿大等,重症有黄疸和出血倾向。本病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钝缘蜱(Omithodoros)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在我国流行的回归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潜伏期5~20天。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多,常可导致多脏器损害。本病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

回归热螺旋体(br)的概述

  回归热螺旋体是回归热的病原体。回归热(relapsingfever)系多种回归热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阵发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大,严重者可出现黄疸与出血现象。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寒热往来回归,故称回归热。依传播媒介不同,分为两大类,即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及蜱传回

高温来袭谨防肠道传染病

  近日,记者从我市几家医院了解到,自入夏以来,医院的肠道门诊量明显上升。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活跃,肠道传染病发病逐步进入流行高峰。针对这一情况,张店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提醒,肠道传染病患者以儿童、中青年居多,大多有在外就餐经历,多是由于不洁饮食引起,建议广大市民加强个人防护,把住“病

新联盟向传染病开火

2014 年暴发的致命沙拉热对塞拉利昂造成严重影响。一个旨在开发新疫苗应对新发传染病的联盟如今已有近5亿美元的资金入账,并将3种疾病纳入视线之中。 在未来5年中,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计划为针对3种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和拉沙热病毒及尼帕

更快检测传染病的方法

一种新方法能更快、更简便地检测血液和血浆中的蛋白质,据称有望在门诊诊断早期的传染病或癌症。新方法克服了检测疾病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几大难点。首先,体液中的这些蛋白往往浓度很低,需要扩增才能准确鉴定。新检验方法耗时约10分钟,而现有的最先进检验,通过分子链式反应更快、更简便地检测血液和血浆中的蛋白质需

输血与传染病教程(二)

输血传播疟疾的情况如何? 输全血或血液成分均有传播疟疾的危险,因传入人体的疟原虫,不仅寄生在红细胞中,还存在于浓缩血小板、浓缩红细胞和冷沉淀中。疟原虫在冰冻血浆中可存活数年。 输血传播的疟疾潜伏期多长?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人的疟原虫数量、种属有关。间日疟和恶性疟为1~4个月,三日疟可能是

临床输血与输血传染病

传播疟疾的情况如何?  输全血或成分均有传播疟疾的危险,因传入人体的疟原虫,不仅寄生在红细胞中,还存在于浓缩血小板、浓缩红细胞和冷沉淀中。疟原虫在冰冻血浆中可存活数年。  输血传播的疟疾潜伏期多长?  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人的疟原虫数量、种属有关。间日疟和恶性疟为1~4

传染病样本的转运流程

院内运输:样本由医护人员采集后,放入两层一次性密封袋内密封,置于样本转运箱后,与样本运送人员交接,样本由专人运送入实验室。样本运送过程中,运送人员应佩戴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手套、隔离衣。院外运输: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要求执行。

输血与传染病教程(一)

哪些疾病与输血有关? 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EB病毒感染HTV(人类——淋巴细胞病毒)、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和弓形体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 何为窗口期?当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