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缺陷性肺炎的抗微生物治疗介绍

应区分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急性致命性感染 某些原发性免疫缺陷好发突然的、难治性感染,常可致命。如Wiskot-Aldrich患者易患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其他有荚膜细菌的感染。抗菌治疗应根据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覆盖这些病原菌的强效杀菌剂静脉给药,同时补充免疫球蛋白。在获得病原学诊断后则改为针对性更强、更敏感的抗菌治疗。慢性肉芽肿病常发生严重的葡萄球菌肺炎或其他部位感染,应选用耐酶青霉素或联合利福平。 (2)急性非重症感染 抗体缺乏以及吞噬细胞功能障碍患者经常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这些感染虽然不是立即致命性的,但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和奈瑟菌属的某些细菌是常见病原体。抗生素治疗的困难在于这些患者反复应用抗生素,耐药率上升。故培养分离致病菌和抗生素药敏试验对正......阅读全文

关于免疫缺陷性肺炎的抗微生物治疗介绍

  应区分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急性致命性感染  某些原发性免疫缺陷好发突然的、难治性感染,常可致命。如Wiskot-Aldrich患者易患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其他有荚膜细菌的感染。抗菌治疗应根据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覆盖这些病原菌的强效杀菌剂静脉给药,同时补充免疫球蛋白。在获

关于免疫缺陷性肺炎的免疫治疗介绍

  (1)人血丙种球蛋白  抗体缺乏患者人血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是必要的。抗生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应用是被推荐的标准治疗。在先天性X-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预防性IVIG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应用巨细胞病毒(CMV)高免疫性IVIG在器官移植患者能减少CMV肺炎。

关于免疫缺陷性肺炎的基本介绍

  免疫缺陷性肺炎是指先天性、遗传性等原因所致免疫防御机制损害的综合征,有人将免疫器官免疫性疾病,如淋巴瘤引起的免疫损害,划为免疫缺陷性肺炎是欠妥当的。本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为其特征,于儿童期发病,偶有至成年发病才被识别者。

关于免疫缺陷性肺炎及其类型的确定的介绍

  免疫缺陷性肺炎的及早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只要能够早期确诊,给以相应的免疫治疗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便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例如慢性肉芽肿病,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迅速致死性疾病,而现在通过合理的抗菌治疗结合外科引流,以及应用免疫调节剂干扰素,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已显著降低。有报道在普通易变性

诊断免疫缺陷性肺炎的标准介绍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目前已用于许多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军团菌、卡氏肺孢子虫和念珠菌等的检测,方法有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协同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但仍存在交叉阳性导致假阳性等不足。故在病情允许和实验室条件具备时病原学诊断应采取 多种

关于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介绍

  1.治疗原则  ①保护性隔离患者,减少接触感染源;  ②伴有免疫缺陷的患者,禁止接种活疫苗,以防发生严重疫苗性感染;  ③一般不做扁桃体切除术和淋巴结切除术,禁忌做脾切除术,免疫抑制类药物应慎用;  ④使用抗生素以清除细菌、真菌感染;  ⑤根据免疫缺陷类型给予替代疗法或免疫重建。  2.应用免疫

关于免疫缺陷性肺炎的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介绍

  感染的各种病原学诊断技术均适用于免疫缺陷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诊断。需要强调指出:  (1)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可以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甚至败血症,故应根据病情多部位采集标本。就肺部感染而论,除采集合格痰标本外,有指征时创伤性诊断技术如经气管吸引、肺穿刺、支气管肺泡灌洗、防污染下

关于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介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保护性隔离与鼓励患儿以相对正常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替代疗法、免疫调节和免疫重建。  一般护理  (1)饮食:应保证患婴充足的营养供给(富含三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之饮食)。因母乳中含有抗感染因子及各种适合婴儿的营养素,故应鼓励和促进母

治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介绍

  (一)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和去除引起免疫缺陷的理化因子是治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关键;当二者必舍其一时,则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二)免疫增强和免疫替代 除注意营养和休息外,当体液免疫缺陷时,每月按0.1~0.2g/kg剂量输注一次丙种球蛋白,可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如患者伴有营养不良,补体不

治疗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方法介绍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为了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应将拟输的全血或血制品用射线照射,以灭活免疫活性细胞,或采用冰冻过的红细胞。用骨髓移植进行免疫重建对治疗本病有效。此外,也可移植胎肝或胎儿胸腺,但疗效有限。对ADA缺乏型SCID,进行酶补充疗法,输入经照射的冰冻压缩红细胞,可获改善。另外,每

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免疫治疗介绍

  虽然抗生素治疗VAP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当前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导致越来越多的多重耐药菌株出现,促使人们去开辟另外的感染治疗途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扰素作为感染治疗的辅助免疫调节剂,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基因治疗,调节宿主的免疫力,优点是直接作用于感染细胞或组织,避

关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治疗措施

  为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应将拟输的全血或血制品应用射线照射,以灭活免疫活性细胞,或采用冰冻过的红细胞。  应用骨髓移植进行免疫重建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采用HLA配型相容的同胞提供骨髓组织,成功率最高;如应用HLA不相容的供髓组织,几乎都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而失败。预选用植物血凝素、单克隆抗体

治疗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方法介绍

  为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应将拟输的全血或血制品应用射线照射,以灭活免疫活性细胞,或采用冰冻过的红细胞。应用骨髓移植进行免疫重建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采用HLA配型相容同胞提供的骨髓组织,成功率最高。  预选用植物血凝素、单克隆抗体与补体或者免疫毒素处理供体骨髓,以清除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成熟

治疗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的相关介绍

  联合免疫缺陷病情凶险,患者需要在专门的隔离病房治疗,减少感染。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酶替代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  1.对症治疗  (1)补充营养,保证患儿生长发育需要。  (2)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病毒药、抗生素、抗真菌药等。  (3)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治

关于传统宫腔镜治疗的缺陷的介绍

  子宫纵膈是先天发育中,双副中肾管融合中受阻所致。应属于宫腔先天分离不全范畴。一般无症状,也不影响妊娠,但可导致胎停育、反复自然流产。传统治疗的术式是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后放环,并且用人工周期防止粘连。不足之处在于:本来“纵膈”并不是多出来的组织,那么切除后就会导致子宫组织的缺失和粘连,双宫角内移

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定义介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逆转录病毒。这一病毒会攻击并逐渐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致使宿主在被感染时得不到保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去世的人,往往死于继发感染或者癌症。而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

关于免疫缺陷病毒的防治原则介绍

  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随后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据WHO报告,至1995年1月1日全球累积的HIV感染得为2590万例,艾滋病人850万例,死亡病人700万例,其中非洲流行最严重,居首位,其次是东南亚地区。我国于1984年使用美国Ameur公司Ⅷ因子,首次传入,逐年增加,从1985年至1995年

关于抗体免疫缺陷病的预后介绍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早期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者,多数预后良好。有持续肠病毒感染或恶性组织细胞病者预后差。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经合理治疗后预后较好。女性可有正常妊娠分娩,但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可发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累及细胞免疫、感染控制困难者则预后较差。  3.选择性IgA缺乏症

关于小儿免疫缺陷疾病的基本介绍

  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常并有各种先天畸形和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家族中曾有在婴幼儿期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或有反复感染史提示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感染发生于生后者,应疑为联合免疫缺陷病,生后6个月才发生反复化脓性感染者,可能为抗体缺陷。奈瑟菌易感者可能与补体缺陷有关。慢性肉芽肿形成则是中性粒细

关于风湿性肺炎的诊断治疗介绍

  一、诊断  1.症状:有风湿热的症状,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连续X线检查,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作用。  3.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及C反应蛋白测定,对本病的诊断有协助作用。  二、治疗  主要是抗风湿及其对症治疗。

治疗抗体免疫缺陷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原则是用替代疗法补充病人不能产生的抗体。  (1)免疫球蛋白 是治疗的重要措施,肌内注射,每周1次。也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肌内注射。每月1次或1~2周1次。  (2)冻干血浆 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者,可每月输入冻干血浆1次。  (3)抗菌药物

怎样治疗免疫缺陷病?

  1、治疗原则  ①保护性隔离患者,减少接触感染源;②伴有免疫缺陷的患者,禁止接种活疫苗,以防发生严重疫苗性感染;③一般不做扁桃体切除术和淋巴结切除术,禁忌做脾切除术,免疫抑制类药物应慎用;④使用抗生素以清除细菌、真菌感染;⑤根据免疫缺陷类型给予替代疗法或免疫重建。  2、应用免疫制剂  大部分原

关于免疫缺陷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免疫缺陷病(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有二种类型:  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  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

关于免疫缺陷病的检查和诊断介绍

  检查  当怀疑免疫缺陷时,应进行实验室筛查试验,包括全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测定IgG、IgM和IgA浓度;抗体功能测定;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判断。  诊断  免疫缺陷病诊断应包括:  ①是否有免疫缺陷;  ②原发性或继发性,持续性或暂时性;  ③免疫系统缺陷的部位与程度。诊断主要依

关于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检查试介绍

  1.实验室检查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异常。通常:IgG、IgA与IgM很低,但少数患者可能有1~2项Ig正常。部分病例血液和淋巴组织B细胞减少,而有些病例则可能基本正常。细胞免疫试验均异常,外周血T细胞数明显减少。T细胞功能试验亦明显异常。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

关于抗体免疫缺陷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婴儿期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其Ig缺乏为暂时性,且有抗体形成。   (2)严重吸收不良 此类患者血清Ig可降低,但肠活检有正常数量的浆细胞,细胞内有Ig。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须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鉴别

关于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的检查介绍

  1.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可发现致病基因。  2.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通过流式细胞术可检测T、B及NK细胞的功能,并进行免疫分型。可发现T细胞功能缺陷,B细胞可能有功能缺陷。

关于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的预后介绍

  SCID患者整体预后不好,若无有效治疗,常在1岁内夭折。  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其预后与移植时的感染情况有关。若无感染,生存期可超过10年;若有感染,生存期达到10年的概率仅50%。  脐血移植者生存期达到5年的概率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相似或稍低一点。

关于小儿免疫缺陷疾病的其他检测介绍

  (1)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发现起源介绍

  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的失去抵抗力,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