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京第二起雪碧汞中毒系个人误食导致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卢国强、李舒)18日,北京警方公布第二起雪碧汞中毒事件调查结果:根据警方近两个月的调查,结论为个人误食导致。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负责人介绍,3月17日,第二起雪碧汞中毒事件当事人——北京通州区某中学学生王某,在父母和学校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向警方讲述了事发经过。据了解,王某因为好奇心,将损坏的温度计内部分水银服入口中,因担心父母指责,便到超市购买了一听雪碧,并将剩余水银倒入雪碧中,后谎称在喝雪碧过程中发现异物。 警方表示,通过对生产、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调查,并根据技术部门检验、现场勘查及外围调查情况,排除了他人投放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 北京接连发生喝雪碧汞中毒事件 雪碧4日验罐 经销商称碳酸饮料没法做手脚 汞毒雪碧验罐报告12日前将出炉 雪碧市场份额下滑至9.8% 雪碧汞中毒谜案 因高科技恶意添加? 雪碧“汞毒门”或将真相大白 雪碧汞中毒案......阅读全文

雪碧汞中毒谜案 因高科技恶意添加?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恶意要往易拉罐中注射水银,首先需要抽出罐内的部分液体,接着注入水银,然后再把针孔封堵住。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银白色的液体,在常温下易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多。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汞蒸气或误服汞盐可发生急性中毒。汞进入人体后,可与酶蛋白的琉基结合,抑制多种酶的活力,阻碍细胞的正

雪碧汞中毒谜案 因高科技恶意添加?

  由于问题雪碧涉及饮料的生产、运输、销售和饮用等多个环节,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此前,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公共事务部主任陈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该公司所有饮料产品生产线均不存在汞成分,各个生产环节也都符合国标。得知消费者中毒事件后,该公司已经在内部检查的同时,将该批次产品送样至官方检

北京接连发生喝雪碧汞中毒事件

  北京接连发生喝雪碧汞中毒事件 中毒者全身蜡黄   学生汞中毒 雪碧遭怀疑   与北京第一例被曝喝雪碧中毒事件相隔不足3月   1月17日,通州一13岁中学生饮用一听雪碧后,出现头疼、眩晕症状。当日入院检查,被确诊为汞中毒。这是在不足3个月内,北京市被发现的第二例喝雪碧后汞中毒事件。

可口可乐回应汞中毒称同批次产品并没问题

  针对最近被舆论关注的“雪碧连续引发汞中毒”事件,昨日傍晚可口可乐最新对外公布了自检结果,该公司称同批次产品并没有问题。而接到报案的北京通州警方则对本报表示案件仍在调查之中。     可口可乐:同批次留样 安全合格   可口可乐发给本报的通报称,该公司获悉“汞中毒”事件后,已立即检

雪碧“汞毒门”或将真相大白

  雪碧“汞毒门”发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真相也即将大白。最新消息指出,针对雪碧的验罐报告交给北京警方,警方表示:近期会有最后的正式通报。   据了解,在雪碧“汞毒门”发生后,北京警方已经委托了天津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对“问题雪碧”的外包装进行检测。据《京华时报》报道,天津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

雪碧汞中毒案认定投毒 受害者投毒者订攻守同盟

  昨日,北京警方公布首例“汞毒门”事件调查结果,警方初步认定,该事件系被人为投毒,投毒者为与受害者马赛同餐的刘某。马赛明知后仍与刘某订立攻守同盟,隐瞒事实真相。目前,刘、马二人已被刑拘。     受害者成嫌疑人   去年11月7日,时年21岁的北京市民马赛、其女同事刘某及刘某表妹共

雪碧4日验罐 经销商称碳酸饮料没法做手脚

  雪碧“汞毒门”第一例中毒事件发生后的第58天,调查有了进一步的进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本周四(2月4日),北京警方将与当事双方赶赴天津验罐。   昨日(2月2日),马赛家属和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可口可乐)双方均向每经记者证实,已接到警方通知,4日上午警方将携带有毒雪碧

汞毒雪碧验罐报告12日前将出炉 雪碧市场份额下滑至9.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位于天津的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了解到,“汞毒”雪碧罐的检测报告将在2月12日前“出炉”。此外,从相关产业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来看,“汞毒门”事件导致雪碧在短期内市场份额下滑,由之前的13.3%下滑为9.8%。   另据记者了解,北京警方的相关排查和取证已接近尾声。 &nb

雪碧4日验罐 经销商称碳酸饮料没法做手脚

  王晨父亲:承认孩子打破过温度计   昨日,第二例汞中毒学生王晨(化名)的父亲王义军向每经记者承认,事发当天警方在接到报案、勘查现场时,发现王晨家中桌上有一个打碎的水银温度计,桌面上还有水银珠,而这一情况已经被警方取证。   “警方在我们家里检查的时候发现(打破的温度计),询问时孩子说自己

“维他命获得”饮料遭质疑 可口可乐公开回应

  可口可乐今年一直没消停过,雪碧汞中毒事件才得以澄清,今年新上市的高端饮料“酷乐仕维他命获得”又遭到炮轰。而此次炮轰可口可乐的不是中国消费者,而是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起诉理由是可口可乐的“维他命获得”饮料的广告误导消费者,可口可乐申请撤销诉讼的请求被法院驳回。  维他命获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