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到2018,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世界的跟跑者,变为“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会期间,我们特邀5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谈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并对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

全民医保成就惊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当属公民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截止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达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对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惊人成就,得益于国家的巨大投入。《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5)》指出,62.7%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比5年前好了,医保对缓解家庭医疗压力有积极意义。我国医保制度还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称赞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值得他国借鉴。

目前,我国医保主要用于诊病治病,几乎不涉及预防保健、疾病筛查和晚期照护。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障已从单纯的医疗保险转向健康保险,比如德国、法国等将部分医保资金用于癌症筛查、防控传染病、推广体育锻炼等,显著遏制了疾病的发生。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尚待完善。由于临终病人护理未能纳入医保,许多生命只能在痛苦中离去,急需临终关怀和医保支持。

呼吁医保制度应从注重疾病诊治,逐步向防控筛查和晚期照护这两头延伸和发展,让更多人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

控制烟草有法可依

我国医疗领域发展迅猛,其中健康教育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健康教育还有不足。

以控烟为例,我国从1979年开始相继颁布了几十条法规、条例及通知,控烟工作逐渐受到重视。2003年,中国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布致力于控烟,以促进人民健康。此后,控烟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公众对吸烟及二手烟危害的知晓率得到提高。但201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施行,与2007年版相比,调整了警语数量、警示力度、警语面积等内容,与公约要求差距很大,不利于控烟工作的开展。

2010年,我国约有3亿烟民,占总人口的28.1%。2015年,该比例虽然降到27.7%,但由于人口基数变大,烟民达到3.16亿。刊登于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明确指出,吸烟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第二位危险因素。控烟工作多么迫切!

截止2017年底,全世界已有115个国家和地区将发黑的肺叶、脱落的牙齿等触目惊心的图片印在烟盒上,以起到警示作用。但我国烟盒上只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不能直观地提醒人们主动戒烟。中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为表明政府控烟决心,理应尽快实施烟盒图形警示。同时,领导干部应带头不吸烟、不敬烟,起到表率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

传染病基本被控制

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近年来显著提升,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早已退出疾病前十名,艾滋病、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得到遏制,多种新发、输入性传染病被有效控制。这一变化得益于几个方面的进步。

报告系统。过去,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先由乡报告到县,再到市和省,等国家卫生部收到报告时,可能是一个月后了。现在,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大小医院均安装了卫生计生网络直报系统,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就能发现传染病例。国家传染病防控体系由过去单一的防疫站,发展成全社会的防控网。

诊疗技术。以前,由于缺乏细菌、病毒等病原诊断技术,医生只能根据经验诊断,传染病误诊率高。近些年,核酸和分子诊断技术快速发展,诊断率显著提高。再加上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研发应用,传染病病死率得到控制。

疫苗预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不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5种疫苗提供公费接种。如今,15种疫苗可公费接种,肺炎、宫颈癌疫苗等可自费接种。

近年来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完成“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锐意改革、练好内功、用好外力、做好保障,是努力的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廷

人均寿命长了十岁

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越来越长。《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这些突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医疗投入的增加。

过去,很多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治疗。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亿多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减轻了家庭负担。另外,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很关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很多医疗技术处于空白,很多医生出国学习先进技术。以神经外科为例,目前我们在颅内斜坡肿瘤、脑干肿瘤的治疗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多医生已经走出国门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创新。

治病固然重要,但防病不可忽视。呼吁国人定期体检、加强锻炼、均衡膳食,注重疾病的预防,以便更好地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享受美好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鲁友明

农村健康水平提高

40年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地区处于“赤脚医疗时代”,医生水平不高,缺乏对疑难重症病例的诊疗能力,再加上交通不便,这些患者难以转诊到大医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医疗卫生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疾病的诊疗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偏远地区交通改善,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广大农村和乡镇地区的重症病人可适时到城市的大医院诊治疾病,农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意识到,农村和乡镇医疗的发展仍落后于经济发展。当前,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的问题还没根本改善,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根本扭转。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是城乡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推动其发展,一方面应定向培养一批合格的、愿意在农村服务的基层医疗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快落后地区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成规模的乡镇卫生院和村民医疗所。


相关文章

武汉市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座谈会

4月9日,武汉市科创局联合武汉市卫健委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座谈会。会上,武汉市科创局就“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强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有关政策措施进行解读说明。武汉市卫健委就市一......

国家10部门联合发文,鼓励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文及政策解读)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10个部门今天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

科技部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

由科技部监督司编制的《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以下简称《指引》)于近日印发,从研究选题与实施、数据管理、成果署名、同行评议、伦理审查、监督管理等11个方面,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技能大赛,为进博会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0月26日,上海市举办了“第三届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技能大赛”。本次大赛旨在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为第六届......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总诊疗人次84.2亿

10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2亿,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80319个,比上年增......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

立法防医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6月1日实施。该法分为总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资金保障、监督......

新成果揭示我国40年碳排放变化驱动力变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吕永龙研究员团队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进展,其题为“中国能源相关行业碳排放变化驱动力(DriversofchangeinChina’senergy-relatedCO......

2018国家账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57万亿

财政部昨日公布2018年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万亿元,增长8.5%。去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

中国工程院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

“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我个人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40年,是各行各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是我们这代人梦想成真的40年,也是我国建设成就震撼世界的4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