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ence发问:人类到底能否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石油不仅是燃料,而且还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茶杯和服装,大到铺设公路的沥青和工业生产所需的烯、醇等,都离不开石油。然而,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资源储量有限;并且其燃烧后释放的温室气体占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长期使用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譬如温室效应等。 与此相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绿色清洁、可持续,已经被很好的应用于电力供应。因此,如果能将可再生电力与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和水等小分子充分利用起来,将会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制备各种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另一方面还能减轻温室效应。因此,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Daniel Kammen曾评价说:“目前,这是最前沿的话题。” 那么,这个最前沿的话题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拟探索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呢? 1. 化石能源既能作为燃料,又是化工生产必备的原料,如何解决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 2.如何构建高效的电......阅读全文

深圳先进院在介电储能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汪正平、孙蓉带领的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团队成功找到了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同时在介电储能方面也有突出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on of a 3D-BaTiO3 network leading to significantly e

青岛能源所蓝藻甲烷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制氢与沼气团队研究人员袁宪正等在蓝藻厌氧消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产生的蓝藻的无害化处置,是沿湖地区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环

上海应物所等揭示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的精细过程

     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宋波和方海平采用最新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的动态行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新型有机硼酸镁基电解液 有效提升镁电池循环、倍率性能

  依托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储能院)通过一步原位合成的方式,得到了一款新型有机硼酸镁基电解液,有效地提升了镁/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有望将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镁/硫电池体系推向实用化,相关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能源和环境科学》(Energy& En

日本团队成功打造超稳定性4.4V超级电容器

  日本东北大学开发出了比其它材料更高电压和更好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新材料。他们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刊发表了一篇名为《由无边缘缺陷石墨烯制成的超稳定介孔碳板打造的 4.4V 超级电容器》“4.4 V supercapacitors b

青岛能源所在蓝细菌光合生物合成乙醇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乙醇是生产规模最大、应用程度最高的可再生生物液体燃料。现阶段,生物乙醇的主要来源是采用含糖量丰富的农业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炼制过程,以“玉米乙醇”最具代表性,然而其“与粮争地、与人争粮”的原料供应模式引发了极大的社会争议;以木质纤维素等农业、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素乙醇合成技术缓解了“粮食乙醇”在

日美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1月17日宣布,该所研究人员和美国同行研制出一种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添加了特殊的催化剂层,可大大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新闻公报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在燃料电池中是最高的,但这种电池工作温度高,体积较大,

上海应物所二维纳米材料合成及环境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英国皇家学会著名的《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和上海光源在二维纳米材料及污染物催化降解方面的研究成果(DOI:10.1039/C1030EE00495B)。

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研究获得新进展

  石墨烯掺杂氮原子可以在其表面诱导形成高的局域电荷/自旋密度而提高其化学活性。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双聘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教授陈乾旺课题组发现氮掺杂石墨烯可以催化还原硝基苯酚,这是首次在温和条件下(无光照等影响)非金属催化剂用于催化该反应的

于吉红院士获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于吉红教授获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9月10日赴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9年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9月8日下午,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一行来到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欢送于吉红赴京参会。蔡立东代表学校向

解决二硫化钼身子骨单薄的问题

   二硫化钼的超薄结构强度高、重量轻、柔韧性好,这些特性使其适用于很多应用领域,如高性能挠性电子。不过此超薄半导体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微弱,限制了这一材料在发光和光吸收应用领域的发展。  “问题是这些材料只有单层厚,” Koray Aydin说,他是麦考密克工程学院(McCormick School

理化所模拟铁氢化酶化合物光催化产氢研究获进展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迅速消耗着地球亿万年积存的宝贵资源,同时引起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寻找新的、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氢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燃烧时生成水,不产生污染物。氢化酶

大连化物所高对称性光催化剂晶面间电荷分离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李灿团队(慕林超、李仁贵、李灿等)在太阳能光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能源和环境科学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光生电荷分离是太阳能光催

大化所高对称性光催化剂晶面间电荷分离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大化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李灿院士团队(慕林超、李仁贵、李灿等)在太阳能光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能源和环境科学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Linchao Mu, Rengui L

大连化物所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中取得进展

  因为世界范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近年来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和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光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化学科学领域“圣杯”式的难题,一旦取得突破,有望影响世界能源格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领导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部研究团队长期从事人工光

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与材料系双聘研究员陈乾旺课题组发现,氮掺杂石墨烯层包覆的合金粒子作为酸性条件下电解水制氢(HER)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Non-precious alloy enca

科学家开辟了从海洋中开采核燃料的新方法

  海水中的铀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铀资源,其储量约为45亿吨,相当于陆地铀矿储量的一千倍,倘若能经济有效地提取,将是我国核电事业与核力量稳定发展的重要补充和保障。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能源环境科学》杂志(Energy & Envir

研究人员在海水提铀关键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海水中的铀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铀资源,其储量约为45亿吨,相当于陆地铀矿储量的一千倍,倘若能经济有效地提取,将是我国核电事业与核力量稳定发展的重要补充和保障。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能源环境科学》杂志(Energy & Envir

一种海藻光致酶直接利用蓝光将脂肪酸转化为烃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海藻光致酶(algal photoenzyme)利用蓝光将脂肪酸转化为烃类化合物。这一发现有可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来制造烃类化合物能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lgal photoenzyme co

2017年9月1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9月1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doi:10.1126/science.aan3174; doi:10.1126/science.aao2991   在

我所实现甲烷低温高效直接催化转化制甲酸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和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在甲烷低温转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饱和Fe位点可在温和条件下直接催化甲烷高效定向转化制甲酸。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存在于天然气

2011年度中日NSFC-JST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征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发布2011年度中日NSFC-JST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JST)达成在环境、能源领域开展联合资助的协议,自2004年起双方每

于吉红院士获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近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遴选出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ward),全球12位女性科学家获此殊荣,吉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

理化所金属磷化物催化氨硼烷水解放氢研究获进展

  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半金属特性,在酸碱环境中稳定,同时也有很好的光、热稳定性,是继过渡金属碳化物和过渡金属氮化物之后出现的一类新型催化材料,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产氢、催化加氢和脱氢等反应中表现出与贵金属铂媲美的催化活性,被誉为“准铂催化剂”。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合成研究中心金属有

2011年度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征集

  项目说明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JST)达成在环境、能源领域开展联合资助的协议,自2004年起双方每年轮流在中国和日本举办双边研讨会,并共同资助两国科学家在“环境保护和建设

大连化物所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新进展

  由于世界范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近年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和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光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一旦取得突破,有望影响世界能源格局。实现这个反应的关键是发展高效的光催化剂,进而构筑高效光催化或光电催化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

物理所开发微纳结构氧化铈材料和新型锂-空气电池催化剂

  萤石型结构的二氧化铈随环境氧分压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些氧空位,具有优异的储氧和释放氧特性,广泛地应用于燃料电池、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光催化、传感器、氧渗透膜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长期以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研究发现纳米结构的氧化铈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电

版纳植物园发表固体酸介导的低温生物质水解研究综述

固体酸介导的低温生物质水解过程  木质纤维素基生物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为75%,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经过酸直接水解或酸—纤维素酶两步法水解为可发酵糖,从而能够为大宗化工产品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丁醇和沼气等)和化学品(如乙酸、苹果酸、丙酮和乳酸等)的生产提供丰富廉价的原

Science:线粒体质控中缺失的一环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解析了线粒体质控系统中缺失的一环。他们还指出,当线粒体受损时,会经由这一途径引发帕金森症和一些心力衰竭。文章于四月二十六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源工厂,负责为细胞提供必要能源,使其得以执行日常功能。尽管从表面上看,心脏和大脑组织的形态和

小离子带来大问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外源离子迁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太阳能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用溶液法制备,同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未来有望像印刷报纸一样印刷太阳能电池,使低成本太阳能电池走进千家万户。  与传统的薄膜电池不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不同电压扫描方向和速度),会表现出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