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团队构建新催化剂解决水煤气变换反应难题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石川与国内外合作者,突破了以可还原性载体分散贵金属为低温变换催化剂的传统研究思路,利用过渡金属碳化物热稳定性好且与被分散金属有较强相互作用的特点,构建双功能碳化物负载金催化剂Au/α-MoC1-x。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 水煤气变换反应提供了一条同时制取氢气并净化一氧化碳的重要途径,其与水汽重整反应组合是目前廉价制氢的主要技术。但传统低温水汽变换催化剂制氢效率偏低,研发新一代低温变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石川课题组与北京大学马丁、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约瑟·罗德里格斯、中科院大学周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合成油温晓东等课题组合作,构建了双功能碳化物负载金催化剂Au/α-MoC1-x:立方相α-MoC1-x低温活化解离水,被分散的金促进低温一氧化碳吸附活化,在界面处完成重整反应并生成氢气。该催化剂可将水煤气变换反应温度大幅降低至120oC。在空速高达180000h-1的反应条件下......阅读全文

北大马丁等科学家在低温工业产氢过程的新突破

  水煤气变换反应(CO + H2O = CO2 + H2)可以从水中取氢,是化石能源和生物质制氢以及氢气纯化过程的重要反应,其与水蒸汽重整反应的组合是目前廉价制氢的主要工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合成氨以及油品和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同时,随着氢能经济的发展,氢燃料电池成为重要的新能源应用平台。为防止氢燃料中

大连化物所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获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和研究员潘秀莲领导的团队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简称为F-T)路线,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该研究成果于3月4日在美

我国学者开发出新型氧化钛包裹金高温抗烧结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穆斯堡尔谱研究组(DNL2005)王军虎研究员团队利用三聚氰胺诱发的金属载体间强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SMSI),开发出新型氧化钛包裹金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高温抗烧结性且表现出很好的活性,为合理设计和开发高

我国学者开发出新型氧化钛包裹金高温抗烧结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穆斯堡尔谱研究组(DNL2005)研究员王军虎团队利用三聚氰胺诱发的金属载体间强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SMSI),开发出新型氧化钛包裹金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高温抗烧结性且表现出很好的活性,为合理设计和开发高

中荷研究人员取得煤间接液化技术新突破

 中国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大幅降低煤间接液化成本,为捕集与利用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打开了新的大门。  12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活性物质纯度为100%、工业合成条件下可稳定催化400小时以上的

“单原子催化”入选美国化学会C&EN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近日,美国化学会化学工程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C&EN)评选出了2016年度化学化工领域“十大科研成果”。我所张涛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单原子催化”入选其中,这也是今年唯一入选该榜单的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张涛团队于2011年首次

山西煤化所“缓释催化”研究获进展

  铜基催化剂因其具有低成本和催化选择性高的优势,在许多重要的化工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合成甲醇、水煤气变换、草酸二甲酯加氢、甲醇制氢等。然而,催化剂的失活现象在铜基催化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铜的Hüttig temperature低,热稳定性差,导致Cu在反应过程中易聚集长大,造成铜的

39个合作项目!国家自科委新批准一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近日,经中韩基础科学联合委员会第23次会议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2019年度将共同资助39项合作项目,包括27项合作交流项目(执行期限: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和12项双边学术研讨会。具体项目清单如下: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中方申

科学大咖带你看懂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科技部2月27日在北京公布了“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实验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利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备出多粒子纠缠态;

新型催化剂点亮氢能储放未来

  近日,中科院煤化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采用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在低温下获得了极高的产氢效率。此催化体系有望作为下一代高效储放氢新体系得到应用。  氢能是一种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高位发热值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也被称为“能源货币”。氢燃料电池是当前最具潜力的新一代氢

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京发布

  该项活动旨在加强对我国重大基础研究进展的宣传,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促进公众更加理解、关心和支持科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该项活动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传播工作的一个品牌,在科技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1、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墨子号”卫星实现千公里级

中科院发布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举办,截至2018年已举办13届。研究进展由《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五家编辑部推荐,由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学者经过初选和

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完成工业试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在陕西榆林进行了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的工业中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要参数超过设计指标,总体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  该技术基于大连化物所包信和与潘秀莲领导的团队

中国科大在高效去除氢气中微量CO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一种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为燃料,能量转化效率高,清洁零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氢燃料电池电极的CO中毒问题。现阶段,氢气主要来源于甲醇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的水蒸汽重整、水煤气变换反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钴/氧化钴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电催化还原CO2为液体燃料01  1、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  将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电还原为碳氢燃料,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化石原料的清洁能源策略,并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关键瓶颈问题是将二氧化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0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与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召开“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独立或合作取得的7项重大科学成果入选,包括: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

《Science》大连化物所成果: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在陕西榆林进行了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的工业中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要参数超过设计指标,总体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  该技术基于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取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获重大突破

  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丁烯,被广泛用于生产塑料、纤维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传统上是通过石脑油裂解获得。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因此开发从煤、天然气、生物质等非石油的碳资源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成气(CO和H2混合气体)是煤、天然气等碳资源转化利用的重

煤气中的氧含量该如何控制?

煤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及管道泄漏而进入的空气;二是气化用气化剂过剩或短路;三是在煤气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空气进入煤气中。为保证混入的空气与煤气混合后不达到爆炸极限,就应控制煤气中的氧气含量。《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规定,当干馏煤

电捕焦油器中煤气含氧量的安全性分析

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焦油的一部分以极其微小的雾滴悬浮于煤气中,其粒径1~7μm。煤气中的焦油雾会在后续的煤气净化过程中被洗涤下来而进入溶液或吸附于管道和设备上,造成溶液污染、产品质量降低、设备及管道堵塞。1 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操作要求    捕集煤气中焦油雾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