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苏州纳米所非层状结构二维单晶纳米片的研究取得进展

单晶超薄膜是拥有宏观横向尺寸和纳米级甚至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单晶材料,由于其在厚度维度上的尺寸远远小于另外两个维度,造成了该类材料的电子能级和态密度与体相材料相比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单晶超薄膜物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的开发探索依赖于发展可控的、高质量的各种类单晶超薄膜的制备方法。仿照石墨烯的剥离过程,最近发展的剥离技术被用于制备各种半导体类单晶超薄膜,如MoS2,GaN, MxM1-x(OH)2等。但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层状结构的体相材料,获得纳米级甚至原子级可控厚度的非层状结构单晶超薄膜仍是巨大的挑战。 最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靳健课题组提出利用二维限域反应制备大面积金属单晶超薄膜的方法。该方法以一种液晶双分子膜为模板体系,使双分子膜与水形成双分子膜/水层/双分子膜的交替层状有序结构。由于水层的厚度在纳米尺寸,且可以通过改变其质量进行精确调控,从而可以将金属单晶的还......阅读全文

钙钛矿单晶薄膜的可控制备与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能源需求的激增和空气污染的加剧迫使人们寻求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可以高效转换并利用太阳能。除了目前主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外,探寻高效率且廉价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M

合肥研究院在光电探测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费广涛课题组在纳米材料光电探测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工作分别发表在Phys. Chem. Chem. Phys., 2016, 18(48): 32691-32696、J. Mater. Chem. C, 201

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研究获得系列进展

  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在光催化、纳米集成光子学、光学传感、生物标记、医学成像、太阳能电池,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功能和金属纳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密切相关。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李志远研究组,对金纳米棒

石墨烯新材料改写电子制造业格局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蜂巢晶格的平面二维材料,结构稳定,各项物理性质优异。石墨烯的发现颠覆了凝聚态物理学界既往的二维材料不能在有限温度下存在的观念。   石墨烯具备众多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性质,是目前最薄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具备透光性好、导热系数高、电子迁移率高、电阻

纳米棒阵列超亲水自清洁薄膜获进展

  单晶ZnO纳米棒阵列是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可以将光催化分离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快速导出,光电响应特性好,电荷传输效率高。同时,单晶ZnO纳米棒阵列薄膜具有亲水性和光氧化降解能力,并且可提高衬底表面的透过率(增透,n~1.23),但是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影响实际应用。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

比空气还轻?中国科学家研制新型超轻纳米材料

  近日,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张长瑞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新型超轻纳米材料。该项研究成果内容被《自然》子刊《科学报告》录用。  “这种材料结构上由一维氮化硼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纳米晶片复合而成,密度低至0.6mg/cm3,仅为空气的一半,水的1

砷化铟可替代硅制造未来电子设备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3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成功地将厚度仅为10纳米的超薄半导体砷化铟层集成在一个硅衬底上,制造出一块纳米晶体管,其电学性能优异,在电流密度和跨导方面也表现突出,可与同样尺寸的硅晶体管相媲美。该研究结

青岛能源所在软质纤维状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经过数亿年的自然进化,自然界形成了众多具有优异高强超韧性能的生物复合材料。其中具有二维几何形貌的纳米构筑单元(如贝壳中的叶片状霰石与骨骼中的片状磷灰石)对这些材料的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合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与性质的二维片层结构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石墨烯片层对电子的二维量子约束效应也使人们的研

物理所金属薄膜上的表面等离激元和Fano共振研究获进展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是金属中自由电子的一种元激发,用来描述电子在外场激励下振荡的集体运动行为。由于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器件具有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局域场增强和对介电环境敏感等性质,表面等离激元研究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

我国率先实现铌酸锂单晶薄膜产业化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研制出铌酸锂单晶薄膜产品并量产,此举使我国具有了全球领先产业化生产铌酸锂单晶薄膜的能力,标志着我国在光电新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铌酸锂晶体是集电光、声光、压电、光弹、非线性、光折变及激光活性等效应于一身的人工合成晶体。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离子注入及直接

苏州纳米所阵列无机半导体纳米结构研究获系列进展

  无机半导体纳米结构电极在太阳能电池、光解水及能量存储等器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电极的比表面积以及电荷输运能力是决定这些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最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封心建课题组在高性能无机半导体纳米电极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电学性能有着重要

物理所等在磁性超薄膜各向异性调控方法研究中获进展

  磁各向异性不但是低维体系产生铁磁有序的主要来源,而且是磁性材料重要的参数之一,在永磁材料、软磁材料、高频磁性材料、超高密度磁存储材料和自旋电子材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磁性纳米结构的磁各向异性调控是目前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单晶衬底的原子台阶可以作为模板来制备自组装的纳米结构,由于受限电子的量子效

2013年度北京电子显微学年会大会报告(一)

  2013年12月24日, 2013年度北京市电子显微学年会在北京天文馆隆重召开,会上,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多位专家学者带来了关于电镜在教学科研、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探伤等方面应用的精彩报告,科扬、FEI、蔡司、布鲁克、牛津

调控薄膜的磁学特性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人员与国内外合作者利用湿法化学转移技术制备大尺度无支撑单晶CoFe2O4薄膜,并成功转移到柔性的聚酰亚胺和硅等衬底上。通过改变柔性的聚酰亚胺衬底的弯曲半径,实现对柔性衬底上单晶CoFe2O4薄膜应力连续调控,从而调控薄膜的磁学特性。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大尺寸单晶石墨烯及其薄膜制备和无损转移取得重要进展

金属所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无损转移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的成会明、任文才研究员带领的石墨烯研究团队,在大尺寸单晶石墨烯及其薄膜的制备和无损转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于2月28日在《自然—通

9月1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半导体纳米膜的应用前景  纳米膜是可用于电子领域的一类激动人心的新材料。它们是单晶二维结构,厚度不到几百纳米。与薄膜不同的是,纳米膜是独立存在的,能与基质分开。它们的几何形状使其特别适合于用现有技术来与电子器件集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合成过程中所存在的挑战、多层组装程序及半导体

复旦大学修发贤Nature: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研究的重要性  量子霍尔效应是20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迄今已有四个诺贝尔奖与其直接相关。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对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仍停留于二维体系,从未涉足三维领域。  给电子“定规矩”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真的存在吗?  农贸市场往往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四处拥

是什么让青岛大学教授怼上Science?

  对许多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而言,发一篇Science论文,意味着学术地位和影响的极大提升,是梦寐以求的目标。虽然Science论文很多时候引领着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前沿,但偶尔也会有一两篇论文,让人觉得有些费解。而一些非常认真的学者,则会对其不依不饶,抓住问题,讨论评论。  上周,青岛大学物理学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二维超导天线的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近年来,二维层状单晶超导材料在国际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传统非晶态、多晶态超导薄膜,二维层状单晶超导材料由于其极高的单晶质量,因而能将超导态保持到纳米级的原胞层厚度,这使得探测样品的本征二维超导的新奇属性成为可能。尽管二维层状单晶超导材料拥有丰富的量子现象,其在新功能纳米器件方面亦拥有

合肥研究院在新型薄膜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技术中心功能薄膜材料研究室王时茂等研究人员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Cs)光阳极中量子点的分布和CuxS(硫化铜)对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QDSCs光阳极中量子点的分布规律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CdS(硫化镉)和CdSe(硒化镉

金属铋纳米带二维金属表面态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田明亮研究员课题组在金属铋纳米带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研究人员在超薄的单晶铋纳米带中观察到具有典型二维特征的Shubnikov-de Haas(SdH)量子振荡行为,同时低磁场各向异性磁电阻结果确认了薄样品中的量子输运行为来源于二维表面态。实验结果首次清晰地给出了Bi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电子器件牵头者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中科院院士姚熹教授于1986年创建,是全国第一个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是电介质功能材料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地位,有力地支撑了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成立30年以来,实验室一直聚焦于以电介质和氧化物半导体为基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分级纳米结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构成网格的结构单元本身就是网格  在分级纳米结构的制备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在已有的一维纳米结构(例如纳米线)表面继续沉积或者生长这些一维的结构,例如,螺位错驱动的PdS纳米松树;而基于二维纳米结构单元的分级纳米结构的研究尚不多见。和一维纳米结构相比,二维纳米结构能像剪纸那样被“雕镂”

拓扑绝缘体的实验研究获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旭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在三维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外延生长、电子结构及有限尺寸效应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     拓扑绝缘体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

垂直磁各向异性材料MnGa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国际期刊《先进材料》报道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室赵建华研究员和博士生朱礼军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备出室温环境中同时具有超高垂直矫顽力、超强垂直磁各向异性和大磁能积MnGa单晶铁磁薄膜。   同时具有高矫顽力、高垂直磁各向异性和高磁能积的磁性材料在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10

化学所成功合成新的碳同素异形体-石墨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资助下,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在石墨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利用六炔基苯在铜片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成功地在铜片表面上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大面积碳的新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炔(graphdiyne)薄膜。研究结果还证实石墨炔是由1,

纳米尺寸硒化锡拥有优异热电性能

   硒化锡(SnSe)单晶是一种半导体,也是理想的热电材料。它能将废热直接转化成电能,或者被用于冷却。当一群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看到SnSe像石墨烯一样的层状晶体结构时,他们突然产生了神奇的顿悟时刻。  研究人员在美国物理联合会(AIP)出版集团所属《应用物理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很快意

界面效应用于TMD超导体系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共同合作研究,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TaS2纳米片,以及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TaS2薄膜。重新组装的TaS2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相关研究

Ag/CeO2和Ni/CeO2模型催化剂的界面性能

Ce02具有很高的氧储存/释放能力,担载金属的氧化铈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低温水-气变换和乙醇水汽重整等重要的催化反应体系中。以Ce02为载体的金属Ag和Ni催化剂除了在以上重要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外,还具有低成本和易制备的特点,因而获得广泛应用。因此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此类催化

扫描探针纳米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怎样实现检测、转换、传输、存储和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晶体管的特征尺寸已按Moore定律由1cm降低到目前的近0.1μm,如今最新型的微处理器集成了4000多万个晶体管,到201